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 周 婷
家校共育是當下班級管理的重要共識,班主任要發揮主動作用,積極與學生家長聯系,與家長展開多重溝通交流,共同協商孩子教育大計。小學學生對家庭有較強依賴,教師要從班級管理實際出發,根據學生思想實際,推出系列家校合作活動,讓家長主動參與到學生教育管理之中,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因為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存在,家校合作還存在一些現實問題,班主任對此需要有清晰認識,展開多種形式的家校合作調研,針對現實問題做出應對,確保家校共育實踐順利推進。
【觀察】
家校合作是大勢所趨,但在一些地方,家校共育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阻礙了家校合作,還可能貽誤孩子健康成長,應該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家校合作不應該是單純的學習信息交互,而應該讓教師和家長展開深度交流,建立更多教育共識。
教育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家校共育有共同目標,但有些學校缺少長期的家校合作規劃,家校合作帶有暫時性、隨意性特點,因為目標不明確,而且缺少連貫性,導致家校合作關系不穩定。班級管理需要多方支持,特別是來自家長的助力更為重要,如果班主任與家長聯系不夠,則難以形成教育合力,班級管理也會陷入低效和困惑。
家校合作方式單一,這是最為普遍的現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家校聯系創造更多條件,雖然很多學校都設計了家校信息互動平臺,但教師利用平臺與家長交互的內容太過單一,這個平臺只是為轉發通知、提醒,甚至成為作業布設、轉發、評價的工具,家校合作的空間僅限于學生學習,這樣的合作帶有極強的應試化。
家校共育的基礎是共識,如果不能明確構建方向,家校合作則變成學校是發號施令的上級,家長則變成接受領導的下屬,這顯然是不合理的。班主任教師要與家長展開多重互動,而且要端正交流態度,大家是平等合作關系,確保合作關系的健康運行。
【應對】
家校合作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學校一方,應該表現出更強主動性,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直接責任人,自然要在家校合作管理中發揮主導作用。在與家長協商交流中,班主任要主動聯系、傳授一些教育理念、組織家校交流活動,與家長研究學情,推出更多合作項目,強化家校合作,這樣才能形成教育合力,為班級管理正常運行創造良好環境。
家校共育有共同的目標,自然需要建立統一的思想。家長對孩子充滿期待,這是最為自然的追求,而班主任要對班級學生健康成長負責,自然要與家長合作,唯有達成更多共識,才能形成管理合力。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是平等關系,需要相互尊重,特別是班主任教師,要發揮主動作用,積極與家長展開對話和交流,讓家長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鼓勵家長主動參與班級管理行動,這樣才能確保家校合作的順利展開。
班主任執行班級管理制度時,需要有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對班級管理環境建設有直接關系。家長都非常關注班級秩序情況,對班主任管理措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能夠達成更多共識,勢必對班級管理走向正規發揮重要助力作用。
首先,成立家委會組織,參與到班級管理事務之中,這是很多學校都在執行的策略。家委會是純粹的家長組織,班主任要全力支持,讓更多有責任心的家長參與到這個組織之中,為班級管理帶來更多支持。家委會由家長組成,其運行情況如何,不能指望家長自己組織,班主任教師需要給予必要支持,設計一些活動,讓家長展開多重交流,為班級管理出謀劃策,這樣才能形成管理共識。
