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 宋明珍 謝家平 張廣思













[摘要]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有助于支撐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本文分別構建了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融合水平測度模型、路徑分析模型,以測度融合水平、設計融合路徑。研究表明:新疆城鄉商貿和城鄉物流子系統有序度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而復合系統融合度存在“協調-不協調”交替的特征;新疆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總體上處于初級融合階段,需要解決業務一體、空間集聚問題;烏魯木齊市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處于“業務分離、空間集聚”的中級融合階段,需要通過“融合-分散型”→“融合-集聚型”的融合發展路徑解決業務融合問題,具體措施包括鼓勵商貿企業擴大物流業務外包、培育城鄉商貿物流龍頭企業、深入推進共同配送項目等方面。
[關鍵詞]融合水平測度;融合路徑設計;城鄉商貿;城鄉物流;新疆
[中圖分類號]F259.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274(2022)01—0073—06
[作者簡介]馬騰,女,新疆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貿物流;宋明珍,男,新疆財經大學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貿物流融合發展;謝家平,男,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生產運作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張廣思,女,新疆財經大學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產品物流。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費方式的改善,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越來越凸顯[1-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有助于縮小城鄉差距,主要涉及鄉村產業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兩方面內容[4]。商貿物流融合發展有助于城鄉各類要素的自由流動,是突破城鄉二元格局、實現城鄉一體的主要力量[5-6]。新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提出要大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其中,城鄉商貿物流融合作為三產融合的基礎。考慮我國區域發展差異,本文重點研究新疆城鄉商貿物流融合發展水平測度與融合發展路徑設計等問題。
一、新疆城鄉商貿物流發展現狀
(一)新疆城鄉商貿發展現狀
新疆雄厚的經濟基礎、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等為新疆城鄉商貿的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近些年,新疆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至2019年經濟總量、居民收入、人口規模及城鎮化率均得到了穩步提升(見表1)。新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015年的260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617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6.9%,城鎮與農村消費品零售總額差異不斷下降,2019年城鄉比已下降至6.38,遠低于2015年的10.22,如表2所示。
通過調研發現,新疆城鄉商貿主體呈現如下發展特征:一是企業類型齊全、大中小型企業兼備;二是大型批發市場、商超連鎖企業加快全疆布局;三是城鄉商貿與物流企業有一定融合發展的基礎;四是傳統批發零售業務受電商等新業態沖擊明顯。
(二)新疆物流業發展現狀
新疆物流業逐漸形成大宗貨物物流、“干線運輸+區域配送”物流、口岸外貿物流、電商物流四大特色領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向好,市場需求加快釋放,國內國際商貿日趨活躍,新疆物流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新疆物流業增加值954億元,同比增長14%,是2014年的1.8倍;載貨汽車保有量69.02萬輛,較2015年增長17.7%。2019年,全區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分別達到100063萬噸、4139億噸公里,如表3所示。
