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名琴
摘要:目的:分析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應用集束化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將10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樣本對象,且所有患者均為流動人口,病例收集時間均集中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間;將上述100例患者隨機進行分組,一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另一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集束化護理,每組各50例患者,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對于疾病的正確認知評分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前的正確認知評分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集束護理組患者的正確認知評分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統計學分析結果為P<0.05,即存在明顯性差異。結論:采取集束化護理的方法對流動人口中的肺結核患者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和對于肺結核的正確認知,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療結局。
關鍵詞:流動人口;肺結核;集束化護理;治療依從性;疾病認知
近年來,肺部疾病患者的人數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1]。其中,肺結核疾病是一種會對人們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而且,由于流動人口具有較大的流動性且多數人缺乏有關肺結核病的正確認知,從而導致其治療依從性不高,嚴重影響其治療效果[2]。因此,流動人口肺結核病的防治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肺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3]。本次研究采取集束化護理的方法對50例肺結核患者進行干預,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將10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樣本對象,且所有患者均為流動人口,病例收集時間均集中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間;隨機進行分組,一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另一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集束化護理,每組各50例患者,常規護理組中患者的年齡在31-60歲,平均年齡(45.67±1.78)歲,男女比例=26:24;集束護理組中患者的年齡在32-60歲,平均年齡(45.85±1.67)歲,男女比例=25:25。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比較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常規護理組:本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具體包括生活、用藥護理干預等。
集束化護理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給予集束化護理,包括:(1)強化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積極主動的與患者交流,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病情等實際情況對其心理狀況進行全面的評估,基于此為其制訂具有個性化的護理方案。(2)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多媒體及發放健康手冊等方式向患者普及肺結核的相關病因、傳播方式、治療方法等相關知識。(3)加強用藥干預:根據不同藥物向患者詳細介紹藥物的名稱﹑服用方法﹑劑量、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等相關注意事項。 (4)強化飲食干預: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飲食上要以富含維生素、高蛋白的食物為主,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1.3觀察指標
以本院自主制定的治療依從性評估量表(百分制)以及疾病正確認知評估量表(百分制)為依據,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治療依從性及對于疾病的正確認知進行評估。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選擇軟件包SPSS23.0,t驗證以( )為方式的計量數據,統計學意義以P<0.05為判定標準,表明比較差異性顯著。
2 結果
2.1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正確認知評分
干預后,集束護理組患者的正確認知評分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 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治療依從性評分
干預后,集束護理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評分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肺結核病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傳染性疾病。該疾病在發病初期時癥狀輕微不易被察覺。隨著病情不斷發展則會出現明顯癥狀,此時則需要長期的治療和護理來控制患者病情[4]。流動人口中的肺結核患者由于流動性較強以及其他因素,可能無法接受長期的住院治療。此外,由于流動人口的知識水平相對而言較低,對于肺結核疾病的認知及防控意識較差,不了解該疾病對社會的危害性,如果控制不當則會對周圍的人以及社會造成較為惡劣的影響。因此,必須有效控制流動人口中的肺結核患者。集束化護理是一種集合了一系列存在循證基礎措施的護理模式,其旨在盡可能的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且該護理模式中的每一項干預措施都是經過臨床驗證,證實能夠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結局的[5]。
本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前的正確認知評分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集束護理組患者的正確認知評分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采取集束化護理的方法對流動人口中的肺結核患者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和對于肺結核的正確認知,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療結局。
參考文獻:
[1]盧豫黔.中山市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16):195-197.
[2]何凱立,宋濤,唐惠紅,駱燕鳴,譚青云,羅少霞.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對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21,13(01):36-39.
[3]楊薇,呂海瑞.集束化護理對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09):1253-1256.
[4]葉森.自我護理管理模式在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中的實施措施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4):30-31+34.
[5]邵瑩.循證護理對提高流動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效果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04):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