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修竹 鄧中琴
摘要:目的:探究在早產兒喂養護理中聯合應用非營養性吸吮和體位管理兩種干預手段的效果。方法:參加此次試驗的60例受試患兒,是我院新生兒科在2021年2月到2021年10月之間收治的。將以上受試患兒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綜合組,研究對象為30人,聯合使用兩種干預手段,對照組研究對象為30人,使用單一的非營養吸吮干預手段,回顧以上研究對象應用不同干預手段后的喂養效果。結果:兩組喂養情況相比較,綜合組的研究對象其各項指標更佳,數據比對P值<0.05。結論:兩種護理方法聯合應用,其護理效果更加明顯,更適合積極應用到早產兒治療護理中。
關鍵詞:非營養性吸吮;體位管理;早產兒;喂養護理
早產兒是指實際胎齡不滿37周不能進行正常進口喂養的新生兒。此類新生兒普遍存在初生體重低、消化系統發育不全、胃排空功能差等特點【1】。由于早產兒對常規喂養方式不耐受,進食后常出現吸吮障礙以及嘔吐,不能滿足正常的營養供給,影響正常生長發育,給新生兒生命安全帶來威脅【2】。基于此,此次研究選擇我院新生兒科的60名早產兒作為此次研究受試對象,探究在早產兒喂養護理中聯合應用非營養性吸吮和體位管理兩種干預手段的效果,現取得良好效果,將報告整理如下,供臨床參考研究。
1.基線資料和一般方法
1.1基線資料
兩組受試患兒的資料詳見表1。對以下資料進行比對,數據顯示P值>0.05,兩組差異較小且無意義。滿足對比要求。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非營養性吸吮方法,指導患兒使用5孔的奶頭進行吸吮,根據不同患兒的營養狀況調整喂養次數和喂養周期,間歇配合無孔奶頭進行喂養。
綜合組:在上述基礎上增加體位管理,2組患兒在進行喂養干預前都使用碳酸氫鈉進行胃部清理,然后置入留置胃管;本次研究2組使用相同的配方奶粉,定期監測患兒營養狀況,給予靜脈營養補充。如患兒出現不耐受癥狀,護理人員 需要回抽胃管內配方奶,解決胃內潴留情況;每次喂養時調整患兒位置,適當搖高床頭15度,擺放患兒四肢(呈狀蛙)。
1.3觀察指標
通過后續隨訪收集兩組受試患兒恢復正常的體重和胃腸道進食以及胃管的保留時間,計算每日攝奶量攝入比率(攝入比=實際經過攝入量÷醫師囑托量)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喂養情況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中,若兩組數據之間p值小于0.05,則代表兩個研究組的早產患兒在以上方面,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比對兩組喂養情況
兩組喂養情況相比較,綜合組的研究對象其各項指標更佳,數據比對P值<0.05,具體資料詳見表2。
3.討論
醫學上對于早產兒的定義為胎齡大于28周但小于37周。其各項生理器官均未發育成熟,出生體重較輕,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且患兒預后較差,也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3】。據統計我國早產率高達15%,胎兒死亡率甚至高達20%左右。目前相關臨床研究證實,感染是導致新生兒早產的主要因素,炎癥因子釋放后,產婦出現宮腔感染致使早產。早產兒與正常新生兒相比,其胃腸道功能吞咽功能均存在一定缺陷,因此進行有效的吸吮干預具有一定必要性,可以提升患兒的吞咽能力,刺激胃腸激素分泌,促使早產兒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正常【4】。在此基礎上實施體位護理,體位管理充分考慮到患兒的喂養舒適度,提升患兒對喂養的喜愛度,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文章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喂養情況相比較,綜合組的研究對象其各項指標更佳,數據比對P值<0.05。
綜上所述,兩種護理方法聯合應用,其護理效果更加明顯,更適合積極應用到早產兒治療護理中。
參考文獻:
[1]何莎莎,鐘燕華,何麗虹.不同干預方案對喂養不耐受早產兒的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24):138-141.
[2]笪亞紅.基于非營養性吸吮的綜合干預對喂養不耐受早產兒癥狀改善及生長發育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20,19(06):36-38.
[3]饒福娣,朱夢梅,黃瑞嫻.胃腸道護理聯合體位管理對早產兒喂養耐受率及生長發育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20,27(12):1707-1708.
[4]周燕.非營養性吸吮聯合體位管理在早產兒喂養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