新疆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在融合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供銷超市為代表的連鎖商貿企業承擔了鄉鎮日用消費品的供應問題,以九鼎、海寶市場為代表的傳統農批類市場主體承擔了所在區域城鄉居民果蔬類商品供應問題,以大唐絲路、樂凡電商為代表的本土電商平臺在新疆特色農產品走出去方面貢獻了力量,以百成鮮食供應鏈為代表的全供應鏈管控模式,實現了鄉村優質農產品與城市居民餐桌的有效銜接。
二、新疆城鄉商貿物流融合發展水平測度
(一)新疆城鄉商貿物流融合水平測度模型構建
通常將兩個相互關聯的子系統看作一個復合系統,可以通過子系統有序度反映自身有序程度,通過復合系統協調度衡量各子系統間在演變過程中的融合程度。本文將新疆城鄉商貿和城鄉物流視為一個復合系統,分別計算各子系統的有序度和復合系統的協調度,用以衡量新疆城鄉商貿和城鄉物流的融合水平。
1.子系統有序度
將新疆城鄉商貿和城鄉物流表示為[sj],[j=1, 2],即[sj=s1, s2],將子系統序參量表示為[eji],其中[i=1,? 2, …,? n],即[eji=ej1, ej2,? …,ejn]。當系統呈現穩定狀態時,將存在臨界值[βji]和[αji],使[βji≤eji≤αji]。功效函數[EC]表示序參量對子系統有序度的貢獻,范圍為[0≤EC≤1],子系統序參量有序度計算公式如式(1)所示。
[[EC(eji)=eji-βjiαji-βji,具有正功效αji-ejiαji-βji,具有負功效] ? ? ? ? ? ? ?(1) ]
[EC(eji)]表示子系統[sj]中序參量[ej]的貢獻程度,可以通過式(2)計算得到。
[[ECjej=i=1nwiEC(eji)] (2) ]
其中,[ECj(ej)]表示子系統[sj]的有序度;[wi]為對應序參量權重,[wi≥0],[i=1nwi=1]。
2.復合系統融合度
用[cm]表示復合系統的融合度,如式(3)所示。 [cm=θj=12ECtjej-EC0j(ej)] (3)
其中,[θ=minECtjej-EC0j(ej)minECtjej-EC0j(ej)],[j=1, 2]
說明:
(1)[-1≤cm≤1],[cm]取值越大,則復合系統融合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2)[θ]用于確定融合度的正負,當[ECtjej-EC0j(ej)>0]時,[θ=1],則[0<cm≤1];反之,[θ=-1],則[-1≤cm<0][7-8]。
3.指標權重確定
為了避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采取熵權法確定子系統各序參量權重[9]。其計算步驟如下:
(1)確定熵值
用[Ei]表示系統中第[i]個序參量的熵值。
[[Ei=1lnmz=1mpzilnpzi,z=1, 2, …, m] ? ?(4) ]
其中,[pzi=rziz=1mrzi],[m]表示每個序參量的樣本數量,[1lnm]表示信息熵系數,[rzi]表示第[i]個序參量的第[z]年標準值,[pzi]表示對應標準值的貢獻度。
(2)確定熵權
用[Wi]表示系統中第[i]個指標的熵權。
[[Wi=1-Ein-i=1nEi] (5) ]
其中,[0≤Wi≤1],[i=1nwi=1]。指標熵值越小,則熵權越大,即該指標權重越大;反之亦然。
4.融合度等級劃分
借鑒廖重斌的劃分方法[10],將復合系統融合度劃分為如下類型,具體如表4所示。
(二)新疆城鄉商貿物流融合水平測度與分析
1.指標選取與數據預處理
基于整體性、層次分明、可行性等原則,參考任保平、黃漫宇等已有研究[5,11],構建城鄉商貿和城鄉物流評價指標體系,如表5所示。本文中所選取的數據均來自《新疆統計年鑒(2016—2020)》,通過極差標準化方法進行標準化處理,如表6所示。
2.融合水平測算
結合式(4)、式(5)中得到對應各指標的熵值和熵權,如表7所示。
3.融合水平分析
將標準化后數據與熵權代入式(2)、式(3)中,分別得到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的有序度、復合系統融合度,如表8所示。
新疆城鄉物流和城鄉商貿有序度在2015-2019年整體呈上升趨勢。2016—2018年城鄉物流有序度均高于城鄉商貿有序度,二者保持同向發展;而2015—2016年、2018—2019年城鄉商貿有序度高于城鄉物流有序度,二者呈負向發展,從而導致2016年、2018年復合系統融合度出現負值。
結合融合度水平及融合等級劃分標準,將新疆城鄉商貿物流復合系統融合度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6年、2019年):中度失調狀態。受城鄉商貿有序度下降的影響,2016年復合系統協調度為-0.3104;受城鄉物流有序度下降的影響,2019年復合系統協調度為-0.3024,均處于中度失調狀態。前者主要受城鄉消費價格指數比增加的影響,后者受貨運量水平下降、城鄉郵政投遞線路比上升的影響。
第二階段(2017年):弱度協調狀態。此階段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有序度均呈現小幅下降,因此,此階段的協調是不值得鼓勵的。
第三階段(2018年):中度協調狀態。此階段城鄉商貿和城鄉物流有序度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使得城鄉商貿物流融合度不斷提升,達到0.5472的高水平。
三、新疆城鄉商貿物流融合發展實施路徑設計
(一)城鄉商貿物流融合路徑分析模型
