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積閏
摘要:隨著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社會對森林資源需求在逐年增加,這雖然帶動了林業企業的快發發展,但也面臨著資源遭到破壞、本地環境變差等問題。目前,社會已經認識到林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需要整個社會參與進來保護資源,促進林業經濟發展,有效保護林業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思路
林業產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經濟有著重要影響,還是森林資源不可或缺的部分,對生態環境有著積極意義。傳統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中,人們普遍缺乏林業生態保護意識,經濟發展以犧牲林業生態環境為代價,導致林業產業未能發揮好保護環境的作用。鑒于此,本文從以下3個方面展開討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往管理中,相關單位對林業產業管理和維護采取傳統模式,導致經營和管理理念和手段較為落后,影響管理質量。面對這一問題,林區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改善林業產業經營和管理模式,注意發揮自身優勢在獲取經濟利益同時提升環境收益。在經濟發展中,要擴展林業經營模式,采取多元化手段來滿足林業發展需求,注重林業和農業共同發展,結合旅游業來發展地方旅游資源,拓展經營業務范圍。結合本地化優勢資源,政府相關部門鼓勵對林業進行投資,加大資源開發力度同時加強林業保護。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對林業管理來保護好本地區林業資源,以管理隊伍來防止不法分子謀取經濟利益,維護環境穩定。
思想決定行動,唯有加強對林業生態資源重要性認識,才能促進林業經濟發展。林業生態系統建設并非單一工程,需要多個部門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林業企業在加大投入同時還應激發群眾參與,做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保護氛圍。日常生產生活中,林區管理部門和政府單位對林區環境保護進行宣傳,讓普通群眾認識到林區保護重要性,還可以通過公眾號、微博等方式定期發布保護小常識,社會群眾在移動端接收到相關信息,由專人對信息進行更新來保障林區的時效性。此外,還要加大獎懲力度,針對破壞林區環境行為給予懲罰,加強對林區管控力度、加大對違規行為的勸解力度。同時對主動參與保護林區資源的群眾給予一定物質獎勵,以此激發群眾參與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性,引導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到護林工作之中,更好地保護林業生態。
生態環境保護關鍵在于建設,要想改善生態環境就要注重林業結構重建、物種平衡,加大資金投入來做好生態建設。在加大建設同時,創新管理和保護途徑,把單純保護拓展到利用和保護并行,實現林區工作模式多樣化,從內部入手來尋求多元化建設途徑。加強林業生態建設,還應提高長期認識、樹立長遠看問題的觀念。森林建設并非一日之功,不能簡單植樹和引進物種,應著眼于區域性生態變化需求,推動整體保護。林業局與相關單位要從本地全局角度來謀劃,以局部改善方式形成一種循序漸進式林區生態建設模式,高度重視林區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從長遠、全局角度來規劃林區生態建設工作,多多聽取群眾意見,吸引更多人參與到生態建設工作之中,實現科學、合理建設工作,為林區生態環境保護做好基礎工作。
總之,林區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從完善相關制度、提升參與意識和做好生態建設3個方面出發,更好地加強林區環境保護,保障林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持續開展,讓我國森林資源儲備得到全面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社會經濟建設,提升保護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