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順珍,鄧 微,段先飛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廣東肇慶 526000)
痤瘡的發病受多種因素影響,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導管口異常角化、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免疫炎癥反應發生是痤瘡發病的四大重要因素[1]。口服異維A酸具有顯著調節皮脂分泌、抑制毛囊皮脂腺導管異常角化、改善毛囊厭氧環境,減少痤瘡丙酸桿菌繁殖、抗炎及預防瘢痕形成等作用,是目前針對痤瘡發病4個關鍵病理、生理環節最有效的藥物[2-3]。但口服異維A酸后常常會出現皮膚黏膜干燥等不良反應,外用異維A酸后在用藥部位可出現局部紅斑、脫屑、緊繃和燒灼感等不良反應,使患者難以耐受而選擇終止治療,影響療效[4],因此臨床仍需尋找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保證療效的痤瘡治療新方式。近年來,功效性護膚品在皮膚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逐漸增多,其主要目的是對患者皮膚屏障進行一定維護,從而減輕藥物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進而提高療效。但目前針對痤瘡患者用藥時聯合使用功效性護膚品的研究尚少,其具體功效亦不明確,因此本研究就異維A酸聯合應用功效性護膚品對中重型痤瘡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療效的影響進行了探究,以期尋找治療中重型痤瘡的更佳途徑,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就診的100例中重型痤瘡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18~35歲,平均年齡(27.82±5.32)歲;體質量44~58 kg,平均體質量(51.43±5.97)kg;病程7~38個月,平均病程(21.86±6.74)個月。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18~39歲,平均年齡(28.73±7.07)歲;體質量43~61 kg,平均體質量(49.03±5.32)kg;病程4~32個月,平均病程(21.58±6.86)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患者均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4修訂版)》[5]中痤瘡分級的II-IV級的診斷標準;②患者皮膚符合Fitzpatrick量表的III-IV級[6];③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哺乳期或近半年內有妊娠計劃的婦女;②光過敏者;③有肝功能損害者或神經精神病患者;④近1個月內口服糖皮質激素、四環素類藥物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口服異維A酸軟膠囊(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060,規格:10 mg/粒)10 mg/次,2次/d,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國藥集團武漢中聯四藥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04,規格:10 g/支)點涂于患處,每晚1次。觀察組患者早晚使用氨基酸溫和潔面乳(湖南冰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湘G妝網備字2017002284,規格:80 g/瓶)0.5 g/次清潔面頸部后使用皮膚屏障修護乳(湖南冰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湘G妝網備字2017001026,規格:50 g/瓶)1 g/次涂于面頸部。對照組不使用任何護膚品。兩組均治療4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分別在治療1、2、3、4個月后進行不良反應評分比較,不良反應主要為面部干燥、唇部干燥,評分標準參照《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4修訂版)》[5],單項指標為0~20分,分數越高說明癥狀越嚴重。②兩組患者分別在治療1、2、3、4個月后進行復診人數及患者滿意度的比較。滿意度評分標準參照既往文獻報道[7]。③兩組患者分別在治療1、2、3、4個月后進行療效比較,療效標準為痊愈:皮損消退≥90%,無新皮損出現,遺留極少色素沉著;顯效:皮損消退60%~89%,偶有新皮損出現,遺留少許色素沉著;好轉:皮損消退30%~59%,偶有新皮損出現,遺留少許色素沉著;無效:皮損消退<30%,仍有新皮損出現,遺留色素沉著。總有效=痊愈+顯效。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不同時間點比較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均出現面部及唇部干燥等不適,對照組患者治療后1~3個月不良反應評分呈顯著上升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第4個月不良反應評分與第3個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1~2個月不良反應評分呈上升趨勢,2~4個月不良反應評分均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評分比較(分, )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評分比較(分, )
注:與同組治療1個月后比較,aP<0.05;與同組治療2個月后比較,bP<0.05;與同組治療3個月后比較,cP<0.05。