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融合發展過程中,商貿物流主體的空間集聚與業務融合非常關鍵,基于此,構建了兩維度的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融合發展路徑分析模型。
維度一:用空間集聚度表示城鄉商貿、城鄉物流業務活動場所與運行主體空間集聚程度,空間集聚度為離散值,設定為低、高兩種數值,分為表示分散型(低集聚)、集聚型(高集聚)。本部分的空間集聚度,其數值高低表示物流能否快速對商貿的空間交付產生快速響應,并非單純表示地理空間上的集聚。
維度二:用業務融合度表示城鄉商貿、城鄉物流運行主體業務交叉與融合發展的程度,業務融合度同樣為離散值,只設定低、高兩種數值,分別表示為分離型(低融合或無融合)、融合型(高融合或完全融合)。本部分的業務融合度,其數值高低表示商貿與物流企業緊密合作程度,可以是股權層面的融合,使其中一個主體納入另外一個主體的子單位,或者二者同屬一個集團公司;也可以是戰略層面的合作,使二者規避簡單交易合作帶來的各項弊端。
以業務融合度為橫坐標、空間集聚度為縱坐標,靠近坐標軸原點處為低數值、遠離原點處為高數值區域,可以分為四個區域,形成四種組合,分別為“分離-分散型”“融合-分散型”“分離-集聚型”“融合-集聚型”四種類型。某地區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的初始水平可以為任意一種類型,如圖1所示。
在設計每個地區的融合路徑時,需要分別分析該區域的融合狀態及融合階段的產業特征、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的集聚融合水平,結合各節點融合評價結果,判斷各節點所處融合狀態和融合階段,以此設計融合演化路徑。
假如某地區初始融合類型為“分離-分散型”,為了達到“融合-集聚型”的目標,可以設定三條融合路徑,分別為空間集聚型路徑、業務一體型路徑、直接型路徑,實施路徑如圖1所示。
①空間集聚型路徑:“分離-分散型”→“分離-集聚型”→“融合-集聚型”;
②業務一體型路徑:“分離-分散型”→“融合-分散型”→“融合-集聚型”;
③直接型路徑:“分離-分散型”→“融合-集聚型”。
將空間集聚度、業務融合度進行綜合,形成融合度指標,同樣為離散值,分為低、中、高三種數值。設定融合階段指標,分為低級、中級、高級三個層級,分別代表三個階段。以融合階段為橫坐標、融合度為縱坐標,靠近坐標軸原點處為低數值,可以劃分三個融合發展階段,分別稱之為低級融合階段、中級融合階段和高級融合階段。正常情況下,每個地區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總是從低層級向較高層級融合階段演化的,具體如圖2所示。
(二)新疆城鄉商貿物流融合發展路徑
1.新疆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總體融合發展路徑設計思路
結合新疆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發展現狀、融合水平,可以判斷新疆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在空間集聚與業務融合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處于水平較低的初級融合階段,全疆各地區城鄉商貿物流融合發展均需要解決空間集聚、業務一體等方面的問題,最終到達高級融合階段。
空間集聚方面:結合“點-軸”理論、分形理論等,以 “中心(烏魯木齊市)-支點(喀什市等)”兩級商貿物流節點為“點”,以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北、中與南通道為“軸”,充分結合通道沿線的人口分布與產業特征,構建“點-軸”式、分層級的新疆城鄉商貿與物流空間集聚體系,促進二者空間集聚。具體到某個地區,需要梳理該地區支撐城鄉商貿與物流關鍵節點所在位置及對內對外通道,構建“點-軸”式的空間集聚發展格局。
業務一體方面:借鑒虛擬組織、戰略聯盟、資源整合等思想,從供應鏈橫向一體化的視角,研究全疆各地區商貿、物流經營主體的業務合作、交叉、一體化運作的現狀及實現路徑,消除各種融合發展障礙,最終實現業務一體化發展。
2.典型地區(烏魯木齊市)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融合發展路徑設計
烏魯木齊市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新疆城鄉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在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基礎。
空間集聚方面:經過“十二五”“十三五”的發展,烏魯木齊市先后建成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兵團烏魯木齊國際物流園等大型公共性物流園區,市內各大物流公司也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專業化物流中心,如九州通物流基地、天順物流園、蘇寧物流中心、順豐中轉場、海鴻國際物流園、華凌物流園等,同時,加速建設烏魯木齊空港型國家物流園。初步實現了車、貨、企業入園的目標,區域內的五金機電、大宗物資、日化產品、服裝百貨等商品,均依托物流園區及各專業物流企業進行快速城鄉配送,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空間集聚。同時,通過商超連鎖等方式,實現了全市各區、縣及各鄉鎮的商貿節點布局,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快速補貨,滿足城鄉商貿需求。
