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在臨床中,對于肺部感染而言,其是好發于老年人群中的疾病,大多都是由吸入性損傷、氣管切開、插管等有關因素而引發的[1]。現階段,臨床中大多參照細菌檢測最終的結果,對肺部感染患者施予抗菌類藥物進行治療,但是,長時間應用抗菌類藥物會提升總的耐藥性,無法保障最終的效果[2]。對于痰熱清注射液而言,其能夠清熱化痰、活血解毒,把其應用到肺部感染患者中,能夠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3]。本研究特選取本院100 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分別采取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案,分析并研究痰熱清注射液聯合抗菌藥物的應用效果與價值。
1.1 一般資料 摘選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接收的100 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 例。對照組:男32 例、女18 例;年齡66~87 歲,平均年齡(76.90±8.21)歲。觀察組:男33 例、女17 例;年齡67~86 歲,平均年齡(76.22± 7.3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進行止咳、平喘、解痙、降溫、補液等方面的治療。
對照組:施予抗菌藥物治療。依據患者的病情、藥敏試驗最終的結果來明確相應的藥物,包括青霉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青霉素,200~1000 萬U/d,進行靜脈滴注,共施藥2~4 次;鹽酸莫西沙星,400 mg/次,1 次/d,進行口服;左氧氟沙星,0.2 g/次,2 次/d,進行口服;阿莫西林膠囊,0.5 g/次,每間隔6~8 h 給藥1 次,最大劑量≤4 g/d,進行口服。持續性地進行2 周的治療。
觀察組:施予痰熱清注射液聯合抗菌藥物治療。抗菌藥物有關的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一致,對患者施予痰熱清注射液,把20 ml 的痰熱清注射液加至250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1 次/d。持續性地進行2 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治療后,比較兩組的發熱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肺部濕啰音消退時間。②治療后,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效:發熱、咳痰等有關的表現與癥狀完全消退,胸片指出陰影完全消退,聽診指出肺部濕啰音完全消退,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均恢復至正常的狀態;好轉:發熱、咳痰等有關的表現與癥狀得到了極大地好轉,各項血常規檢測指出大多指標均得到了極大地好轉;無效:發熱、咳痰等有關的表現與癥狀并未獲得好轉甚至是有所加重,胸片、各項血常規檢測、聽診并未獲得好轉甚至是有所加重。總有效率=(顯效+好轉)/總例數×100%。③治療后,比較兩組的功能獨立性,參照功能獨立性評定量表(FIM)對其實施評估,重度依賴分數為1~2 分,中度依賴分數為3~5 分,輕度依賴分數為6~7 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發熱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肺部濕啰音消退時間比較 觀察組發熱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肺部濕啰音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發熱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肺部濕啰音消退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發熱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肺部濕啰音消退時間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功能獨立性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重度依賴、中度依賴、輕度依賴患者依次為2 例(4.00%)、9 例 (18.00%)、39 例(78.00%);對照組的重度依賴、中度依賴、輕度依賴患者依次為9 例(18.00%)、8 例(16.00%)、33 例 (66.00%)。觀察組重度依賴占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輕度依賴、中度依賴占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顯效、好轉、無效患者依次為41、8、1 例,總有效率為98.00%;對照組顯效、好轉、無效患者依次為28、13、9 例,總有效率為82.0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在臨床中,肺部感染是十分普遍的感染性疾病,大多都是由于患者機體中的抵抗能力、免疫能力有所減弱,被各類致病菌所侵襲而引發的[4]。對老年患者來說,其大多都具有許多基礎性疾病,加之各個器官中的代償能力、儲備能力等有所減弱,所以,其更易出現肺部感染,且被感染的總范圍更廣,各類病原菌也十分復雜,對其進行治療具有更高的難度,危害到了患者的生命,為此,找出更具針對性的治療方式獲得了臨床中更多的重視[5]。臨床中以往大多借助喹諾酮、咪唑、磺胺等方面的抗菌類藥物對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進行治療,盡管可以進行殺菌、抑菌,但是,長時間且單獨應用抗菌類藥物較易使得部分病原菌生成耐藥性,甚至是會引起真菌感染,無法保障預后[6]。在各項分析與研究愈加全方位后,臨床中發現,在對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進行治療期間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7]。
對于痰熱清注射液而言,其是純中藥制劑,具有更為理想的抗菌、化痰、解痙、平喘等方面的作用,能夠增強患者機體中的抵抗能力、免疫能力,其已經被十分普遍地應用到對各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療中[8]。痰熱清注射液包括金銀花、連翹、山羊角、熊膽粉、黃芩等成分。其中,連翹能夠化結消腫、清熱祛風;金銀花能夠宣肺解表、清熱祛毒;熊膽粉能夠清肝明目、祛痰解痙、清熱祛毒;山羊角可以鎮痛祛毒、清熱化瘀;黃芩可以涼血活血、瀉火祛毒、清熱燥濕;所有藥物一同應用,共奏逐痰解痙、清熱祛毒、散火鎮肝等功效,最大程度地促進咳嗽、發熱等癥狀改善。同時,把痰熱清注射液、抗菌藥物間進行聯合應用,能夠增強殺滅病原菌的作用,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發熱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肺部濕啰音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重度依賴占比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明,抗菌藥物聯合痰熱清注射液對于治療療效、發熱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肺部濕啰音消退時間、功能獨立性具有十分理想的改善效果。
綜上所述,老年肺部感染治療工作中應用痰熱清注射液聯合抗菌藥物,能夠改善患者功能獨立性,并提升其治療效果,縮短其發熱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肺部濕啰音消退時間,促進其疾病康復,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