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博
(青海省地質礦產測試應用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8)
碘是人體必需元素之一,在維持物質代謝、加速維生素吸收、調節人體生長發育和促進大腦發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3]。釋放到環境中的放射性碘容易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間接影響人體健康。人體所需的碘主要來源于飲用水和食物的攝入,但碘過多或過少都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社會對碘的關注越來越強烈。
現在廣泛采用蒸發濃縮、離子交換和化學沉淀等傳統方法處理碘放射性廢水,國外則采用離子交換、化學沉淀和膜分離等方法[4-8]。
TU-1901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有限責任公司);TD-3500X X射線衍射儀(丹東通達科技有限公司)。
在一個小燒杯中,加入20 mL超純水,并在室溫下攪拌,直到完全溶解。向上述溶液中添加20 mL硝酸銀溶液(0.679 0 g),并在磁力攪拌器上攪拌24 h,然后離心清洗,并在60°C下干燥12 h,以獲得碳酸銀粉末。
將1.000 0 g碳酸銀粉末置于燒杯中,加入50 mL蒸餾水,然后超聲20 min,接著緩慢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溴化鈉,并在磁力攪拌器上攪拌4 h,AgBr/Ag2CO3復合材料在60℃下干燥并保存。通過離心和蒸餾水洗滌制備AgBr/Ag2CO3復合材料。
將KI(GR)0.130 8g溶解于蒸餾水中,體積達到1 000 mL,即100μg/mL的I-標準溶液,加入2.5 mL濃度為20%的NaCl溶液、2 mL濃度為0.5 mol/L的HCl溶液、1 mL濃度為1%的淀粉溶液、1 mL濃度為10%的NaNO2溶液,并稀釋至校準線20 min,配制濃度為2、4、6、8、10和12μg/mL的I-標準溶液,從加入NaNO2溶液開始計時30 min,以試劑空白為參比,在574.50 nm處測量吸光度,得到如圖1所示的碘離子標準曲線。

圖1 碘離子標準曲線
2.4.1 吸附動力學模型
吸附動力學主要與吸附速率有關。為了更好地解釋碘離子在復合材料上的吸附動力學,將對數據擬合準一級動力學和準二級動力學。
2.4.2 吸附熱力學模型
吸附等溫線所采用的是Langmuir、Freundlich數學模型。
AgBr/Ag2CO3復合材料的XRD如圖2所示,在2θ峰值為30.9°、44.3°、55.0°、64.5°和73.2°處,表明制得的產品是AgBr/Ag2CO3復合材料。

圖2 AgBr/Ag2CO3復合材料的XRD圖
3.2.1 吸附時間的影響
將質量為0.020 0 gAgBr/Ag2CO3復合物添加到質量濃度為500 mg/L的100 mL碘化鉀溶液中,并在25°C和11 000 rpm的恒溫下振蕩,在1、2、3、5、6、8、11和12 h后,將適量的溶液放置在帶有過濾器的注射器試管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樣品中碘離子的殘留濃度。從圖3可以看出,復合材料上吸附的碘離子量隨時間增加而增加,但復合材料上吸附的碘離子量在11 h后沒有明顯增加,表明反應11 h后吸附過程已達到平衡,平衡吸附量為844.675 mg/g。為了探索吸附機理,采用準一級和準二級吸附動力學模型對實驗數據進行擬合。表1表明,AgBr/Ag2CO3復合材料的吸附過程更符合準二級動力學。結果表明,AgBr/Ag2CO3復合材料的吸附過程受化學吸附控制。

圖3 AgBr/Ag2CO3對碘離子的吸附動力學曲線

表1 準一、二級動力學模型擬合參數
3.2.2 吸附溫度的影響
稱量質量為0.020 0 g AgBr/Ag2CO3復合物數次,并在25℃、35℃和45℃下,在質量為100 mL的500 mg/L碘化鉀溶液中采集樣品,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樣品中殘留碘離子的濃度。圖4顯示了不同溫度下濃度和吸附容量之間的關系。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AgBr/Ag2CO3復合材料對碘離子的吸附量逐漸增加,這表明該過程是吸熱的,結果表明較高的溫度有利于碘離子的吸附。本實驗采用Langmuir吸附熱力學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熱力學模型。通過比較表2中Langmuir吸附熱力學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熱力學模型的相關系數,可以得出AgBr/Ag2CO3復合材料的吸附過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的結論。結果表明,碘離子在AgBr/Ag2CO3復合材料上的吸附過程為多分子層吸附過程。

表2 Langmuir、Freundlich模型擬合參數

圖4 AgBr/Ag2CO3對碘離子的吸附熱力學曲線圖
復合材料對碘離子吸附的等溫線由擬合得到,其結果見表2。
(1)通過將制備的碳酸銀粉末超聲溶解到蒸餾水中,添加溴化鈉并在磁攪拌器上攪拌,制備AgBr/Ag2CO3復合材料。
(2)碘離子在AgBr/Ag2CO3復合材料上的吸附在11 h達到吸附平衡,吸附過程遵循準二級吸附動力學模型。
(3)AgBr/Ag2CO3復合材料對碘離子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表明該過程是一個多分子吸附過程,溫度有利于吸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