業務一體方面:烏魯木齊市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業務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八點半(連鎖便利店)將商品配送業務外包給海龍達物流,二者實現戰略層面的合作,體現了業務一體化的思想;華凌市場內的商品交易完成后,依托華凌物流園內的各大專線公司配送到各個地州。然而,絕大多數的中小微商貿企業的商品配送還比較分散,需要依托上游批發商進行配送,合作層次、配送效果還不夠高。
綜上所述,烏魯木齊市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還存在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去解決,初步判定烏魯木齊市處于中級融合階段(業務分離、空間集聚)。結合融合發展路徑分析模型,烏魯木齊市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融合發展適用于業務一體型路徑,即“融合-分散型”→“融合-集聚型”的融合發展路徑,最終達到高級融合階段。在此過程中需要解決業務分離的問題,即提升城鄉商貿與城鄉物流主體合作層次,最終實現高級融合(業務一體、空間集聚)的目標。具體措施如下:
一是鼓勵商貿類企業擴大物流業務外包力度。鼓勵友好集團、好家鄉集團、國際商貿城、新疆供銷集團等商貿類企業剝離物流業務,擴大業務外包的規模與力度,結合自身業務特點,積極尋求與城鄉配送類企業、快遞企業、零擔干線類物流企業的更高層次的戰略合作,以提升合作廣度和深度。城鄉商貿類企業將主要關注點聚焦于商貿業態拓展、城鄉商貿節點布局等核心業務,以提升自身核心競爭能力。
二是培育城鄉商貿物流領域的龍頭企業實力。積極鼓勵城鄉商超連鎖型企業(如愛佳超市、友好超市、供銷超市等)、農產品龍頭加工類企業(新疆果業等)、農業合作社等主體聚焦主業。做大做強城鄉商品流通,農產品種養殖、加工與流通等,同時培育符合業務發展需要的城鄉配送、冷鏈儲運等物流業務或物流企業,以提升城鄉商貿物流領域龍頭企業綜合實力。
三是深入推進烏魯木齊市城市共同配送項目。以城市共同配送項目為契機,讓更多城鄉商貿類主體(九鼎集團、海鴻國際等)、城鄉物流配送類主體(新疆天順供應鏈、廣匯物流等)參與到共同配送之中,從更高層面開展商貿與物流合作,提升城市車輛使用率、降低空載率與物流成本。同時,加大扶持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提高車找貨與貨找車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蘇飛,王中華.鄉村振興視域下的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動力機制與國際經驗借鑒[J].世界農業,2020(2):115-119+127.
[2]馬勇,趙蕾,宋鴻,郭清霞,劉名儉.中國鄉村旅游發展路徑及模式——以成都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為例[J].經濟地理,2007(2):336-339.
[3]王宜強,朱明博.山東省農業旅游空間結構發育特征、優化模式及其驅動機制[J].經濟地理,2019(6):232-240.
[4]彭亞萍,趙向豪.鄉村振興戰略下新疆旅游業與農村經濟耦合關聯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1(3):185-189.
[5]黃漫宇,李紀樺.電子商務對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影響效應研究——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J].宏觀經濟研究,2019(2):92-102+142.
[6]袁培,任玉璐,趙向豪.城鄉一體化視角下新疆商貿流通業發展水平測度研究[J].價格月刊,2020(12):43-48.
[7]馬騰,楊星,宋明珍,謝家平.物流業與商貿業協調發展研究——基于新疆數據的實證分析[J].物流技術,2020(9):52-57.
[8]易燕.大數據背景下電子商務與物流產業協同度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1(2):87-90.
[9]王珍珍,陳功玉.我國制造業不同子行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協調度實證研究——基于灰色關聯模型[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0(3):65-74.
[10]郭湖斌,齊源.基于耦合模型的長三角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8(10):51-58.
[11]任保平,魏婕.中國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的測度及其評價[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1(9):28-34.
責任編輯:彭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