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米峰 王帥






派出所名稱: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伊犁邊境管理支隊大西溝邊境派出所。
建所時間:1977年。
轄區概況:轄區面積25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744人。
榮譽:先后榮獲“公安部邊防局先進基層單位”“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四強黨支部”“優秀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
大西溝鄉位于婆羅科努山脈西麓,風光秀麗,是新疆伊犁州重點打造的旅游示范鄉鎮之一。隨著鄉村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游客、外來務工人員劇增,對轄區社會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大西溝邊境派出所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內涵,以人民滿意為目標,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總目標,積極探索創新社會綜合治理的有效途徑,繪制出一幅錦繡斑斕的“親民尚和”畫卷,讓人民群眾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傳統+科技”筑起安全防火墻
大西溝邊境派出所牢固樹立“防控優先”的理念,走好傳統警務手段與科技手段融合的關鍵棋局,依托轄區三個便民警務站,建立常態化、重點化巡防機制,在開展常態化巡邏的同時,根據轄區的治安特點,組織轄區商戶、群眾自發成立聯防巡邏隊開展巡邏,構筑全覆蓋、無縫隙的巡邏防控網絡。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違法犯罪,大西溝邊境派出所定期組織民警深入轄區村隊,定期為村民、學生授課宣講。組織群眾面對面互動交流,強化防范宣傳。同時,通過社區民警建立的23個警民微信群,有針對性地分類推送防范電信詐騙安全知識等信息4600余條,收到建議、舉報及留言400余條,利用警銀聯合、防詐騙微信群及時制止詐騙案件3起,挽回損失1萬余元。
近年來,大西溝邊境派出所大力推進警務智能化改革,將電子警務與實體警務共同推進,建立電子地圖,直觀精準反映轄區基本治安要素,實現信息數據一目了然,極大提高了警務工作效率。
11月8日,派出所接國家反詐中心App后臺推送信息:轄區居民劉某正在與疑似電信詐騙人員通話,受詐騙風險極大。民警立即聯系劉某,但其電話無法接通。在派出所自主研發的電子地圖的幫助下,民警立刻找到了劉某的實際居住地并馬上上門進行勸說,及時制止了這起網絡詐騙案件。
“創新+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10月26日,村民鮮某夜間收割玉米時誤割了鄰居趙某三分地玉米,雙方因賠償金額存在分歧,發生爭吵。社區民警了解情況后,聯合村級矛盾聯調小組進行了多次調處,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
像這類的小矛盾,轄區幾乎天天都有發生。
為從根源上加大矛盾糾紛化解力度,大西溝邊境派出所結合轄區實際首創了“5+N”矛盾糾紛調解機制,主動統籌政府、綜治、司法、水利、林草等專業部門力量以及村委會、轄區群眾等社會力量,分層分級建立矛盾糾紛調解隊伍和工作機制——在村級層面建立由駐村民警直接擔任組長的矛盾聯調小組,在鄉級層面建立由派出所所長擔任主任的矛盾糾紛聯調中心,積極構建“多方協作化解矛盾”的新模式。
自實行“5+N”矛盾糾紛調解機制以來,由于糾紛有記載、責任有落實,矛盾化解取得了明顯成效,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升級”的常態化良治。2021年年初以來,大西溝邊境派出所調處矛盾糾紛102起,其中,70起當場化解,22起通過三級矛盾糾紛調處模式進行了化解,化解率達到90%以上。
“效能+補位”服務群眾不缺位
9月30日,社區民警高碩收到了轄區居民迪先生的感謝短信:“感謝你們幫我找到工作,給我家解決了大難題……”
原來,迪先生前期因身體原因待業在家,未找到合適的工作,經濟壓力較大。社區民警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通過派出所專門建立的“紓難解困”服務隊,聯系轄區企業,及時解決了迪先生的就業難題。
近年來,大西溝邊境派出所以轄區出租房屋、流動人口相對集中的中華福壽山景區為試點,以轄區群眾需求為導向,堅持注重效果,突出重點,在鄉聯調中心的統籌下,成立了三支服務隊:以反詐、禁毒、政策宣講為主要任務的“法律宣傳服務隊”,以維護轄區群眾合法權益為主要任務的“法律援助服務隊”,以解決轄區群眾困難問題為主要任務的“紓難解困服務隊”。此外,派出所以“警區+社區”“基礎+信息”“管理+服務”的方式,探索出為民服務的新路子,有力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工作中,派出所堅持“屬地化管理、親情化服務”的理念,對需要服務隊幫助解決的困難,實行“一站到底”式的服務,對暫時無法解決的也明確責任時限,給群眾具體及時的答復,增強了群眾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目前,派出所通過三支服務隊共解決轄區18名群眾就業問題,幫助外來務工人員討回工資4萬余元,無償提供民事訴訟法律援助5起,成功搭線13戶出租房屋進行出租,受到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