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肥城市龍山中學 張曉杰
在初中階段,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這個階段學好英語能為高中英語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對學生未來邁入社會參加國際化性質的工作帶來優勢。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仍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枯燥無味,缺乏趣味,致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升。而借助思維導圖,能給英語課堂添加色彩,把繁雜的英語知識點利用圖像的形式展示出來,給學生以直觀的認識,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思維導圖教學意義重大,相關教師應加強重視。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新舊知識的連接非常重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巧妙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新舊知識的連接,讓學生通過已學過的詞匯來連接新詞匯,不斷構建詞匯知識體系,這對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每個單元的關鍵詞匯,并理解其內涵、應用形式以及應用范圍等,然后利用思維導圖,把這些有關聯的詞匯聯系起來構成一個詞匯結構,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節省很多時間,而且還會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授“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一課時,文章中的關鍵詞匯有bike,boat,ride,bus,train,subway等,本文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了解交通工具,并且掌握這些交通工具的英語表達方式,通過理解和掌握能更好地將其運用在寫作中。由于交通工具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對他們來說并不陌生,而且大部分學生對交通工具比較感興趣,這樣有利于教師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介紹他們各自上學乘坐的交通工具,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然后通過對此單元詞匯的分析,學生就能初步判斷此單元主要學習的是交通工具,并進行聯想,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再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作出進一步的歸納和分析,聯想出更多與交通工具有關的詞匯,如“take the subway”“between…and…”等詞組,這樣既實現了新舊知識的有效連接和關聯,同時加強了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能力,具有教學意義。
初中英語相比于小學英語詞匯量更大,知識點更為繁雜,學生記憶和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多詞匯雖然讀法不同但是表示的意義相近,這樣就容易導致學生在記憶和理解過程中出現混淆的情況。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巧妙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學習同類詞匯,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直觀的英語單詞框架,從而提升他們的整體英語水平。
例如,在教授“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一內容時,這篇文章涉及很多有關地名的詞匯,教師就可以把police作為思維導圖的導入內容,對這些詞匯進行列舉整理,然后按照詞匯的意思對他們分類總結,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同時把整個單元的詞匯進行了相關的分類和整理,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
隨著初中英語難度的加大,英語閱讀材料的篇幅也在增加,生詞也在增多,學生閱讀起來就會更加吃力,無法達到高效快速的閱讀,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閱讀前要善于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厘清文章的脈絡,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更加有信心投入閱讀學習中。
例如,在教授“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整體單元的主題共同制作思維導圖,把之前學過的有關交通工具詞匯作為思維導圖的主干,把每一課時的主題作為思維導圖的枝葉,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不那么凌亂,可以加深對整個單元知識的認知,從而為后續的閱讀教學奠定基礎。
把閱讀前制作的思維導圖應用在閱讀過程中,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還能大大提升教學效率。通過思維導圖,學生就會進入文本的情境中進行閱讀。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略讀全文,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把閱讀過程中涉及的一些關鍵詞記錄下來作為思維導圖的分支;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精讀整篇文章,在監督過程中捕捉有關信息,對思維導圖進行擴充,擴充的這個過程就是學生自主探索和自主分析思考的過程。在完成整個思維導圖以后,學生就已經掌握了整篇文章的主旨,對整篇文章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英語整體的閱讀水平。
例如,在教授“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一內容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比較陌生的單詞,這些陌生單詞會影響到他們的閱讀效果,這時學生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了解文章主旨,然后在閱讀的過程中猜想這些陌生單詞的意思,降低閱讀難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略讀文章,引導學生了解文章中的有關學科、星期、情感等這些詞匯的關鍵信息,把這些關鍵信息作為思維導圖的主干;然后,引導學生精讀整篇文章,利用關鍵信息來擴充思維導圖,在學生不斷完善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他們就會深入掌握整篇文章的主旨,從而更好地進行閱讀。
在閱讀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完成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交流探討,展示他們個人制作的思維導圖。通過交流互動,他們就會發現閱讀中的一些遺漏之處,從而加深對文章的進一步理解和認識。因為思維導圖能體現每個學生的思維過程,所以每個學生制作出來的思維導圖都不一樣,在這種的情況下,學生才能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實現對整篇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初中英語作文一般分為話題作文、材料作文以及命題作文。為此,教師在實際寫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針對每個不同類型的英語寫作制作不同類型的思維導圖。對于命題作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題目中的關鍵詞進行拓展,并制作思維導圖;對于材料作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推理材料的內涵,然后根據關鍵詞制作思維導圖;對于話題作文,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出題意圖,然后逐漸擴散制作的思維導圖。
以“A day to remember”這個命題作文為例,很多學生由于未能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層意思,導致他們在立意方面存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思考,然后結合思考結果來制作和寫作主題有關的思維導圖,然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寫作立意,這樣才能提升寫作水平。
很多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都會出現硬湊材料,敘述平平的情況,導致寫出來的文章沒有邏輯感和層次感。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提高學生謀篇布局的意識,利用思維導圖的優勢提升學生的邏輯能力和寫作水平。
例如,以“Responsibility”這個話題展開寫作,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羅列自己選擇的寫作素材,再將這些寫作素材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現出來,增強寫作素材的關聯性和邏輯性,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厘清這些邏輯關系,確保在寫作時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從而提升文章的整體寫作質量。
綜上所述,英語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在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教師一定要加強重視,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實際情況不斷探究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各方面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爭取為祖國未來的國際化建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英語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