其次,校本課程開發時,如果能夠吸收家長的意見,其適合性會更高,課程執行情況也會更為理想。校本課程關涉班級管理,班主任組織家長參與課程編輯工作,能夠推出更多新穎的課程內容。因為家長來自不同行業,其專業應用更為廣泛,這對支持班級管理,為學生提供更多教輔資源創造條件。很多家長在一些行業和領域有特殊才能,班主任吸納家長意見,設計教學課程,或者是管理課程,都能夠調動家長的參與主動性。
最后,明確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建立公平的合作關系,班主任教師和家長沒有主次之分,也沒有從屬關系,班主任要有更高姿態,虛心接受家長的批評和建議,與家長展開多種交流對話,達成更多管理共識。班主任和家長有統一的目標,肩負同樣的責任,自然需要同心協力,這樣才能形成管理合力。
強化家校合作意識,班主任還需要有創新設計,推出更多合作項目,組織家長參與班級管理行動,優化班級管理環境,以提升教育管理品質。學生是教育主體,班主任和家長要圍繞學生展開管理設計,針對不同管理需要做出積極應對,讓更多學生都能夠實現健康成長。家校合作最需要關注的是學習成績、學生安全,班主任圍繞核心管理任務做設計和組織,讓更多家長順利進入到合作環節。
家校合作有多種渠道可以應用,班主任要根據實際需要,做好選擇和設計。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家校合作互動創造良好條件。當下家校互動大多選擇網絡交互平臺,這是最為常用的方式。班主任教師要對交流渠道做優化設計,網絡交互不能成為唯一的渠道,適時家訪、電話交流等,都應該是常見選擇,要讓家校合作呈現多元化,這樣才能建立更多渠道,提升家校合作的品質,進而促進班級管理順利展開。
班主任教師在家校合作中占據主導地位,需要發揮主導作用,主動與家長聯系,組織家長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為班級管理教育提供方法支持,都能夠形成教育內驅動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家校聯系渠道眾多,班主任需要做整合處理,根據家長實際需要做出適合的選擇。
第一,電話聯系是首選方式,手機聯網后,家校聯系方式大多選擇微信群形式,這是當下最時尚的選擇。如果家長有這個聯絡條件,班主任要建議家長采納這個渠道,因為微信群可以單獨交流,也可以集體交互,其操作更為便利。班主任組織家長參與微信群互動時,要做好指導,設定一些公共規則,以提升交互品質。家長個體素質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班主任要有管理意識,對聯系渠道做保護工作,確保其溝通的順暢。
第二,家長工作性質不同,其聯系方式需要也呈現差異性,班主任要做好必要的調研,針對家長實際需要做出選擇和設計。如果家長工作不允許,班主任需要挑選其方便的時候聯系,這樣才能提升家長參與主動性。如果家長不能利用網絡交互,班主任也需要理解,讓家長自行選擇適合的方式。班主任要區別對待家長交互,如果真有需要,還需要增加一些家訪,與家長展開面對面交流,能夠獲得更多鮮活的信息,對強化班級管理有更多支持。
第三,班主任與家長溝通要開誠布公,不管選擇什么樣的渠道,班主任都要尊重家長的意見,注意聆聽家長的建議,不能一味“告狀”,這不利于學生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對學生評價要客觀中肯,不能帶有認知偏見,對家長反饋意見也要正確看待,家長認知水平有限,對孩子的評價可能出有偏差,班主任要正確理解家長用心。
家校溝通渠道有很多,班主任從家長需要角度出發展開設計,其適合性更高,為班級管理帶來的助力支持也會更為顯著。班級管理關涉內容眾多,班主任需要處理的事務也非常繁重,如何才能做好協調工作,與家長展開更多對話,這是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班主任與家長交流要體現針對性,有集體對話,也有個別交流,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家校合作活動形式眾多,班主任教師需要有整合創新意識,針對班級管理需要,以及學生成長需求,推出更多家校合作活動,讓更多家長能夠順利進入到合作互動之中,在廣泛參與中形成輔助支持。親子讀書活動、親子演繹活動、親子運動訓練、家長會、家長跟課、家長觀摩等,都是最為常見的活動內容,班主任還要考慮學生管理需求,推出更多個性化活動,與家長做多重交流,全面滲透班級管理活動之中。
班主任參與家校合作交流活動,積極推出一些活動任務,組織家長展開深入思考和互動,能夠為班級管理帶來更多成長動力。不管是什么樣的活動,班主任都需要對組織程序、組織效果做好評估,以便做出調整和創新設計,全面提升班級管理效益。
