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娟



瞄準出租車、網約車、租賃車,首款車型將在2023年實現量產。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造車新勢力紛紛崛起。繼小米、360等科技公司官宣造車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又闖入一個全新的跨界者。
近日,北京盒子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盒子汽車”)宣布,以“出行生態新物種”的姿態投入造車新勢力的浪潮中。
國內汽車市場是否還需要多一個新進入者?盒子汽車有著怎樣的行業背景?它的造車邏輯又是什么?帶著諸多疑問,《汽車觀察》記者專訪了盒子汽車創始人兼總裁張署光。
新勢力里的汽車老兵
當記者問及為何萌發造車的念頭時,張署光笑著表示,盒子汽車既是造車新勢力,又是汽車老兵。原來,這位自大學畢業就投身于汽車領域的老兵,曾服務于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于2009年創立了北京世澤通興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后稱世澤汽車),至今已在汽車行業深耕20年。“我做車做得太久了,我知道這個市場的需求是什么,我們所處的是汽車百年變革時期,可遇不可求,放到十年前,我都不敢想,可能十年后沒機會了。”張署光有感而發。
盒子汽車的另一位自然人股東王哲也有著深厚的行業背景。他是有感科技創始人,有感科技是三十余家國內外主流車企的Tier-1,其車載前裝手機無線充電和新能源整車無線充電產品出貨量居全國頭部,同時拓展多條汽車電子、電力系統及電源類模組等新產品線,新能源產業迅速發展帶動有感科技連續五年產銷量翻番。至今,王哲以第一作者身份擁有百余項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
官方資料顯示,盒子汽車是一家集汽車研發設計、平臺開發、銷售運營和體系建設于一體的綜合平臺科技公司,其全資子公司世澤汽車是一家專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設計研發公司,為中國一汽研發總院、中國一汽奔騰研究院、一汽-大眾、北汽集團和江淮汽車等車企提供過整車及零部件設計研發。在研發層面,盒子汽車關聯的專利信息共計59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55項。
10多年的整車及零部件設計、研發經驗積累為盒子汽車進入造車行列節約了儲備時間,同時提供了設計優化、數據積累、供應商資源等方面的豐富經驗。相較于其他跨界造車企業,盒子汽車無論是在核心團隊成員,還是核心技術上都具備一定優勢。
聚焦B端市場
不同于其他造車新勢力,盒子汽車瞄準出租車、網約車、租賃車,主打B端市場。談及為何聚焦B端市場,張署光解釋道,是基于出行市場的龐大容量的洞察后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中國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全國活躍的巡游出租車總量為138萬輛,網約車數量則更多。另外,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2020-2025年,B端出行領域新能源汽車需求約400萬~500萬輛,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還有30%~40%的提升空間。不僅如此,我國規定運營車使用6~8年后需強制報廢,而規定下的新增營運車只能是純電動車型。不難推斷,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B端出行市場將出現巨大的供給缺口。
與此同時,據張署光介紹,出于成本考慮,租賃或出行公司在采購產品時大多會選擇10萬元以下的低配或減配版家用車。而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越來越多消費者對現有運營車輛的乘車體驗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不同人群、不同場景的用車需求差異明顯,市場匹配度非常低。由此,就需要更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入局,主動為B端市場客戶打造定制化產品。
在采訪中,張署光多次對記者表示,盒子汽車的目標是要做B端賽道之王,解決B端出行市場現存的各種痛點難題是盒子汽車品牌成立的初衷。
用減法思維設計產品
目前,盒子汽車首發兩款車型:BM-400和BM-600。其中,BM-400主打專車、網約車、出租車市場,計劃在2023年實現量產,目前已獲得4.2萬輛意向訂單;BM-600針對中高端租賃市場,滿足高品質出行需求,預計在2024年量產上市。張署光稱,未來,盒子汽車還將持續探索高端租賃和Robotaxi市場,計劃全線布局產品。
張署光強調,為了達成運營用車的空間和成本最優目標,盒子汽車在定義產品時采用“減法思維”,將消費者出行中極少使用的產品功能進行優化。
關于產品的造型設計,正如盒子汽車的名稱一樣,車輛整體采用方形設計,看起來像一個盒子,通過縮短前懸、延長軸距等方法拓展車內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市面上大部分出租車網約車內部空間較窄,副駕駛座位使用率不高的現狀,盒子汽車首創性采用了“1+1+3”的三排5座座位布局,取消副駕駛座位,在一、二排僅設置了左側座椅,第三排座椅還設置了專屬C位座椅,整體座椅布局呈L形。
正是有了這樣的設計思維,BM-400和BM-600空間效率極高,軸距分別達到2 850mm和3 100mm。這樣一來,不僅為乘客上下車帶來了便利,同時提升了后排乘客舒適度,更為提升車內空間實際使用率提供了更多可能。
當然,在為乘客帶來更舒適的體驗感的同時,盒子汽車也為司機提供了更多的收入來源。如盒子汽車支持安裝自動販賣機,甚至可以提供座椅按摩、車載KTV、體感游戲等服務,同時還可在車內外屏進行廣告植入、流媒體信息推送等,為運營端開拓了更加靈活的盈利模式。
“拿掉副駕和副駕后面的座椅并非一拍腦門的想法,我們注意到,在B端出行中,很多人不喜歡坐副駕,我自己打車就習慣坐在后面。此外,很多出租車的后備廂存放行李箱后留下了機油味,體驗感很差,所以,我就想著把副駕座椅拿掉。至于為何要去掉第二排的右側座椅,主要考慮到要滿足行動不便的客戶的需求,比如讓輪椅上車。又由于經常趕早班飛機吃不上早飯的經歷,讓我萌發了讓車上自帶自動販賣機的想法,可為乘客提供一點應景急需的零食,所以只能把二排右側座椅拿掉。正是因為這樣的使用場景需求,倒逼了我們的車輛長什么樣?!睆埵鸸饨Y合自身經歷解釋道。
他自豪地表示:“車上很多的創新服務,都因目前的痛點而生,出行遇到哪些問題,我們就在車上將其解決。這要歸功于我們十幾年在整車設計領域中積累下的經驗,我們能將市場語言、消費語言轉化為功能語言,后面我們要不斷地去迭代。”
可以看出,無論是對出行市場痛點的洞察和挖掘,還是針對B端市場的產品形態設計,盒子汽車都是有備而來。對于盒子汽車的未來規劃,張署光稱,將圍繞城市、運營伙伴、司機和乘客等要素構建全新出行價值體系,成為中國出行市場的超級玩家。至于如何制造,張署光告訴記者,盒子汽車將采用代工模式,但并未透露更多具體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