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玫 尹麗梅
藥品說明書是載明藥品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選用藥品的法定指南。每一種藥品的說明書,是該藥品的身份象征,上面記錄著這種藥的“姓名”“生日”“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相關信息,同時也記錄著它的治療和使用信息。
相當于該種中成藥的“出生日期”,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該藥品注冊的時間,而修改日期則為注冊后歷次修改的時間,一般是藥品生產企業根據藥品上市后的安全性、有效性情況及時修改說明書的日期。
是區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標志,帶有“OTC”標識的是非處方藥,也就是不需要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消費者可以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根據藥品的安全性,非處方藥分為甲、乙兩類。而不帶“OTC”標識的藥品說明書,則為處方藥,是需要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方可購買、調配和使用的藥品。
凡國家標準中用法項下規定只可外用,不可口服、注射、滴入或吸入,僅用于體表或某些特定黏膜部位的液體、半固體或固體中藥、天然藥物,均需標注外用藥品標識。對于既可內服,又可外用的中藥、天然藥物,可不標注外用藥品標識。
包含該藥品處方中所有的藥味或有效成分等,注射劑還應列出所用的全部輔料名稱。處方中含有可能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輔料的,在該項下也應列出該輔料名稱。
是該種藥品的“長相”,藥物的外觀具有鑒別的意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藥物的內在質量及真偽情況。例如,感冒清熱顆粒性狀項下是這樣描述的“本品為棕黃色的顆粒,味甜、微苦”。如果我們買到的感冒清熱顆粒有結塊的現象或是顏色變成了棕黑色,說明它的性狀改變了,內在質量受到了影響,這樣的藥品就建議您不要再服用了。
功能主治是指這種中成藥可以治療哪種病癥或緩解哪些癥狀。例如,感冒清熱顆粒適用于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惡寒、身痛等癥狀,而風熱感冒或暑濕感冒引起的發熱等癥狀則不宜用該藥。
服用中成藥前需要仔細閱讀藥品的規格、用法、用量,它能告訴我們中成藥的最小單位量及“怎么用、用多少、什么時候用”。例如,川芎茶調顆粒的用法、用量項下是這樣描述的:飯后用溫開水或濃茶沖服,一次1 袋,一日2次。
不良反應是告訴我們在正確使用藥品的前提下,可能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禁忌也稱為“不宜”,是為了確保療效、安全用藥、避免毒副作用的產生。注意事項則是告訴我們在服藥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