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邊鋒

摘 要:渦河航運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339年)就成為鴻溝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為南北間的物資交流發揮過重要作用。渦河航道是溝通豫皖兩省的重要水運通道,渦河航道自太康馬廠至懷遠入淮口,全長284.38km,其中河南段66.3km(含界河8.6km),安徽段226.68km(含界河8.6km)。本文分析了渦河水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需求預測、發展定位、港航閘一體化發展、規劃建設方案等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渦河航道;港航閘一體化;科學分期;規劃建設方案
中圖分類號:U612?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2)02-0096-03
1 研究背景
渦河航道是《安徽省干線航道網規劃(2018-2030年)》規劃的安徽省干線航道“一縱兩橫五干二十線”中的“一干”,規劃等級為Ⅳ級。根據安徽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精神,以亳州市渦河航運綜合開發建設為突破口,通過“解剖麻雀”,研究體制機制創新,著力剖析安徽省航運基礎設施建設和以水為主的多式聯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深層次問題,為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撐。作為省政府高度重視的重點水運項目,港航閘一體化發展貫徹系統發展觀念,應加快推進。
2 渦河水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航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戴橋至大寺閘上段基本不通航,大寺閘至蒙城閘為Ⅵ級航道,蒙城閘至懷遠河口為Ⅴ級航道。相較于規劃的Ⅳ級航道,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局部水深不足、彎曲半徑較小;二是船閘等級較低,現有大寺、渦陽及蒙城三座船閘,其中大寺船閘、渦陽船閘為100t級,蒙城船閘為300t級,均不能滿足Ⅳ級標準;三是橋梁礙航,共有跨河橋梁30座,其中義門大橋、S202大橋、青阜鐵路老橋等10座橋梁凈高不足5m,另有莊子大橋等11座橋梁通航凈空高度5m 2.2港口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截至2019年底,渦河沿線在建碼頭泊位10個,通過能力505萬噸;存量9個泊位310萬噸,合計約815萬噸。渦河航道沿線港口吞吐量下降嚴重,由2016年的1181.5萬噸下降至2019年的 89.6萬噸,年平均下降42.3%。運輸貨種主要是礦建材料、糧食、鋼鐵三類貨種,礦建材料在貨種結構中居主導地位。 現狀碼頭和在建碼頭以建材等散貨運輸功能為主,港口功能較為單一,沒有專業化通用型泊位,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不足;以港口為樞紐的多式聯運發展水平較低,未能發揮京九、青阜鐵路大動脈與渦河航運的聯動效應;岸線開發未能做集約化、規模化使用;港口市場經營主體小、散、弱,缺乏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引領力的能夠統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型港口經營企業。 3 主要工程建設方案 渦河航道主要建設內容可概括為“一航道、兩類橋、三船閘、四港口”。其中: “一航道”具體渦河省界至入淮口段航道整治工程,以大寺閘為界分上下段推進,下段已開工,上段正在研究; 上段即渦河航道(大寺閘至入淮口段)整治工程整治航道185.67km,礙航嚴重的義門大橋、S202大橋橋梁2座先行改建,其余已達5m凈高但不滿足Ⅳ級標準的橋梁9座暫緩改建。 下段即渦河航道亳州省界戴橋至大寺閘段,全長約39.4km,目前季節性通航。本工程沿線共有橋梁11座,其中鐵路橋2座,高速公路橋1座,市政橋梁5座,國道橋2座,縣道橋梁1座。其中3座能滿足Ⅳ級航道通航要求,其余8座不能滿足通航要求。工程擬按Ⅳ級標準整治航道39.4km,改建礙航較嚴重的橋梁6座(其余2座遠期改建)。估算總投資19.5億元。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研究。 “兩類橋”具體指渦河沿線公路、鐵路兩類不達標橋梁改建工程,已改建2座公路橋,其余橋梁正在研究;改建橋梁通航凈空尺度按90×8m(凈寬×凈高)標準進行控制。 “三船閘”具體指渦陽、蒙城、大寺復線船閘建設工程,其中蒙城閘已開工建設,渦陽、大寺船閘正在研究;船閘作為永久性設施按1000噸級標準進行控制。 “四港口”具體指渦河沿線規劃建設四個多式聯運港口物流園。 4 渦河沿線港口布局與建設研究 “十三五”期間非法碼頭的治理造成亳州港的吞吐量觸底后強勁反彈,同時亳州市發展公鐵水多式聯運,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有基礎、有條件。 