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雪飛
近幾年,我國許多一線、二線城市的工作壓力較大,一些打工族在飲食上不是很注重時間,對胃腸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對消化功能和新陳代謝極其不利,這會在患者的體內形成過多的糞食,堵塞闌尾腔,導致急性闌尾炎的發生。小兒急性闌尾炎的發病率在近幾年有上升的趨勢,兒童一旦出現急性闌尾炎,很影響學習和生活,對身體健康及發育帶來嚴重影響。在臨床上會出現下腹部持續性疼痛的典型癥狀,其他還會伴有惡心、嘔吐,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1]。如果治療不及時,任病情自由發展,可能會出現意識模糊、脈搏紊亂、甚至還會有膿毒性休克的現象,對自身的生命安全極為不利。因此,一旦急性闌尾炎發作時必須采取及時治療方案,這就要求對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診斷具有極高的準確性。由于兒童屬于特殊群體,一般對兒童檢查的方式應首先考慮患兒自身條件,考慮選擇患兒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檢查。據臨床研究證實,尿常規和CRP 在對急性闌尾炎的確診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3]。基于此,本文旨在對尿常規聯合CRP 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價值展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98 例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根據奇偶數的方法將患兒分成常規組(奇數)及研究組(偶數),每組49 例。其中,常規組患兒男26 例,女23 例;年齡3~12 歲,平均年齡(6.32±2.36)歲;體重11.12~44.12 kg,平均體重(26.68±5.88)kg;單純急性闌尾炎27 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2 例,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10 例。研究組患兒男20 例,女29 例;年齡2~ 13 歲,平均年齡(6.51±2.28)歲;體重11.20~42.33 kg,平均體重(26.88±5.22)kg;單純急性闌尾炎27 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3 例,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9 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患兒采用尿常規檢驗。于清晨采集患兒尿液標本,收取約20 ml 的中段尿樣本,在收集患兒尿液樣本前清潔好患兒的陰部,特別是女孩,以防止尿液樣本接受到其他因素干擾,影響尿液樣本的檢測結果。收集完畢后,在30 min 內將樣本送到檢驗室,對尿液的顏色、透明度、酸堿度、尿比重、白細胞及紅細胞、尿糖等指標進行檢測。參考范圍:酸堿度<8.0,尿比重1.025~1.015,白細胞及紅細胞<3 個,尿蛋白<80 mg,尿糖≤900 mg,其余指標的檢測結果均以陰性為標準。
1.2.2 研究組 患兒采用尿常規聯合CRP檢驗。其中尿常規檢查方式與常規組一致,CRP 檢查方式:患兒均于清晨采集空腹外周靜脈血液標本約3 ml,將其放于離心機中離心,將離心機轉數調至2500 r/min,收集血液樣本上層血清,經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患兒的CRP,參考范圍:CRP≤8 mg/L。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不同類型闌尾炎診斷準確率;②比較兩組敏感度;③比較兩組檢測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同類型闌尾炎診斷準確率比較 研究組單純急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的診斷準確率均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類型闌尾炎診斷準確率比較(%)
2.2 兩組敏感度比較 研究組敏感度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敏感度比較(n,%)
2.3 兩組檢測時間比較 常規組檢測時間為(1.35± 0.22)h,研究組檢測時間為(6.58±1.78)h。研究組檢測時間長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0.4121,P=0.0000<0.05)。
在臨床急腹癥中急性闌尾炎作為常見病,擁有較高的發病率。但是由于該病的臨床表現比較復雜,對于該病的臨床診斷容易產生誤診或漏診的現象,尤其是小兒急性闌尾炎,兒童年齡較小,加上器官發育不成熟,出現誤診的幾率較大[4,5]。因此,為了提升臨床診斷準確 率,在對患兒治療期間首先需要對此進行準確的判斷。一般臨床上對于患兒的診斷方式有很多種,但是選擇尿常規和CRP 檢查相結合的方式更為普遍,其準確率也高,在對患兒的治療中提供了可靠的保證[6,7]。
盲腸下端的內壁和后壁有一條彎曲的細管狀被稱為闌尾,因此,殘留物和積壓的分泌物容易進入管道區域。當擠壓物堆積時闌尾壁產生壓力,這種壓力很容易使管腔受到細菌侵入[8,9]。因此,梗阻是引起闌尾炎的主要原因,并且能直接感染黏膜,引起組織損傷。嚴重者可發生休克,甚至是危及生命。因此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檢查和診斷對患兒來說尤為重要。但由于兒童急性闌尾炎的特殊性,其檢查方法應以適合兒童為主。小兒臨床應用比例較高的包含尿常規、CRP 等,可作為診斷指標之一,更容易被患兒所接受和認可[10]。
尿常規作為一種常規檢查方法,使用率在臨床上很高,對一些疾病的診斷來說該方式是極其重要的檢查方法,同時也可以輔助診斷相關疾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尿液常規化驗時間短,費用相對較低,近幾年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為急性闌尾炎患兒的年齡比較小,可能不愿意接受其他檢查。但是,尿常規檢查無創無痛,多數患兒可接受。檢測時間對比CRP的檢測時間要短,對相關疾病類型和種類的檢出率更加系統和細致[11]。而CRP 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研究炎癥與組織損傷之間關系的最新手段。在肝臟系統中產生CRP,當人體出現疾病時CRP 含量顯著升高,這表明CRP 是一種已知的急性期炎性反應物質。此外,兒童急性闌尾炎CRP 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其診斷準確性也較理想。可結合患兒的實際情況適當選擇診斷方式,但是,如果將以上兩種指標聯合應用于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診斷中效果更好[12]。
綜上所述,對小兒急性闌尾炎采用尿常規聯合CRP 檢驗的方式進行診斷效果更加顯著,雖然在檢測時間上較長,但是其敏感度和準確率相對更高,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