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支付
近日,有網友反映,湖北恩施巴東縣一中學推行“人臉支付”系統是否有必要性,第三方平臺能否保障學生的個人信息安全等問題。涉事學校回應稱,學生人臉信息是在家長同意并陪同的情況下完成采集的,不存在外泄或另作他用。
在學校的管理中,許多時候的“自愿”,是要打個問號的。而且“人臉支付”帶來的學生福利的提升,實在是乏善可陳,必要性有待論證,但隱藏的風險卻恐怕并未那么容易控制。因此,在中學推行“人臉支付”,還是先等等吧。
“食金之風”
媒體調查發現,一款平時售價5元的冰淇淋配上幾片金箔后就賣到58元,一塊覆蓋薄薄一層金箔的巧克力甚至可以賣到12萬元。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通知明確,金(銀)箔金(銀)粉類物質不是食品添加劑,不能用于食品生產經營。
食金并無保健和醫療作用,可在現代法治語境和食品安全監管語境下,仍然有不少商家把食金當成營銷噱頭,仍然有不少消費者把食金當成一種時髦。監管部門的表態,不啻對“黃金食品”的當頭棒喝,為全面遏制“黃金食品”指明了執法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