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花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基礎。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中國共產黨也歷來重視家庭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做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家庭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家庭教育事業也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
“十四五”規劃首次將“加強家庭建設”列為專章專節,明確要求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新增“兒童與家庭”領域,要求發揮家庭行為立德樹人第一所學校的作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將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為“國事”,構建了“家庭主責、國家支持、社會協同”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為做好新時期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自成立之日起便承擔著引領和推動我國家庭教育事業發展的政治責任和神圣使命,持續開展學術研究、學術活動、專業培訓和公益活動。學會主辦的會刊《中華家教》雜志創刊于1992年,并于2021年轉型為家庭教育學術期刊。轉型一年以來,會刊形成了以家庭教育政策解讀為主要內容的特色欄目“本刊視點”和聚焦家庭教育研究和實踐前沿熱點研討的品牌活動“潤家筆談”,并推出家庭教育政策與思想、理論探索、現代家庭與家長素養、傳統文化與兒童教養、家庭教育指導與家校社共育、家庭教育國際比較與借鑒等主題內容。會刊在家庭教育學術研究與實踐領域的影響力逐漸擴大,成為宣傳推廣家庭教育學術研究成果的重要載體和開展家庭教育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并且成為指導家庭教育實踐,推動家庭教育職業化、專業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2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標志著家庭教育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出發,為了更好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家庭教育研究與實踐需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適逢《中華家教》創刊三十周年和轉型一周年,要想抓住發展機遇,辦好新時代的家庭教育學術刊物,必須堅定人民立場,堅守初心使命,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中汲取力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庭教育發展之路上砥礪前行,繼往開來,與時俱進,以專業研究引領創新實踐,讓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可堪大任的時代新人。
會刊應把握發展方向,進一步提高辦刊質量,提升在家庭教育學術領域的引領性和權威性,擴大在家庭教育實踐指導中的影響力。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精神貫穿家庭建設全過程,落實全國婦聯的工作部署,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好機制建設、平臺建設和隊伍建設。完善編輯制度,提高編輯隊伍水平,打造高質量、創新型編輯團隊。發揮專家隊伍優勢,形成有影響力的專家資源庫。在保持特色優勢的基礎上,繼續挖掘國內外家庭教育學術資源,做好中國經驗的推介與國際經驗的比較。在深化理論研究的同時,以會刊為平臺,加強交流互鑒,進一步指導和推動實踐,做到學術研究內容多元化和形式多樣化。繼續扎根中國大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研究和家庭教育支持體系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