朱爽
(白城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隨著《關于大力推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意見》政策方針的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越來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視。然而,當前部分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依然存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目標設置不合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未被高度重視、新課程改革與現實需求脫節、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未納入專業教育體系里等不足;有些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與職業實踐沒有建立密切的關系,教學上關注專業理論與技巧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另外部分高校還存在課程教材陳舊單一、課程開發水平不高、教師實踐能力等不足。以上這些都是制約人才培養創新的因素,導致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沒有得到提升。
“一中心,三融合”是指以專業教育為中心,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教學與科研實踐融合、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的“三融合”培養體系?!耙恢行模诤稀笔且跃蜆I為導向,以“產學研”深度融合為道路的校企協作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成果,體現了高校未來發展的本質規律與需求。加快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持續提高會計專業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是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方案的現實需求。白城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專業培養采用“一中心,三融合”的模式,強化了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將專業教育作為重點,關注創新創業、專業教學、重視跨學科專業、實踐平臺建設,持續提升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能力。
會計專業知識結構體現出廣泛性、不穩定性及和社會關系密切等特征,會計專業在處理財務問題的時候,不僅要使用財務知識,更要涉及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因此,在制定教學方案進行人才專業培養要積極創新,建立多學科知識交叉融合的目標。首先,會計類專業培養方案必須全面思考跨學科交叉,充分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設置學生創新思維與理念相關的課程,借助系統的學習與實踐,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能力。其次,課程體系創建與教學內容的安排主要將常識教育、會計學科內容、社會實踐等進行結合,在教學中進行素質延伸。
教學和科研的深度融合是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方式之一,在科研中進行專業教學的二次開發,促進教學與科研結合。
第一,把本科生吸納到教師縱橫向科研隊伍中,利用參加科研項目的過程培養學生發現、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提高師生合作水平。至2022年3月,白城師范學院會計專業引導學生得到國家專利2項、正式發表論文6篇,顯著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第二,在課堂中引入科研內容,借助科研輔助教學開展??蒲休o助教學可以解決教學與科研彼此獨立的問題,形成彼此促進、彼此支持的關系。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科研方法、結果、結論轉變為教學內容,促使學習內容和現實科研問題相一致。
第三,在社會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改善和優化會計技術,進而妥善處理公司遇到的問題。
專業教育是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核心,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思維模式影響他們實踐能力與發展。提高創新創業能力應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要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兩方面入手,加強專業知識教育,使專業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的融合。高校的創新創業屬于實踐性教育范疇,專業教育屬于專業課知識的積累,因此兩者只有相互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專業人才的培養。
高校要想做到“一中心”,必須組建由校企合作建設的專業課程和教學指導委員會,協商人才培養的教學工作,委員會適時對會計課程的未來發展和規劃進行指導,促使專業課程的目標符合社會及企業的需求,建設以特色會計專業為重點,創新創業教育作為輔助的完整教學系統。學校也要將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發展作為重點,創造具備權威性的專業群。強化對師資人員培養和基礎設施的投入,重視專業課程設計開發,全面展現出專業群的功能與優勢,引導相關專業課程的持續改革和創新。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創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是確保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實訓基地有助于加快課堂內容和工作崗位需求的全面對接,提高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融合的水平。高校必須根據會計專業教育目標以及現實需求,改革課程系統與內部結構,持續提高學生的現實操作水平、職業崗位水平和職業道德素質。加快會計三融合方式的貫徹和實施,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科研實踐平臺與會計專業教育的全面融合,融入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
另外,要重視實訓項目的設計和開發,加強與企業、公司的合作,建設符合學生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實訓基地。同時,校企要共同修訂教材,健全實訓教學管理方案及崗位實訓機制,創建可以全面滿足課程現實需求的培養模式,形成可以促進學生素質成長與專業技能提升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教師是“一中心,三融合”的重要踐行者,學校要提升新模式的綜合戰斗力,重點是培養擁有高素質的教學團隊。近期,白城師范學院對教師制定了“三師”的素質標準,主要目標是強化對教師群體的職業教育,引入與企業專業人才,在現有的“雙師”型前提下,改變教師的傳統身份為創業型教師,確保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學校還修訂了有關教學管理機制,激勵教師積極參加創新創業活動中,給予教師在課時津貼、職稱晉升之外的物質獎勵,激發教師參加創新創業項目的積極性。學校還必須重視教師資源的分配,健全會計專業人才的引進制度,招聘具備會計專業知識的學者充實教師團隊,根據地區經濟條件、教育發展的標準,在不斷豐富教師團隊的時候,加快改善高校教育的管理制度,創建會計專業型人才的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