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麗
摘要:隨著職業教育改革深入,職高語文課堂教學應得到進一步優化,教師要積極引入新的育人理念、授課方式,以此更好地引發學生興趣,強化他們對所學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水平,提升教學效果。鑒于此,本文將針對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展開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一、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一)學生缺乏語文學習興趣
很多職高學生并不想在語文課程上花費過多精力,他們更愿意將時間用在專業課或者數學、英語等科目上。同時,語文學習并不像其他學科,能在較短時間看到成效,它是一個需要學生緩慢積累的過程,這就讓很多學生對語文產生了誤解,認為語文并沒有實際用處。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難以從語文課堂中體會到成就感和收獲感。這種功利思想影響的不僅是職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還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二)語文授課模式過于單一
語文知識包羅萬象,它涵蓋了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學生正確認識世界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職高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但是,部分職高教師并未認識到學生這一特點,在授課時總會采用“教材+口授”的方式,很少將趣味化的教學輔助手段引入到語文課堂,這就很容易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感受枯燥、乏味,進而喪失學習欲望。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思維固化,這嚴重違背了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教學目標。
二、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析
(一)借力媒體視頻,提升學生審美鑒賞能力
在職高語文課堂教學中,部分文章的抽象性較強,學生對此難以提起興趣,這對整體語文課堂學習氛圍的構建、教學效果的提升極為不利。為此,我們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媒體視頻教學模式,解決這一問題。在實踐中,我們可以結合職高生的語文學習需求,為其構建一個生動性、教育性兼具的語文課堂環境,讓學生能在其中更好地感受到語文知識內容的魅力,以此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實施《荷塘月色》的教學時,我們可以從網絡上下載不同主題的荷塘視頻,比如雨打荷葉、風吹荷花、夏日荷塘等,并在課堂中為學生實施播放。學生在觀看視頻時,他們的注意力會被深深吸引到視頻內容中,通過生動的視頻、音頻內容,學生仿佛置身于荷塘旁邊,從而在內心深處生出一種寧靜之感。通過此類教學方式,職高學生的審美鑒賞素養將得到大幅提升。
(二)善用微課手段,加深學生深入理解能力
在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我們除了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還應關注他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使其能夠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突出職高語文在思想層面的育人價值。因此,在實施職高語文授課時,我們可以嘗試引入微課這種教學輔助模式,通過“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對文章內容、詩詞主題等知識產生更為深入、全面的思考,加深其理解水平,提升學習效果。例如,在實施《邊城(節選)》教學時,很多學生表示難以深入理解所學內容。因此,我們可制作一個8分鐘左右的微視頻, 較為全面地介紹沈從文創作《邊城》時的時代背景,還可在其中穿插一些84版電影《邊城》的片段,從視覺、聽覺等多個方面對學生產生刺激,加深其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通過不斷豐富職高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能讓學生更樂于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從而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其各項素養產生影響,促使其成長為一個素質與學識雙全的新時代綜合型人才。
(三)結合生活討論,發展學生語言交流能力
在實施職高語文教學時,我們可能會發現學生會存在課上交頭接耳的情況。在面對此狀況時,部分教師會選擇打壓姿態,企圖通過訓斥的方式解決學生上課說話的問題。但事實證明,這種訓斥的方式效果并不好。基于此,我們可嘗試轉變教學觀念,將職高學生喜歡在課堂上交流的特點利用起來,在實施語文教學時,可組織學生結合所學內容實施討論,借此促使學生的交流能力、語文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發展。例如,在講授《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我們可提出“如果你是林沖,在面對陸虞候等人的誣陷時,你會怎么做?”面對這類開放性問題,學生將會在討論過程中產生很多深入思考,同時,這種課堂討論教學模式,對職高學生語文交流能力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好處。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若想提升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我們可以從發掘職高語文趣味元素,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豐富語文課堂授課模式,加深學生深入理解能力;結合生活開展課堂討論,發展學生語言交流能力等層面入手分析,以此在無形中促使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馬綺聰.多嘗試,多反思,提升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淺談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職業教育,2021(02):46-47.
[2]段軍俠.職業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文學教育(上),2020(06):106-107.
[3]曹改珍.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9(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