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維盛

新春佳節,闔家團圓,各色美食迎來了一年中的高光時刻,酸、甜、苦、辣、咸,各種味道爭相占領著人們的味蕾。在這場“爭寵大戰”中,甜味憑借其誘人的口感,往往會略勝一籌,而苦味則常常處于劣勢。但實際上,少吃甜,適當多吃苦,才是健康過年的正確打開方式。
“二十三,糖瓜粘……”過去,年味就是從這一口黏甜開始的。兒時的糖瓜,又黏又甜,封住了不好的話,甜透了家人的心。甜味誘人,但如果吃多了,健康問題就要愁人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日添加糖需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這個量是個什么概念呢?一瓶普通的市售飲料,大概500毫升,每100毫升含糖8~14克,喝這樣一瓶飲料,就已經超過每天的添加糖攝入量了。
過年期間,要注意控制好各種糖果、點心、糖漬食物的食用量,有絲絲甜味,過節應景就足夠了。在炒菜的時候,也要盡量做到不額外添加糖,可以選擇枸杞、紅棗等天然具有甜味的食材進行部分替代。
過年期間,人們往往也容易攝入過多的肉類食物,不但會導致食欲減退,也增加了胃腸負擔。此時,適量攝入苦味食物,對健康有益。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苦味的食物中大多含有較豐富的生物堿、黃酮、多酚類物質等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

說到苦味食物,很多人會馬上聯想到苦澀的味道,瞬間皺起眉頭。其實,一些微苦的食物,也是很美味的。
粗雜糧粗雜糧及全谷物食物中,含有更豐富的膳食纖維、礦物質等營養素。其中,苦蕎麥就是良好的主食選擇。苦蕎麥中粗蛋白、脂肪、粗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較一般主食高,其所含的可溶性膳食纖維,還有利于人體血糖調節。
蔬菜蔬菜中除了苦瓜、苦苣、苦菜等苦味明顯的蔬菜,還有一些微苦蔬菜,如芹菜、萵筍、枸杞苗等。過年的餐桌上,在雞鴨魚肉等動物性食物中,加一盤由生菜、苦苣、青紅椒、紫洋蔥組成的涼拌菜,一盤清炒萵筍或芹菜莖,再加一份水餃或紫米飯,色彩鮮艷,生熟相間。
水果水果給我們的印象都是甜上加甜,而柑橘類水果,卻帶著獨樹一幟的微苦味道,贏得了眾人的喜愛。春節期間,此類水果也正應季上市,很新鮮。橘子、橙子等是維生素C的良好膳食來源,其果肉中少量含有的橙皮苷、橙皮素等,也是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