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憲舉

美國、歐盟、英國和加拿大日前發表聯合聲明,禁止俄羅斯部分(“被選擇的”)銀行使用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悠SWIFT國際結算系統,以便“切斷俄相關銀行與國際金融體系的聯系,并對它們的全球運營能力構成打擊”。有人稱這一制裁是向俄扔下“金融核彈”,將使俄經濟“癱瘓和崩潰”。但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說,“這些制裁什么也改變不了!”
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T是國際銀行同業間最大的金融合作組織。2020年,每天約有3800萬筆交易通過 SWIFT進行,促成價值數萬億美元的交易。2021年,俄羅斯的國際貿易占GDP的46.6%。據俄聯邦海關署統計,去年俄外貿總額7894億美元,同比增長37.9%,順差1973億美元。其中歐盟是俄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2820億美元。利用T對俄制裁就是要阻撓俄外貿,破壞俄經濟,從而削弱俄開展對外軍事行動能力。
俄羅斯有466家銀行是成員,即將被移除出該國際結算系統的包括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外貿銀行、對外經濟銀行、農業銀行、金融財團銀行等。它們的資產相當于俄羅斯銀行業總資產的近80%。因此,美歐的“移除”措施難免對俄外貿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關于把俄羅斯踢出的威脅西方已經喊了多年。現在“狼”真的來了,為什么俄羅斯并不懼怕,原因在于莫斯科已有預案。
第一,建立俄金融信息平臺2014年俄羅斯中央銀行創立了俄銀行金融信息系統(簡稱“系統”),迄今已有400個用戶,除俄銀行外,還有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瑞士等國的23家銀行。到2021年5月,20%的俄境內轉賬通過SPFS完成。2015年俄發行了第一批符合本國支付系統標準的銀行卡“米爾卡”,并開始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統。
第二,減少美元儲備,增加其他外匯比重。俄央行數據顯示,4年前美元儲備占俄-央行全部儲備的40%以上,2021年已降至16%。同時,俄竭力減少其持有的美國國債,目前僅有39億美元,遠低于2010年的1760億美元。去年7月俄完成了國家福利基金資產結構調整,將美元比例從35%降到0,英鎊減至5%,歐元和人民幣分別提升至39.7%和30.4%,日元4.7%,現貨黃金20.2%。
第三,增加本幣結算在外貿中的比重。瑞銀集團經濟學家扎多爾納娃稱,美元在俄出口收入中的份額已從2016年的69%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56%,歐元則翻了一番,達到28%。在俄主導的歐亞夔濟聯盟中,俄70%的出口商品和30%的進口商品用盧布支付。2020年俄與獨聯體國家的貿易有60%是用盧布結算。而與金磚國家、歐盟的非美元出口業已超過50%。
第四,被排除出SWIFT的只是“被選擇的”俄羅斯銀行。也就是說不少俄羅斯銀行,特別是與美歐進行能源貿易的一些銀行,如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依舊在SWIFT系統內。俄羅斯是第一大天然氣出口國和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在國際能源市場舉足輕重。全面封殺俄羅斯季艮行很可能引起國際能源市場的混亂。
歐洲所需25%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如果歐洲國家都不能通過SS與俄進行能源結算,那么它們的銀行和企業也將“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因此,美歐在大肆渲染把俄銀行從SWIFT中排除的同時有意對部分俄羅斯銀行“網開一面”,以免殃及歐洲能源貿易公司。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把俄銀行從排除”的作用。2021年俄羅斯預算中的油氣收入約為1161億美元,幾乎占預算總額的-半。此前預計2022年國際石油均價約為75美元每桶,實際上最近能源價格飆升,原油每桶超過100美元,天然氣每千立方米逾1000美元,專家估計,今年較長時間內天然氣價格將維持在每千立方米800美元的水平。這使俄羅斯的預算收入將明顯增加。
第五,財政儲備充分,能夠正常運轉。今年2月18日俄羅斯的外匯儲備為6432億美元s俄政府表示,“俄羅斯有足夠的財政儲備在制裁和外部威脅的情況下正常運轉”。俄政府將幫助被制裁的公司維持運營,向境內受制裁影響的銀行提供盧布和外匯幫助。針對美歐“使俄羅斯進一步孤立于國際金融體系和國際經濟體之外”的企圖,2月24日俄總統普京會見俄工商界代表時稱,俄仍是全球經濟的r部分,俄方不會對全球經濟體系造成損害;俄工業家和企業家聯盟主席紹欣也表示,俄羅斯不會采取閉門政策,而將繼續作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發展國際合作。
當然,如果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拖延下去,美歐等齒方國家的各種制裁不斷深化,而俄政府和央行采取的應對措施跟不上或者不恰當,俄羅斯的金融和經濟困難也會有加劇的可能。所以長期來看,如果美歐這種兩敗俱傷的制裁措施一直持續,俄羅斯還要發掘其他的經濟潛能。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動不動就揮舞金融制裁大棒的霸權主義做法,實際上也在倒逼更多國家尋求去美元化的路徑。▲(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圣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環球時報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