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 婧

萬里挑一是國考,應者寥寥也是國考。2022 國考的報考申請提交階段已落下帷幕,自11 月1日起,考生可進行網上報名確認并繳費。國家公務員局發布的招錄公告顯示,此次國考計劃招錄3.12 萬人,相較2021年度的2.57萬人增幅明顯。傳統觀念中的“鐵飯碗”,有著怎樣的新變化?
10 月24 日18 時報考申請提交階段結束時,西藏阿里郵局所設職位即憑借超高報考人氣沖上熱搜,共有20813 人通過審查,計劃招錄1 人,招錄比達到驚人的2 萬比1。阿里地區郵政管理局位于噶爾縣,是西藏18 個邊境縣之一。
在報考說明中,阿里郵局科員這一職位對報考者的專業、政治面貌、基層工作最低年限等均沒有限制。“幾萬個崗位,只有一個西藏阿里郵局符合條件”、“練練手,為明年省考做準備”……參與幾乎無門檻,吸引了不少人懷著各式各樣的心情來“打醬油”。以同屬西藏自治區郵政管理局的另一個招錄職位——那曲市郵政管理局科員作對比,因為加上了“中國語言文學類、新聞傳播學類”的專業限制,僅有200 余人報名。
巨大的關注度讓咨詢電話熱得燙手,據工作人員介紹,撥打電話的人大多會詢問審核進程,也關心阿里地區的日常生活。“海拔4500 米,可能會有一點高原反應,需要適應。工作方面主要是處理文件、管理快遞企業等等。”另外,阿里郵局職位有“在本單位最低服務年限為5年(含試用期)”的備注,這意味著如果成功錄用,勞動者在5年內是不能離職的。“至于服務期未滿離職要承擔什么樣的違約賠償,目前還不清楚。”
說起氣象局,往往是人們腦海中“清水衙門”的代表,過去幾年常位列于國考“招不滿”的冷門隊伍。而2022 國考中各地氣象局招錄報名呈冷熱不均態勢,一些“清淡”數據中,卻也出現了炙手可熱的亮點。
例如,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氣象局“防災減災科四級主任科員及以下”職位,計劃招錄僅1 人,卻吸引了足足550余考生報名,其熱度遠超不少中央機關職位。又如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氣象局“綜合管理辦公室四級主任科員及以下”職位,計劃招錄1 人,也有150 余人報名。
不過,仍有不少氣象局職位可以用“應者寥寥”來形容。如陜西省榆林市氣象局“業務管理四級主任科員”計劃招錄1 人,審查通過者4 人。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氣象局“防災減災科一級科員”計劃招錄1 人,僅有3 人通過審查,剛剛達到3 比1 的面試比例。
在某西部地區氣象局職工曉源看來,氣象系統工作穩定,待遇也不能說是很低。“跟地方經濟水平有關,一般是處在當地政府機關中等位置。”國考里經常給人“沒人報”的印象,主要還是來自于條件限制。
“你看今年報名人數多的幾個職位,都是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除了大氣科學類,還可以有至少一兩個其他的專業。”她介紹,目前開設“大氣科學類”專業的高校,全國一共只有十幾所。如果氣象局本身處在偏遠地區,又限定了大氣科學類專業,還要求碩士的話,報不滿也就不奇怪了。
在國考“中央黨群機關”類別下,最前列的15 個職位均來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察委,工作方向以“文字綜合”“審查調查”等幾類居多。
近年來,一系列反腐劇集熱播,紀檢監察難免給人以“神秘”的感覺。一位基層紀檢監察科員透露,“文字綜合”以撰寫工作匯報、業務總結等等為主,與人們想象中的“寫材料”并無太大差別。而“審查調查”就是要參與到對干部涉嫌違紀違法情況的核實,以及后續辦案處理之中了。如果遇到比較復雜、嚴重的案件,可能還需要進入到辦案點中,會有一段時間不能隨意回家。
在前13 個職位中,標注有“能適應經常性出差”字樣。后2 個職位中,更著意強調了“能夠適應長期加班出差,相容性好”,透過字面傳遞出陣陣辛勞之風。
“經常出差”大約是怎樣的頻率?負責接聽咨詢電話的工作人員稱,不太好統一出具體的標準。“你可以理解成工作強度很大,是需要一些奉獻精神的。”而中紀委網站今年2 月曾刊發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二審查調查室處長李永紅的先進事跡報道,其中“平均每年有200 多天在辦案點上,2018年甚至達到330 天”的表述,或可讓人有稍具體的感知。
縱觀此次國考上萬職位,都有少則幾個字,多則十來句話的描述。唯獨中央臺辦招錄的“秘書局國資處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與“業務司局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職位,在簡介處寫著“無”。經咨詢工作人員得知,因為“中央臺辦下面有好幾個局,這次國考是幾個司局共同合并招錄的,所以沒有辦法把所有簡介都羅列出來。
瀏覽國考職位,大部分職位面試比例在3 比1 或4 比1,稍高些的則上升至5 比1。而中央對外聯絡部招錄的3 個語言類職位,以及全國人大招錄的4 個職位,面試人員比例則高達罕見的8比1。
“8 個人會進入到我們的面試環節,但最后只錄取1 人。”全國人大負責接聽咨詢電話的工作人員解釋。“其實你可以這么想,比例高,能進面試的概率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