面部干燥治療1個月后 治療2個月后 治療3個月后 治療4個月后觀察組 50 12.67±1.02 14.21±1.14a 13.26±1.31ab 12.07±1.03abc對照組 50 13.51±1.12 16.13±1.04a 17.39±1.51ab 17.56±1.20ab F時間,P時間 32.499,0.000 27.651,0.000 36.367,0.000 19.549,0.000 F組間,P組間 34.179,0.000 24.257,0.000 41.630,0.000 23.544,0.000 F時間×組間,P時間×組間 39.472,0.000 28.397,0.000 33.516,0.000 42.337,0.000組別 例數唇部干燥治療1個月后 治療2個月后 治療3個月后 治療4個月后組別 例數觀察組 50 13.18±0.98 14.36±1.52a 13.06±1.22ab 12.08±0.88abc對照組 50 15.01±1.47 16.88±1.35a 18.37±1.54ab 18.44±1.40ab F時間,P時間 19.358,0.000 11.476,0.000 20.586,0.000 13.492,0.000 F組間,P組間 23.495,0.000 18.646,0.000 9.981,0.000 28.674,0.000 F時間×組間,P時間×組間 8.736,0.000 15.462,0.000 23.156,0.000 13.482,0.000
2.2 兩組患者復診人數比較 觀察組每月的復診人數均顯著多于對照組,且失訪人數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每月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均呈顯著上升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兩組患者復診人數比較 [例(%)]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分, )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分, )
注:與同組治療1個月后比,aP<0.05;與同組治療2個月后比較,bP<0.05;與同組治療3個月后比較,cP<0.05。
滿意度調查治療1月后 治療2月后 治療3月后 治療4月后觀察組 50 78.61±6.34 83.31±7.51a 87.49±7.20ab 90.21±4.31abc對照組 50 73.49±6.58 76.57±7.48a 79.21±6.54ab 78.84±7.20ab F時間,P時間 30.735,0.000 21.943,0.000 19.348,0.000 37.216,0.000 F組間,P組間 42.618,0.000 18.776,0.000 38.648,0.000 28.467,0.000 F時間×組間,P時間×組間 22.596,0.000 27.698,0.000 45.183,0.000 31.567,0.000組別 例數
2.3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痤瘡是發生于毛囊皮脂腺單位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好發于青春期男女,主要累及面部,具有一定的損容性,嚴重影響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有研究顯示,在痤瘡患者中患抑郁癥的人數比例相對較高,近63.1%[1]。痤瘡的發病率也較高,總體發病率近85%,其發生與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導管口異常角化、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免疫炎癥反應發生等因素相關[8]。痤瘡臨床表現為開放性或閉合性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痤瘡的分型:I級(輕度):散發至多發的黑頭粉刺,可伴散在分布的炎性丘疹。II級(中度):I度+炎癥性皮損數目增加,出現淺在性膿皰,但局限于顏面。III級(中度):II度+深在性膿皰,分布于顏面、頸部和胸背部。IV級(重度~集簇性):III度+結節、囊腫,伴瘢痕形成,發生于上半身[9]。痤瘡治療包括口服藥物治療、外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聯合治療。
異維A酸是目前針對痤瘡發病的4個關鍵病理、生理環節進行治療的唯一口服藥物,使用異維A酸的適應證有:結節囊腫型重度痤瘡、其他治療方法效果欠佳的中度或重度痤瘡、有瘢痕或瘢痕形成傾向的痤瘡患者、停止治療后突然復發的痤瘡患者、有嚴重心理困擾的痤瘡患者。幾乎所有口服異維A酸的患者都會出現皮膚黏膜干燥等不適,且呈劑量依賴性,這也是藥物有效吸收的標志[10],而患者在外用異維A酸后常常會在用藥部位出現局部紅斑、脫屑、緊繃和燒灼感等不適[11-12]。
本研究發現,兩組患者治療后均出現面部及唇部干燥等不適,但對照組患者治療后1~3個月不良反應顯著增強,而聯合使用了功效性護膚品的觀察組患者,治療后2~4個月不良反應評分則均顯著下降,這說明應用功效性護膚品對痤瘡患者的治療起到明顯的積極作用,尤其在不良反應方面。由于使用了相同常規藥物治療,兩組患者開始時都出現了不良反應增強的情況,但在后續治療階段,加用了功效性皮膚品的觀察組不良反應情況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痤瘡本身及藥物均可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傳統的強清潔力皂基洗面奶也會對皮脂膜造成破壞,使本就脆弱的痤瘡皮膚繼續變薄、易受損傷,加重痤瘡,不利痤瘡的治療,而氨基酸潔面乳含弱酸性氨基酸配方,不含皂基,能溫和清潔毛孔,洗去多余油脂,添加保濕成分使患者皮膚洗后不緊繃,減少痤瘡的發生。皮膚屏障修護乳具有保濕皮膚,減輕炎癥反應的作用,使皮膚的敏感度下降,促進皮膚屏障的自我修復,增強皮膚的抵抗力,減少痤瘡的發生[13]。
中重度痤瘡由于治療周期長、見效慢導致患者容易忘記或不能堅持用藥,或因難以耐受藥物不良反應而選擇自行停藥治療等原因,在患者依從性方面的情況反饋向來不理想,這也成為臨床治療中重度痤瘡的阻礙之一,以往所使用的增加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強患者對自身疾病醫學知識的了解、醫護人員增強院外聯系督促力度等方式,對患者的依從性改善均不明顯。而本研究顯示,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聯合應用功效性護膚品的觀察組不僅療效和不良反應情況優于對照組,復診人數和滿意度調查也顯著優于對照組,失訪人數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聯合應用功效性護膚品還能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聯合使用功效性護膚品可緩解藥物引起的皮膚黏膜干燥不適,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從而提高療效,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