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
看上去,這是一件很有戲劇性的事情,一方面,美國在拼命地推動烏克蘭危機,力求促成這場本來不該發生的戰爭;另一方面,俄羅斯表示“被戰爭了”,不想打,忍無可忍,被逼無奈,最后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及盧甘斯克獨立,以進為退,抗衡北約東擴……而事實上,美國從來都是無利不起早的,拜登之所以要執著地推動烏克蘭走向戰爭,是有其如意算盤的。
如意算盤一,是北約東擴。從戰略上來看,美國一直以來對俄羅斯都不很放心,或者說很不放心。因為,北約東擴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盡管早在30年前,北約就承諾不東擴。所以今后,當說到母豬會上樹時,可以用北約不東擴代替。
但在俄羅斯一邊,一直以來,對北約東擴非常警惕,并且從戰略上來說,也無法容忍,而且過去20年間,長期低迷且矛盾不斷的美俄關系,也增添了俄羅斯方面對北約東擴的警惕與不滿。所以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乃至接下來可能布置導彈防御系統,俄羅斯是堅決反對的。從集體安全來看,也是觸及俄羅斯的底線了。
如此烏克蘭問題就處于僵局了。那么,美國(拜登政府)能做的,就是把事情鬧大,忽悠出一場危機乃至“戰爭”來,這樣,既可以說服北約盟友接納烏克蘭,又能夠幫助烏克蘭“下決心”,還能順便渲染俄羅斯威脅,何樂而不為?而最終,美國是一定要將北約東擴進行到底的。
如意算盤二,是恐懼營銷下的“戰爭紅利”。對美國來說,恐懼營銷可謂是輕車熟路,在《致命的邏輯:美國槍支政策失效的秘密》一書中,作者就講到了通過恐懼營銷如何綁架美國的槍支政策,而關于危機和戰爭的恐懼營銷,則不僅力度更大,而且更為見效。此番,通過在烏克蘭進行恐懼營銷,并且持續下去,美國的軍火集團就會獲利多多,而資本集團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上也能呼風喚雨,尤其是對國際油價和國際金價的操控上。
不僅如此,持續的恐懼營銷還有助于美國凝聚西方力量,尤其是北約與歐盟國家,將俄羅斯作為假想敵,持續發酵,就會在美西方世界形成一個拜登希望看到的“統一戰線”,進而壓縮俄羅斯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如今,烏克蘭戰火還在大家的意念中,美國就已經開始發動大家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了。
無論如何,烏克蘭都將是輸家。
如意算盤三,是中期選舉的需要。由于拜登執政并不有力,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反反復復,拜登要想民主黨人打贏中期選舉這一仗,是很有難度的事情。但政治中有個定律,外來的危機尤其是戰爭可以緩解國內矛盾,所以推動乃至促成烏克蘭戰爭就有了轉嫁國內矛盾的意圖。非但如此,這還有利于民主黨人贏得中期選舉,畢竟,一旦烏克蘭戰爭真的爆發,那么美國國內是一定會團結在拜登周遭的,民主黨的勝率會大大增加,從這個角度看,將烏克蘭危機持續下去,是拜登之于民主黨人最好的助選。
而且,在這一過程中,美國的主要利益集團(軍火集團、能源集團等)悉數獲益,必然對拜登心懷感激,這不僅有助于中期選舉,而且對兩年后的總統大選非常有幫助。從這一點來看,拜登可謂是杰出的政客,凡是有利于自己的,凡是有利于統治集團的,就一定要做,還要做到位。盡管,這是一個杰出政治家所不屑為之的。
但無論如何,烏克蘭都將是輸家。夾在兩個大國之間,搞不好就把自己玩丟了。至于丟的是什么,只有時間知道。現在對于烏克蘭人民來說,是非常煎熬的,就如同傳統相聲《扔靴子》里面的情形,老頭半夜等另一只靴子落地,半宿沒睡覺……D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