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

陽光、沙灘、椰樹林
故宮、天壇、八達嶺
青海、洱海、莫高窟
春節小長假,很多人可能又會出去旅游嗨起來、浪起來。即便去不了遠處,也忍不住在家附近的公園和遠郊透透氣,享受一下難得的假期。
出門在外,去遠方的朋友乘飛機、坐高鐵時,去近處的朋友搭乘地鐵,進出公園、博物館或某些場館時,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可能就是——
“大包小包,請過安檢!”
畢竟“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嘛!
那么,問題來了
每次安檢,這些設備儀器會不會產生輻射?對我們人體有沒有危害?
畢竟“人生千萬條,健康第一條”嘛!

輻射有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另一種是非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包括宇宙射線、X射線和來自放射性物質的輻射等。
非電離輻射:包括紫外線、熱輻射、無線電波和微波。
當人體受到電離輻射時,一部分能量可能被人體各個部位吸收,以一定概率造成分子電離、化學鍵斷裂、DNA損傷,進而引發人體生理反應。可見,輻射確實可以傷害人體健康。
我們在過安檢時接觸到的安檢設備主要有三種:手持式安檢儀、安檢門、柜式安檢機。
先說說手持安檢儀和安檢門。這兩種安檢設備產生的是非電離輻射,它們的原理主要是通過電磁感應探測乘客身上的金屬利器。
如果乘客身上佩戴金屬物件,機器的磁場就會產生變化,接著發出報警聲。
它們產生的輻射和手機的輻射屬于同一種類型,而輻射劑量比手機還小100倍,因此無須擔心對健康的危害。
那么,我們重點說說檢查行李的安檢機。喏,就是這貨!
柜式安檢機主要配備在機場、高鐵站、地鐵站。通過X 射線穿透行李和包裹,查看內部的物品。所以它產生的輻射是電離輻射。對的,就是X射線!
瞬間緊張了起來?不急,不急,我們繼續。

說到X射線,有必要把安檢機發出的X射線和醫院拍片產生的射線的區別講一講。
以胸片為例,醫院使用的X光拍攝設備是供醫生進行診斷,找出問題所在的。所以醫用的X 射線穿透人體,只需要產生黑白圖像。
安檢機的X射線需要在顯示器上通過不同的顏色區分行李中物品的材質,比如金屬、液體還是塑料等。由于成像只需要顯示物體的大致輪廓,并不需要精致的細節,因此安檢機的輻射量要比醫學檢查的輻射量低得多。
現在您對安檢輻射了解一些了吧。我們是乘客或者游客,不用通過行李安檢機,所以只要考慮安檢機周圍的輻射就可以了。這一點,發明安檢機的人已經幫我們想到了。安檢機的外殼和防護簾通常用鉛制成,可以有效防止X射線逸散到外殼外,避免公眾暴露在X射線中。
那到底安檢會帶給我們多大的影響?來,讓數據說話。我們以小長假7日游來計算。假設7 天行程包括飛機—高鐵—目的地—高鐵—飛機,期間每天乘坐2 次地鐵。那么前后總共經過4+2×7=18次安檢。每次經過安檢機的時間為20秒。
按封閉式設備的任何可達表面0.1米處(包括設備的入口、出口處)周圍劑量當量應小于或等于1μSv/h(微希伏/ 小時)(根據相關國家標準規定)計算,1μSv÷3600秒則為1秒的劑量當量。(毫希伏、微希伏是測量輻射量大小的單位。1個毫希伏等于1000個微希伏。)
如此,我們掐指一算,7 日游期間每人接收到的最大輻射劑量大約應為1×18×20÷3600 = 0.1μSv。
如果一年要來1萬次這樣的7日游,才能超過“公眾受到的人工輻射年平均有限劑量不超過1mSv”的國家標準!

現在,你知道過安檢時的輻射有多微乎其微了吧!但是本著“能避免則避免”的原則,還是有兩點需要注意:
1. 熊孩子、好奇寶寶過安檢,家長一定要看好,防止鉆到安檢設備內,也不要將手伸進鉛簾,更不要掀開鉛簾向內觀看。
2. 在安檢設備出口取好行李應迅速離開,不要在安檢設備通道口過多停留。
健康千萬條,預防第一條。了解身邊的輻射,春節安全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