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瀟
(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林 530001)
近些年來我國一直面對著嚴重的環境壓力,而這大多因為我國的產業規劃不合理所導致的,主要是我國產業對SO2的較大排放量所引起的。這當然也就引起了我國的高度重視,也因此提出了生態環境建設。因此,針對SO2的排放問題,必須加大力度進行解決。各種因素,主要為本文中所提到的:工業SO2排放量占比、SO2重污染行業產值占比、相對經濟發展水平、相對工業化水平、工業勞動生產率、市場化指數等等對于SO2排放的影響,當然,這也是影響SO2排放量的主要因素。
工業污染集聚格局是理解工業污染與地理空間之間關系的有效視角,文章以此選出我國31 個省份,以地理間不同的經濟因素視角,分析對SO2排放占比的影響。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我國近些年來的飛速發展,正是和這些污染有著密切的關系,這都是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繼續深化,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然而外貿的集聚發展卻帶來了資源、能源的消耗以及環境污染程度的加深。環境污染的加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經濟與自然之間的可持續發展受到了破壞。因此,經濟轉型,從高污染的產業,也就是SO2高排放的產業的轉移。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能源轉型戰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等能源需要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進行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做到資源使用的更新化發展,這也是一個重要的目標之一,即準確把握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定位、新動力、著力點,牢固樹立大健康觀,推動大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對我國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促進國民健康素質和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SO2排放問題,可以說是當下所面對的主要環境問題,因此,針對SO2排放問題的研究,是必須要進行的。
SO2排放量,毋庸置疑與工業SO2排放量占比有著密切關系。工業中,SO2排放的企業占比較大,則SO2排放量就高。這也是環境狀況呈現出了倒“U”型關系。即,一般而言,SO2排放量高,環境狀況越糟糕,當SO2排放量較低時,環境狀況較好。當然,這也和其重污染行業產值占比有關系,SO2重污染行業的產值高,則顯而易見的能夠證明SO2排放量較高,對環境的壓力也就較大。SO2的排放量,也和相對經濟發展水平有關系,就《中國統計年鑒》可知,在SO2排放企業占比較大的地方,相對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就集中在第二產業,比如,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該地區仍是以第二產業,或者是以基礎資源開發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也因此SO2排放在相對經濟發展水平的表現就較高。就相對工業化水平而言,工業化水平越高的地區,比如,遼寧省在2006~2014 年,工業化水平均在1 以上,其SO2的排放量也就高。對比去產業轉移之后的后工業時代的,在2006~2017 年,其工業化水平均在1 以下,這也顯示了工業化水平和SO2排放量之間的顯著關系。當然,工業勞動生產率也是和這個有著顯著關系的,工業勞動中生產率占比高的,SO2的排放量相對來說就越高。最后,是市場化指數,這是基于當地企業發展情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根據查閱《統計年限》顯示,例如,市場化指數較高的北京、天津,SO2排放量占比并沒有那么高,而在西藏自治區,市場化指數在2006~2017 年,也就是在1 左右徘徊,甚至在2013 年,其市場化指數更是達到了-0.23,但是,其SO2排放占比卻遠遠高于北京,天津,因此,市場化指數越高,也就是地方企業活力越旺盛,SO2排放量也就越低,這和市場開放程度以及經濟模式也是有著顯著關系。
文章的實證研究基于2006~2017 年中國31 個省級行政區域12 年的面板數據建立面板模型。為了研究一個地區排放SO2的產業的產值占比多少對SO2排放的影響。數據來源于中經網統計數據庫、《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和《中國環境統計年鑒》。變量的定義和相應的描述性統計如表1 所示。

表1 變量描述統計表
實證模型為:

上式中i 和t 分別表示區域和時間。SO2表示工業二氧化硫、工業廢水和工業煙粉塵的排放量占比,pir 表示核心解釋變量污染產業轉移,其后依次是相關控制變量,trl 代表工業勞動生產率,pgdp 代表相對經濟發展水平,ris 代表相對工業化水平,mpi 代表市場化指數,ε 則為隨機擾動項。