活動一:主題班會。班主任根據學校安排,組織一次孝德文化教育活動,圍繞孝德主題展開活動設計。為激發學生思想,教師專門邀請了部分家長參與這個會議,并現場為學生講述孝德故事,對學生展開面對面的教育。學生對家長發言更為關注,在聆聽之中接受教育,活動獲得圓滿成功。
活動二:親子讀書。班主任推出讀書月活動,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在家長陪同下展開讀書學習,并要求家長及時就位,與學生做讀書交流,指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家長都能夠積極響應,學生讀書活動順利展開,其閱讀效果更為顯著。
活動三:公益活動。班主任組織學生展開公益宣傳活動,圍繞環保主題展開社區宣傳,要求家長給予必要配合,在小區內協助學生散發傳單,與小區物業聯系,在小區網絡交互平臺上展開宣傳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到活動之中。
班主任推出更多家校合作活動任務,不僅給學生帶來鍛煉機會,也讓家長參與其中,對活動形成更多支持。從活動效果可以看出,家長的參與給活動帶來更多助力支持,確保活動順利展開。完善教育管理機制,離不開家長的支持,班主任從這個角度展開探索和實踐,自然能夠為班級管理帶來更多助力。
班級管理包含諸多內容,家校合作空間也比較寬闊,班主任教師需要有拓展主觀意識,在更多時空條件下展開合作互動,為班級管理注入豐富內驅動力,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家校合作是最為常見的教育形式,如果能夠對班級管理形成強力支撐,勢必成為可以推廣的教育品牌。班主任需要有教研意識,對家校合作方式、合作契機、合作效果做全面研究,歸結出合作經驗,以便作為推廣的依據,這對全面提升班級管理品質有重要促進作用。
家校合作區域廣闊,班主任需要做拓展研究,為班級尋找更多支點,這樣可以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更多助力支持。班主任教師通過全面調研,可以從幾個角度展開思考和設計,為家校合作奠定基礎。
其一,邀請家長參與班級具體管理事務的處理,以及班級文化建設的活動。如班級策劃活動時,家長可以給出一些參與意見,讓家長提供一些教育材料,或者是現身說法,講述家庭教育案例,給學生帶來更多心理觸動。如開展主題班會時,班主任可以連線家長,讓家長遠程參與,對學生做教育,講述一些社會實踐內容,給學生傳授一些成長經驗。
其二,班主任要求家長參與班級教育案例的編輯工作,班級推出教育故事講述活動,家長參與編輯工作,甚至可以參與具體的講述活動,為學生示范操作,給學生帶來更多鮮活的故事資源,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學習啟示。班級活動有家長的參與,學生感觸會更強烈,其教育管理效果會更為顯著。家校合作空間廣闊,如果有需要,班主任還可以征詢學生家長意見,對班級管理制度做調整,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
其三,拓寬家校聯系渠道,班級推出定期家校聯系日,可以通過電話、空間、網絡、微信等方式做聯系,班主任將定時通報班級情況,家長也可以及時匯總孩子在家表現信息,這樣可以形成會商材料,為家校合作順利展開提供支持。班主任積極聯系家長,能夠為雙方合作創造良好條件。班主任對家長提供的材料信息做科學處理,設計適合的管理措施,推出更多教育管理新措施,以提升管理品質和效率。
拓寬家校合作區域,班主任需要有創新探索的意識,對家校聯系方式、交流話題、合作效果等制約因素做分析,推出更多合作項目,組織適合的合作活動,都能夠促進家校合作平臺的建立,也能夠促進班級管理走向健康軌道。現代家長都有網絡應用的能力,班主任教師對家長教育能力和教育意識做調研,推出適合的教育活動,都能夠形成嶄新教育契機,順利打造家校合作管理品牌。
家校共育是嶄新教育理念,符合班級管理發展要求,具有更為廣泛實踐應用,作為班主任教師,要做好管理設計,主動與學生家長展開全面對話,在共同協商中建立管理共識。學生都是鮮活的生命個體,其性格和心理呈現差異性,教師要與家長做細致分析,對學生展開對應教育,體現因材施教原則。學校和家庭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班主任與家長合作展開管理和教育,這是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