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
胸腹部創傷是外科常見病,發生率較高,主要為車禍、跌落、高空墜落等外力作用所致。因其突發危重,若處置不當,可引起嚴重后果,甚至死亡。所以,及時、有效的治療對保護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但在實施治療前應先診斷患者的創傷情況,觀察損傷的面積和部位以此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盡早對患者進行治療,確保患者生命安全。常見的臨床診斷為影像學檢查,因此,研究CT 對胸腹部外傷的診斷意義十分重要。目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交通、建筑等危險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這也增加了急性胸腹部創傷的發生率。胸腹部創傷是臨床常見病、高危因素、高死亡風險,因此,有必要對患者進行早期有效的診斷和治療,這對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療效來說非常重要[1]。近年來,我國的醫療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影像檢查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本研究隨機選擇本院 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80 例急性胸腹部創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X 線平片和MSCT診斷,觀察兩種診斷方法的應用效果和圖像質量,探討MSCT 在急性胸腹部創傷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納入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 收治的80 例經手術病理確診的急性胸腹部創傷患者。其中男54 例,女26 例,年齡22~69 歲,平均年齡(38.21±10.27)歲。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臨床經手術病理確診為急性胸腹部外傷,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低血壓等癥狀,病歷資料齊全。排除標準:乳腺癌、食管癌等腫瘤性疾病患者;孕期、哺乳期婦女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對CT 增強造影劑過敏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X 線平片診斷和MSCT診斷。X 線平片診斷:先讓患者仰臥,然后用X 線平片診斷儀定位患者的胸腹部,調整電壓和電流指示器,最后掃描患者的胸腹部。掃描完成后,由經驗豐富的醫生對影像結果進行有效判斷。MSCT 診斷:采用 16 排MSCT 掃描儀進行檢查。檢查參數:電壓120 kV,電流250 kV,視野300 mm,層厚5 mm,層間距5 mm,薄層掃描1 mm。首先讓患者保持仰臥位,掃描范圍是從患者胸部到恥骨聯合,掃描成像后再進行三維成像技術,最后成像要多角度、多方向。最后,具有豐富放射學經驗的醫生有效判斷成像結果。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X 線平片和CT 診斷結果和圖像質量;記錄急性胸腹部創傷的 CT表現。X 線平片和CT 的診斷圖像質量等級判定標準:1 級:①密度符合診斷學要求;②診斷層次清晰;③攝影體位正確;④無技術操作缺陷,無污片、劃片影。2 級:1 級片中某一項不滿足,但對整體影響不大。3 級:1 級片中≥2 項不滿足,影響整體影像質量,但尚能診斷。4 級:廢片,不能作出診斷。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診斷發診斷結果比較 MSCT 診斷符合率為100.00%(80/80),高于X 線平片診斷的75.00%(60/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2.857,P<0.05)。
2.2 兩種診斷方法圖像質量比較 80 例患者中,X 線平片診斷等級為1 級46 例(57.50%),2 級24 例(30.00%),3 級10 例(12.50%)。MSCT診斷等級為1 級74 例(92.50%),2 級6 例(7.50%)。MSCT 的成像質量優于X 線 平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診斷圖像質量比較[n(%)]
2.3 80 例急性胸腹部創傷的CT 表現 胸部創傷合并肋骨骨折30 例,CT 顯示肋骨呈線狀低密度影,許多患者可能有斷端脫位;CT 表現為脾形態異常22 例,脾體積增大,輪廓不清,部分缺損,脾實質不規則密度影,脾內密度不均,脾內高密度出血,大片低密度區有片狀高密度影;肝損傷18 例,主要表現為肝破裂、肝內血腫等臨床表現,CT 檢查顯示肝臟內有片狀低密度影,邊界不清,沿肝臟外緣易出現梭形液體密度影;橫膈損傷7 例,CT 顯示腎體積增大,腎實質呈網狀裂隙,腎周低密度血腫;腹腔出血2 例,表現為急性腹膜后出血,腹膜后間隙局限性腫塊,彌漫性腫脹;胰腺損傷1 例,CT 顯示胰腺增大,實質內血腫,胰周積液,胰周脂肪間隙相對模糊。
急性胸腹部創傷是臨床常見的創傷急癥,嚴重程度不一,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急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故發生率的上升,急性胸腹部創傷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輔助檢查以確定急性胸腹部創傷的病因對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并可為關鍵治療措施的實施提供機會。常規X 線檢查密度分辨率低,圖像重疊,對病灶的診斷準確率和檢出率均較低。對常規胸片無法準確顯示的肺損傷、氣胸、水氣胸及皮下氣腫CT 掃描可直觀、準確顯示。當患者出現復合傷或嚴重創傷時CT 檢查應縮短檢查時間,減少患者活動范圍等,避免潛在的二次傷害。盡管B 超檢查在胸腹部急性創傷檢查中具有方便、無創、經濟等優點,但對腸系膜損傷或胰腺、空腔器官的診斷準確性低,且易受到腸內氣體回聲干擾。另外,超聲檢查需要檢查員操作熟練,因為急性胸腹部創傷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病理疾病,常合并多發傷,因此在臨床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這一點。MSCT 診斷是一項先進的現代醫學理念技術。MSCT 診斷儀檢查簡單易行,質量高,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與X 線平片診斷儀相比,MSCT 診斷儀的成像質量更高,從而提高了檢查的準確性。MSCT 診斷儀具有以下特點:①多層 成像;②斷層成像;③具有三維重建成像的優勢,可以清晰顯示患者隱藏的小傷口,大大減少漏診和誤診的發生率,為診斷的準確性提供有效保障[3,4]。本研究表明,MSCT 診斷符合率為100.00%(80/80),高于X線平片的75.00%(60/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MSCT 的成像質量優于X 線平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MSCT 在急性胸腹部創傷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提高診斷圖像質量。
相關研究結果證實,與X 線平片診斷相比,MSCT的診斷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腹部外傷后胸腔積液在DR 片上不能準確顯示,但MSCT 能清楚顯示各種器官損傷引起的胸腔積液[5,6]。②肝損傷的影像表現多為低密度影,不能與血腫有效鑒別,CT表現為低密度影和液體密度影,結合血腫有助于判斷是否合并血腫[7,8]。③腎損傷的CT 表現主要為腎體積增大、邊界模糊、新月狀高密度影并包膜下血腫[9]。④MSCT 后圖像處理采用三維重建技術,能更準確地顯示微小病變和隱匿性病變[10]。⑤MSCT 在急診胸腹部創傷診斷中的應用具有圖像清晰、病理符合率高的特點,可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11,12]。
綜上所述,MSCT 對急性胸腹部創傷的診斷意義重大,診斷符合率高,有助于明確創傷情況,幫助臨床醫生判斷創傷的具體部位和程度,輔助制定臨床治療方案,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