式(1)的OLS 估計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OLS 估計結果表
結果顯示,lnpir 與lnSO2的相關系數為0.761 6,且在1%顯著水平上顯著不為零。lnpgdp 與lnSO2相關系數為0.023,且在1% 水平上不顯著,此時p=0.658 2;lnpgdp 與lnpir 相關系數為0.499 0,且在1% 水平上顯著不為0。lnris 與lnSO2、lnpir、lnpgdp 在1%水平上顯著不為0,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809 0、0.715 0、0.218 9。lntrl 與lnSO2、lnpir、lnpgdp、lnris 都在1%水平下顯著不為0,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327 8、0.440 6、0.645 5、0.523 1。最后lnmpi 與lnSO2、lnpir、lnpgdp、lnris、lntrl 均 在1%水平下顯著不為0,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541 0、0.727 8、0.465 1、0.581 2、0.501 1。
上述系數在1%水平下有著顯著的統計學意義。標志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仍然對環境有較大的壓力,SO2的排放仍然居高不下。
依據表2 可知,我國SO2重污染行業產值占比,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相對的工業化水平,工業勞動生產率,和市場化指數均對SO2的排放有著正的顯著性影響。這符合我國目前的經濟環境現狀,也表明了我國極重的環境壓力,和對產業的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
表2 顯示,對lnSO2有著顯著性影響,甚至是在它們之間也交互有著顯著性影響。也可以推出在共有的效用之下,造就了當下的環境問題。SO2工業占比,與相應的勞動占比,以及市場化的開放程度,都與SO2的排放量的高低有著顯著性相關關系。特別是SO2工業占比,與相對經濟發展水平,更對于SO2的排放有著極大的相關關系。也就是說,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仍將面臨較大的環境壓力,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產業,仍然以污染較大,即SO2排放量較大的產業為主,比如數據中的內蒙古自治區,其產業主要為采煤業、稀土礦、火電、林業、牧業、運輸等方面,而內蒙古自治區的從業人口,的確也大多集中于這些行業之中,不可否認,我國內蒙古自治區近些年來有了長足的發展,近些年來GDP 都在以超過5.2%的平均速度在增長,但是內蒙古自治區的環境污染程度,我國近五年的資料顯示,其SO2排放量均占第二位,也就是內蒙古自治區的環境情況不容樂觀。其經濟資源占比在采煤業、稀土礦、火電、林業、牧業、運輸等方面,排放SO2量較大,污染較高,也就是前所述的結論地區排放SO2的產業的產值占比對SO2排放的影響,地區排放SO2的產業的產值占比較高,其SO2的排放量也就越大,相反,一般而言,地區內的SO2的產業的產值占比低的,其SO2排放量也就越低。為了證明筆者的數據及所推斷結論的正確性,接下來會進行檢驗。
相對工業化水平較高,也就是其GDP 的側重點主要在工業化一方面,那么其SO2重污染產業的產值就會越高,SO2的排放量也就越大。因此,也要分析其工業勞動生產率,工業的勞動生產率越高,從所收集的數據來看,其SO2污染物排放量占比越高,比如我國西藏自治區,在2006~2017 年,其工業勞動生產率均在0.1~0.35,為我國最低,工業生產率低,其SO2重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就低。再看市場化指數,這是和市場開放程度有著關聯的一組數據。從數據中和以上stata 結論可以得出,市場化指數較高或較低,對SO2污染物的排放量均起到負的影響,比如,上海市是我國市場化指數最高的地區,但是其SO2污染物的排放量卻并不是太高;我國西藏自治區,其市場化指數是我國最低的,更甚至在2013 年達到了-0.23,但是,其SO2重污染物的排放量卻并不是很高。相反,市場化指數在中間的省份,比如內蒙古自治區,其SO2重污染排放量卻達到了極高的數據。
針對以上,文章提出以下幾點政策性建議:
(1)合理規劃產業產值的配置比重,調節SO2排放產業所占GDP 的比重。合理的配置GDP 各行業所占的比重,以免一家獨大,或者占比太高,特別是這種SO2對環境污染較大的行業,能夠有效解決SO2的環境污染問題。
(2)開發新型能源,SO2大量的排放和我國日益增長的煤炭、石油等資源的需求量密切相關。大力開發新能源,尋找煤炭石油的可替代能源,發展可再生能源,比如,風能、太陽能等等。
(3)完善產業結構,產業結構越完善,越能防止SO2重污染工業的獨占鰲頭,引領產業向著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方面轉向。比如內蒙古自治區,除了采煤業、稀土礦、火電、林業、牧業、運輸等行業以外,還可以大力發展旅游業,減少SO2污染行業所占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