4.1渦河腹地運量需求分析 預測渦河航道水運量2025年、2035年分別為2500萬噸、10萬TEU,2960萬噸、20萬TEU。主要運輸貨種有礦建材料、煤炭、糧食、鋼鐵等其他。 4.2渦陽城東鐵水聯運物流園項目 (1)項目定位。本項目初期擬盤活三星化工園場地,發揮其渦河沿線和青阜鐵路橋支線的交叉優勢,開展公鐵水聯運。 (2)布局方案。本項目新建2個泊位、整合歸并渦陽縣樂行城建集團的城東碼頭2個泊位,共建設4個500噸級通用泊位,設計吞吐能力160萬噸,后方盤活現有三星化工廢棄用地約645畝,總投資約3億元。現有廠區位于渦陽老城區,發展空間有限。遠期發展可選擇在鐵路橋下游約 5 公里渦河右岸,10個通用泊位。 4.3渦北煤炭鐵水聯運項目 淮北礦業渦北選煤廠位于渦河北岸,目前生產能力300萬噸,信湖煤礦預計2023年投產,該廠生產能力600萬噸。目前均通過鐵路專用線接入青阜鐵路。 (1)項目定位:為渦北選煤廠的出口精煤提供鐵水聯運服務。 (2)整體布局:考慮煤炭裝卸對城市環境有一定影響,選址在渦河北岸楊樓村處(青阜鐵路橋下游約1.5km處),距廠區11km,依托現有鐵路專用線,形成鐵路與水運聯動的物流區。初步測算達產期水路運量500萬噸,擬建設4個500噸級兼顧1000噸級專用泊位。 4.4蒙城雙澗港口物流園 蒙城樞紐下移約10km,蒙城縣的水運物流重心也將轉移至新閘下雙澗鎮附近,雙澗鎮是蒙城縣縣域重點鎮,工業化與生態農業相互促動,生態與商貿相互交融協調發展商貿工業型城鎮。 (1)項目定位:服務于蒙城縣及雙澗鎮工業功能片區的港口物流園,是蒙城縣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所需大宗物資的集散中心。 (2)整體布局:園區擬建于蒙城縣雙澗鎮雙澗大橋上游渦河右岸處,通307省道后接寧洛高速。規劃建設10個泊位。 4.5譙城區大寺多式聯運國際物流園區 近年來亳州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對物流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城市開發建設對建材、商混、瀝青、PC構件、鋼材等材料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降低大宗貨物物流成本成為提升亳州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抓手。建設本園區必要且迫切。 (1)項目定位:服務于亳州市譙城區的現代化多式聯運物流園區、現代化倉儲基地、融入海關功能的內陸口岸,助力拉動周邊產業集聚發展。 (2)整體布局:園區擬建于亳州市譙城區大寺鎮大寺閘下游約3km渦河左、右岸處,前方碼頭規劃22個泊位,園區功能分為倉庫區、公鐵水信息港、信息交易及管理服務區和物流流通加工區。同時鋪設10km專用鐵路貨運線與園區相連。 5 建設時序 從加快航道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的角度出發,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分析,以大寺閘為界,將渦河航道升級進一步歸并為“暢下游”和“延上游”兩階段: 第一階段在2025年(“十四五”末)完成渦河大寺閘下至入淮口段航道升級改造,包括航道整治工程,蒙城、渦陽Ⅳ級復線船閘工程,沿線青阜鐵路橋、S202公路橋等13座礙航橋梁改造等,暢通亳州(大寺)下游段與淮河溝通的航道。 第二階段在2030年(“十五五”末)完成渦河大寺閘及以上航道升級改造,包括建設大寺復線船閘、大寺閘至省界段航道整治和G105、人民橋等8座礙航橋梁改造,延伸亳州(大寺)上游段航道至河南,打通豫皖水運。 6 主要借鑒的做法 6.1堅持系統理念“港航閘”一體化發展 航道、船閘、港口是水運基礎設施的三個環節,其中航道起通道作用,無收益、投資大;船閘起節點作用,降低航道建設難度,溝通上下游,有一定的過閘收益;港口是航道、船閘建設的受益者,位于水運基礎設施的終端,服務于物流企業,通過生產贏得收益。三者一體化發展才是完整的、有機的內河水運系統。 6.2建議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 渦河沿線現有14個泊位,在建10個泊位,總吞吐能力900萬噸,平均每個泊位37.5萬噸,分屬8個經營主體,集約化規模化程度低。缺乏對港口利用效率的有效評估和岸線開發的統一管控,岸線資源管理粗放、利用效率低下等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存在“邊整合資源、邊分散建設”的現象,背離了省委省政府港口資源整合初衷。 因此在已有支持港口發展政策的基礎上,推動省級層面出臺支持全省港航一體化發展的扶持政策。在“整合存量”的同時,推動“增量歸口”,由省港航集團統籌渦河沿線的港航閘一體化建設管理運營。 結束語:通過研究渦河航道及港口投資建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為安徽省其他航道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亳州港總體規劃(調整)[R].亳州市人民政府,2020. [2] 胡飛,渦河航道(大寺閘至入淮口段)整治工程設計特點[J],水運管理第43卷第2期,2021年2月,20-23. [3]馬洪康,渦河治理工程的綜合效益評價,安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4]亳州市統計局歷年統計資料. [5]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