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溢
近年來,遂寧市大英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依托大英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逐步建立起以化工為龍頭的經濟開發區和以“中國死海”“浪漫地中海”“絲路奇幻城”為支柱的文化旅游產業,努力建設成遂協同發展先行區和全國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發揮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發展勢頭。
人力資源問題始終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尤其是近幾年,有的企業用工缺口有增無減,有的企業卻因停工停產和縮小生產規模等因素出現了人力資源過剩現象,企業處在招工難和用工難的兩難境地。大英縣現有規上工業企業93 家,其中化工企業20 家、紡織企業7 家、高新技術企業27 家。目前,用工缺口543 人(其中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183 人、普通工人360 人),主要集中在電子、化工、紡織等企業;勞動力富余220 人(其中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80 人、普通工人140 人),主要集中在能源、建材等企業。人力資源富余和缺口主要是普工,其次是技術工人,勞動力的分布不均嚴重制約了企業發展,亟待解決。
共享用工這種新型用工模式的應運而生使企業招用工不再是一道單選題,而是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通過人力資源的再分配,實現了跨界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享用工是否可復制、可借鑒、可操作,能否在未來成為企業用工的常見模式,筆者認為還要理順以下三個方面。
共享用工首先必須尊重員工意愿,讓員工充分享有知情權和決定權。其次,借出借入企業之間要訂立合作協議,明確、細化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只有理順三方關系才能使共享用工有更好的發展生存空間。讓借出企業減少用工成本,保存實力,維護隊伍穩定;讓借入企業人員得到充實,可以更好地發展;員工工資待遇更加有保障,員工生活有盼頭、工作有勁頭。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有序配置讓經濟社會更加穩定、有序,實現了企業、個人和社會的多方共贏。
共享用工模式需要人社部門的正確引導和全面指導,協議怎么訂立、社保怎么繳納、工時是否違法、工傷誰來賠付、繳納社保主體與用工主體不一致怎么解決等問題需要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機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提前介入,為企業提供人社政策和解決方案。
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和公共就業的資源優勢,為共享用工搭建平臺。人社部門所屬的就業創業服務機構要會同經濟開發區對全縣規模以上企業進行全面摸排,并在此基礎上將該項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動態掌握每個企業的員工結構、用工現狀。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為企業共享用工開辟專欄、開設窗口、開展服務,及時為用工余缺企業發布供求信息,實現企業之間的高效匹配和精準對接。
要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檢查,為共享用工營造公平正義的環境。今年,大英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將開展以“優化營商環境、凈化用工環境”為主題的專項執法檢查,堅決打擊以共享用工名義的盈利行為,指導企業安全生產,引導企業盡職履責。
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兩手抓、兩不誤”,人社部門要為共享用工提供生存的土壤和發展的空間。
要通過政策激勵機制鼓勵民營資本為共享用工提供服務,評選一批優秀行業協會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以企業信用評價制度為抓手,建立起企業間的互動互信互助互用機制,推薦評選出一批A 級信用企業。要建立風險管控機制,為共享用工堵漏洞、補短板、強弱項,切實保障企業和員工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企業共享用工能夠讓富余勞動力用起來,讓企業在競爭中活起來,在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人社部門要積極發揮保就業穩就業作用,在共享用工中展現人社新作為,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人社智慧和人社力量,奮力譜寫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