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瑋佳
摘要:資源和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同時也是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隨著環境保護工程、產業以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從資源使用到資源回收利用的循環體系,并且逐步擺脫了高排放低效率的發展模式,對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經濟的飛速發展,新時代人類對于資源仍舊存在著浪費、過度開采等問題,使得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一直得不到均衡發展,進而嚴重制約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本文立足于我國的現實情況,詳細闡述了對于環境保護工程、產業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幾點思考,以切實提升環境保護的質量,為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環境保護工程;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思考
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不斷攀升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類對資源的需求量也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然而,隨之而來的就是人類對資源的掠奪式開采,甚至部分地區出現了浪費資源的現象,這給環境保護工程、產業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與非常不利的影響?;诖?,為了重新建立起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循環發展體系,并為我國順利實現可持續發展偉大戰略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不僅人類要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意義有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付諸實踐,詳細探討環境可再生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具體方式,以期切實降低環境污染,提高我國經濟質量的發展。
一、重點發展清潔生產
在新時代新背景下,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一席之地,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推動企業乃至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一方面可以改進生產工藝,如采用逆流式的清洗方式,更有利于實現清洗劑的回收與循環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改進產品設計,如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電池,建議使用低毒性物質完全代替傳統的重金屬。
二、做好物資回收工作
廢舊物資的回收與再利用是環境可再生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內容,也是基礎保障。而為了提升物資回收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達到更好的預期效果,首要任務就是做好與加強物資的回收工作,特別是要細分資源種類,簡言之就是將物資進行分門別類的回收,一方面是為今后物資的開發與再利用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便利,提高其工作質量與效率,滿足實際所需。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減少物資浪費,從而促進環境保護工程與產業的有序發展。而為了順利實現以上目標,關鍵是找到切入點,建議從物資回收環節入手,制定嚴格的回收程序與具體的回收種類劃分標準,以提高物資回收的準確率。
三、發展綠色消費
如今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綠色消費被逐漸普及,并且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大力推崇與廣泛踐行。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綠色消費的案例數不勝數,如超市使用布袋代替一次性的塑料購物袋,完全就是保護環境,實現資源的可再生回收利用的重要舉措。同時,人們在消費的時候,也更多的是遵循了綠色消費理念,全面考量產品的來源與生產是否與自己堅持的理念具有一致性?;诖?,某些商家為了提高產品的購買率,也想方設法從產品的生產、銷售甚至包裝上面煞費苦心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需求,如此便是一個良性循環,有利于資源可再生回收利用與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除此之外,為了順利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國家與政府也應發揮重要作用,如制定相關的環保計劃與環保標準,并對產品的原料、生產以及到最終的使用等一系列進程進行嚴格把關以及多方位的控制。我們不難發現,有些產品上貼著環保的標簽,這足以證明該產品的優質與環保。如此這一舉動將激發越來越多的企業遵循綠色生產的核心發展理念,并且激勵著更多消費者參與到綠色消費這一行列中來。
四、引進高科技手段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快發展,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將造福于越來越多的產業與民眾。針對環境可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科學技術的重要價值在于能夠從廢舊的原材料中提取一些重要的原料與成分,為今后資源開發與利用提供有效的支撐與極大的便捷。這里需要特別強調一點的是在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之后,千萬不要忘記提高工作的實效性,且并不能完全依賴于科學技術,更重要的是人類與技術各自發揮其最大功效,形成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模式,如此才能提升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整體效果。
五、結語
總而言之,環境保護工程、產業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更需要的是全民、全社會共同參與,齊心合力,才能進一步促進我國環境與資源以更加均衡、和諧的發展模式造福于全人類。另外,還應立足于我國國情,從實際情況出發,探究出更符合中國實際發展,且更科學更務實的發展模式,并善于從實踐中總結經驗與方法,以實踐促發展,爭取為早日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王雪英,霍蓮杰.探析環境保護工程、產業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J].魅力中國,2017(13):234.
[2]劉族安.環境保護工程、產業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