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菲
(沈陽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沈陽 110011)
產業園區建設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對改善營商環境、引導產業集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2]。目前,隨著沈陽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土地、勞動力、資金等要素成本增加,政策紅利減弱,資源環境約束持續加劇,沈陽化學工業園發展面臨的經濟與環保矛盾更加突出,束縛了園區改革發展[3]。
國務院、生態環境部先后出臺了各項促進產業園區改革的相關政策,要求創新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園區環境管理方式,完善環境管理制度[4]。自2006年成立以來,沈陽化學工業園相繼在不同尺度、不同范圍開展了園區改革。2020年開展的新一輪規劃及規劃環評,就是對化學工業園區進行優化分類管理,倒逼園區內高污染高耗能(簡稱“兩高”,下同)產業提質升級,壓縮項目落地時間和落地成本,全面深入推進環境管理改革,實現園區綠色低碳、可持續健康地發展[3]。
沈陽化學工業園位于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2006年3月,沈陽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占地30 km2的沈陽化學工業區總體規劃;2015年對化學工業園區總體規劃進行了修編,修編后規劃面積調整為30.8km2,規劃范圍為北至開發大道,南至沈西五中路和沈西九東路,東至四環路,西至細河二十三北街?;@區規劃的6個產業板塊分別為基礎原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橡膠加工、制藥和涂料。
(1)沈陽化學工業園區在經歷了15年高速發展后,整體上進入優化、調整階段。未來,沈陽化學工業園區將不再片面注重數量、規模,而將重心放在促進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
(2)“十三五”以來,沈陽周邊形成了以大連、盤錦為代表的規?;氖a業園區,由于其擁有港口運輸、石化裝置規模大、基礎化工產品和原料產量大的優勢,壓縮了沈陽發展空間。
(3)2020年9月27日,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沈陽市化工園區和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與環保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園區區域布局,嚴格化學工業園區規劃用地控制。
綜上所述,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決定修訂《沈陽化學工業園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環境影響報告書》,滿足新形勢下該區域經濟、安全、環保需要。
(1)“規劃”中再生資源產業區與《沈陽市再生資源產業園總體發展規劃》存在產業結構、布局不一致現象。
(2)渾蒲灌渠在化學工業園區中部沿東北-西南方向穿過,存在企業事故廢水進入風險。園區內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園區未設置事故池。
(3)園區地下水流向側下游,有勝科水源三分廠4口水源井。當園區內化工企業出現地下水環境污染事故時,有污染4口水源井的環境風險。
(4)目前園區內部分“兩高”項目清潔生產水平尚未達到一級水平或同行業先進水平。
(5)園區內已建企業尚未完全驗收,目前驗收執行率94.5%。
(1)嚴格執行規劃環評中的環境防護距離要求。以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再生資源產業園規劃用地邊界外800 m、其余區域規劃邊界外500 m設置園區環境防護距離,該范圍內禁止新建環境敏感目標;園區邊界設置防護綠地,盡可能減少工業生產對周邊環境敏感目標的影響。
(2)對渾蒲灌渠在化學工業園區出入口設置具有攔截作用的閘閥設施,并對灌區化學工業園區段進行防滲處理,確保事故狀態下進入渾蒲灌渠的污水得到有效處置。
(3)化學工業園區做好園區內企業地下水防滲工作,督促沈陽勝科水務有限公司三分廠于2022年底前,完成4口水源井與大伙房水庫地表水聯網工作,并對該水源井熱備封存。
(4)園區內入駐項目清潔生產水平不得低于國內先進水平,“兩高”項目應達到清潔生產一級水平或同行業先進水平,并滿足“水十條”“氣十條”“土十條”等要求。
(5)盡快完成現有企業竣工環保驗收工作。
(1)規劃范圍。《沈陽化學工業園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的范圍北起開發大路,南到沈西九東路,東至細河六北街,西到細河十三北街,占地面積約9.4 km2。
(2)規劃產業發展方向。大力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和精細化工,適度發展再生資源產業。
(3)總體布局。園區用地分為產業區、公用工程區兩類功能區。
