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小的時候我是沒嫌棄過自己的外貌的,爸爸媽媽很愛我,他們經常會在我穿上新衣服或是戴了新發飾的時候,站在我面前非常真誠地夸我,說他們的寶貝女兒怎么這么好看,我也對此深信不疑,沒覺得自己哪里長得丑。
直到后來我上了初中,偶然在課間聽到班上的兩個男生談論說班上的女生誰最丑的時候,他們竟然一致認同地喊出了我的名字。我一只腳都已經跨進了教室門卻又默默地退了回來,淚水猝不及防地打下來,我都不敢出聲。開始對自己的容貌產生深深的懷疑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上周按照考試成績重新分配座位,我竟然和劉詩冉分到了同桌。老師喊到我們倆名字的那一刻,我感覺我的世界突然打了一聲雷,腦子里一片空白。隨之而來的是同學們嘲笑的目光,我聽見他們說:全班最好看的人和全班最丑的人坐在一起耶,這也太刺激了吧。我的淚水在我沉下頭的那一刻就止不住了。為什么啊?為什么所有人都覺得我長得很丑;為什么同樣是女孩子,劉詩冉就能長得那么好看;為什么全班50多個同學,老師單單要把我和劉詩冉分在一起?為什么啊,到底為什么啊,我做錯什么了啊?
上周因為運動會臨期,每個班需要選出一個在當天出場時走在隊列前面舉旗子的女生,要求必然是要長得好看一些。班主任行色匆匆地走進教室說讓所有女生都出去,看看誰更合適一些,我本來不想自取其辱的,可是班主任像是看懂了我的心思似的,在所有女生都站起身而我依舊沉著頭的時候,她喊了我的名字,溫柔地讓我快點跟上。我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后低著頭走了出去。到了操場上有專門選人的老師,需要身高合適且長相稍好看一些的。輪到選我們班的女生時,那個老師第一個讓我回了班級,好在老師沒說我長得丑,而是說我身高不合適。回到班級以后,有幾個男生開始竊竊私語,好像我第一個回來在他們的意料之中一樣。緊接著我聽到他們信誓旦旦地說入選的一定是劉詩冉。我坐在座位上捂起耳朵,心里再次難過起來。
果不其然,最后是劉詩冉被選中了。同學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都來她座位前恭喜她,說很羨慕她可以在運動會那天擺脫校服穿好看的小裙子。周圍的聲音很嘈雜,可我坐在座位上連頭都不想抬一下,我不是壞人,我也很想發自內心地恭喜她,畢竟她真的很優秀,人長得好看而且學習還好。可是我沒有辦法,我害怕此刻我但凡出點什么聲音,人群中的話題都會突然轉變方向,從劉詩冉的好看轉向我為什么這么丑。我不想讓任何人關注到我,我更不想讓別人拿我去和劉詩冉作對比,我也是一個平凡又普通的女孩子,我也希望別人善意地夸贊我,說我長得好看,說他們非常羨慕我。
昨天回家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新衣服問我要不要先試一下再吃飯,這如果是在以前,我可能會像個小兔子一樣蹦蹦跳跳地換上新衣服去鏡子前左扭右扭,可現在我竟然覺得自己穿上好看的衣服有些白瞎了新衣服。我搖搖頭拒絕了,被媽媽問到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沒有說出內心的煩躁,我只是說每天都要穿校服根本穿不上新衣服。媽媽依舊滿臉擔心,我故作輕松地抱怨了幾句今天的作業很多,然后便回了房間。門被鎖上的那一刻,我的眼淚像斷線之珠一樣掉落下來。鏡子里投射出我濕潤的臉,我挪動著身子向另一邊,直到鏡子里不再出現我的臉。
我不是沒有和別人說過這件事情,班級里有我的好朋友林宇柒,她聽我說這些事情估計聽得耳朵都快磨出繭子了,她也經常安慰我說她覺得我長得挺好看的,而且人又不能只看外在。我點點頭想讓她放心,心里的悲傷卻絲毫沒有得到緩解。不然別人能說什么呢,安慰的話語只能是這些了。昨天課間又有人說到我長得不好看的時候林宇柒還幫我出頭,說她覺得我很好看。隨即就有人笑出了聲,小聲地質問道:“是因為她有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所以你覺得好看嗎?”瞬間全班同學都笑出了聲。我再也受不了了,直接撥開人群跑出了教室。
我知道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我也知道應該去發現自己獨特的美,可是,怎么可能會覺得沒關系呢?當你被人有意無意地說是長得最丑的時候,當你站在人群中有人開你玩笑的時候,當你和全班最好看的女生坐在一起的時候,怎么會沒關系呢?什么時間長了就好了,少聽這些話就好了,怎么可能呢?會有人時間長了就不在意這些事情的嗎?我只知道我會越來越難過,在班級里越來越不想抬頭,走到哪里都越來越不想和別人說一句話。唉,要是我能像劉詩冉那樣好看就好了。
成為你自己
◎傾聽/弓亞楠(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第二中學)
親愛的花小鴨你好,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大意為:“如果我們生的不夠漂亮,那就努力發展才華,如果才華尚且貧乏,那就請保持微笑。”我非常能夠理解你在班級流言蜚語中感受到的緊張與窘迫,同時也為你感到開心與滿足,因為你有為你“兩肋插刀”的好朋友、疼愛你細致入微的父母親,還有用心良苦一視同仁的班主任。
正如你所說,多想成為那個被夸獎長得好看的人吶!似乎不管在哪個時代長得好看的人都能得到偏愛,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與班花同桌的你依然能夠公正、坦誠地承認她的外貌與學業優勢,為你的真誠與心胸點贊。相信你一定是一個優秀、有人情味且值得被愛的少女。
心理學上曾經有一個著名的“疤痕實驗”:心理學家通過一系列操作讓被試(心理學實驗或測驗中,接受實驗或測驗的對象)以為自己的臉上有一條丑陋的疤痕,實則并沒有。接著需要被試來到人群中并反饋路人給自己的感受,結果被試們均表示路人對面目可憎的自己非常厭惡且缺乏善意,而且眼睛總是很無禮地盯著自己的傷疤。看到這里相信你能夠明白,人們關于自身錯誤的、片面的認識,會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他們對外界的感知。疤痕不在臉上,而是被人們牢牢地裝在了心里。
不論是你的同學對你外貌的片面評價,還是你習慣性地將他人對你的評價僅僅與外貌相聯系,你們都陷入了一個不自知的心理陷阱:沉錨效應。人們在對某人某事作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這會導致我們最終做出的決策出現偏差。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去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而不是活在別人口中的,甚至為了迎合別人的人。試著去了解身邊人的幸福故事,你會發現樣貌和幸福感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請記得誰都不能阻止你在人生的海洋中激起漂亮的浪花。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