①產業區。產業區劃分為精細化工項目區、生物醫藥及配套材料項目區、新材料產業區、資源再生產業區。其中,精細化工項目區分2個組團,分布在規劃區用地西部和東部。生物醫藥及配套材料項目區分布在規劃區用地北部和中部。新材料產業區位于規劃區用地東部。資源再生產業區位于規劃區用地中部。
②公用工程區。包括變電站、污水處理廠等。
(4)規劃時限。規劃以2019年為基準年,期限為2019—2035年。其中,近期為2019—2025年;中遠期至2026—2035年。
(1)化學工業園區現狀供水廠為沈陽水務集團九水廠,現狀供水規模為10萬m3/d,其中對主城區供水約6萬m3/d;遠期依托規劃區外配水廠,設計規模10萬m3/d。
(2)規劃新建一座園區污水廠(3萬m3/d,2022年底前建設2萬m3/d,預留1萬m3/d處理規模)替代現有園區污水處理廠(1萬m3/d),污水處理達標后通過西部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排污口排入細河。同時,擬在污水廠內配套建設一座2萬m3事故池。
(3)化學工業園區現狀由沈陽亨通能源有限公司和國電東北電力有限公司沈西熱電廠承擔,供熱能力1 200 t/h,可以滿足化工園908 t/h的熱負荷。
(4)化學工業園區主要能源為煤炭、天然氣和電。天然氣主要為工業用氣,規劃遠期5 000萬m3/a。規劃中石油秦沈線和大沈線為氣源,管線引自大青儲配站。
為了確保沈陽化學工業園內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規劃環評參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以及國家法律、法規和遼寧省、沈陽市相關政策,提出了沈陽化學工業園產業準入負面清單[3]。
包括電池配套材料板塊、醫藥配套材料板塊、其他材料板塊。
(1)禁止電池、電極生產中的煅燒、石墨化等高耗能前段工藝引入。
(2)采取高效措施,有效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收集、凈化處理率不得低于90%。
(3)嚴格限制可能排放重金屬工藝的引入。
(4)禁止使用非清潔燃料。
(5)新建和改擴建企業水性、高固份、粉末或者紫外光固化涂料等低揮發性有機物涂料替代比例不低于85%。
(6)非“兩高”項目清潔生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兩高”項目應達到清潔生產一級水平或同行業先進水平。
(1)采取高效措施,有效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收集、凈化處理率不得低于90%。
(2)禁止使用非清潔燃料。
(3)非“兩高”項目清潔生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兩高”項目應達到清潔生產一級水平或同行業先進水平。
包括橡膠產業配套助劑板塊、現有延伸和升級板塊。
(1)新建生產危險化學品的化工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原則上不低于3億元(不含土地費用);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以及?;钒徇w入化學工業園區項目,不受3億元投資額限制。
(2)禁止高污染和以光氣、氯氣和氨氣等有毒氣體為產品的項目,嚴格限制新建以光氣、氯氣和氨氣等有毒氣體為主要原料的項目,高污染和劇毒化學品、爆炸危險性化學品等生產企業只減不增。
(3)嚴格限制高污染、高風險企業引入。
(4)禁止新建超過重大危險源臨界量的重點環境管理危險化學品項目。
(5)采取高效措施,有效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收集、凈化處理率不得低于90%。
(6)禁止使用非清潔燃料。
(7)非“兩高”項目清潔生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兩高”項目應達到清潔生產一級水平或同行業先進水平。
(1)禁止引入處置醫療廢物、爆炸性廢物、放射性廢物等項目。
(2)禁止使用非清潔燃料。
(3)清潔生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在《沈陽化學工業園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過程中,規劃環評編制單位全過程參與了規劃的編制工作,加強了與規劃編制單位、規劃審批單位及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綜合管理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實現了規劃環評的“早期介入”[3]。
“十四五”期間,沈陽化學工業園將協調相關行政審批部門,充分利用本次規劃及規劃環評成果,對園區生態環境影響可控的項目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做好簡化行政審批的“減法”;強化規劃環評、項目環評、排污許可核發的事中事后監管,強化監管工作的“加法”;對重點項目提前介入,實行集中評估、集約審批、開辟綠色通道,優化營商服務的“乘法”[5-7]。同時,繼續發揮沈陽化學工業園改革排頭兵作用,理順關系,創新模式,促進園區內產業優化和基礎設施的提質升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