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楊門
摘要 目的 探究品管圈(QCC)活動在婦產科醫護人員手衛生當中的應用.方法 通過對婦產科醫務工作者進行培訓以及品管圈活動的開展,確定圈徽、擬定對策、成立品管圈、研究主題、實施管理后對護士的手衛生依從性進行對比.改善手衛生觀念與設施、加強監督與反饋等活動顯著提高了婦產科醫務工作者的手衛生執行率.結果 通過品管圈相關活動,婦產科醫護工作者的手衛生執行率以及患者滿意度均大大提升.結論 品管圈活動的開展,有效的提高了婦產科醫護工作者手衛生的執行率以及患者滿意度,有效降低患者院內感染的概率,而且提升了婦產科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挖掘了人員潛能,在臨床工作當中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婦產科醫護工作者;品管圈;手衛生;正確六步洗手法
品管圈(QCC)是一種全方位質量管理方式,應用多種的質量調控方法、全體員工參加,是一種維持與完善自身工作場地的行動.據相關文獻資料表明,醫院在感染控制當中,手衛生作用能有效的減少30%的醫院內感染,但就目前狀況來看,臨床醫務工作者的手衛生執行現狀仍然不樂觀,手衛生依從率基本在45%左右[1].為了保證醫療安全以及有效的減低醫院感染,婦產科于2020年12月-2021年5月將品管圈相關活動應用在手衛生的管理方面,使醫護工作者的手衛生執行率有了顯著的提升.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選取婦產科臨床醫護工作者共92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46名,大專30名,中專及以下學歷16名,平均年齡為31.5歲,工作年限 1-26 年,高、中級職稱占到總人數的46.9%,初級職稱占到總人數的35.4%.
1.2方法
1.2.1品管圈培訓
自12月份開始,由護理部帶頭,在全院的范圍內展開品管圈活動,分先后批次,派婦產科的護理骨干工作者參加護理部開展的品管圈培訓,培訓后在婦產科展開品管圈相關活動.
1.2.2成立品管圈小組
在婦產科組建品管圈小組,邀請感染防控科室有經驗的護士加入品管圈小組,與婦產科醫務工作者進行圈名與圈管理項目的設定,最后以〝手護圈〞作為圈名,圈含義:用雙手呵護每一位患者;圈徽:手代表著醫務工作者的雙手,綠色樹苗代表著患者,寓意用醫務工作者雙手呵護患者,讓患者在治療與護理下恢復健康.
1.2.3品管圈活動的步驟
1.2.3.1品管圈活動主題的確定
對于婦產科2020年第一季度的感控質量進行檢查,把發現的醫護工作者手衛生執行的一系列相關問題列出,全體組員進行討論.根據各個問題解決的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以及上級政策等四個方面進行討論,將提升婦產科醫務工作者手衛生的執行率列為此次研究的品管圈活動主題.
1.2.3.2活動計劃的擬定
通過對各個步驟需要的時間進行預估,最終確定活動周期(2020年12月-2021年5月),品管圈活動周期為每月一次,從了解現有情況、目標設定、現狀把握、對策擬定、解析、對策設施以及分析思考討論改進等方面詳細擬定活動計劃,查看成效如何、是否達到標準、反省及完善、收拾材料及發表等一共12項,按照時間表進行逐一落實.采取頭腦風暴法、質量環模式,目的在于顯著提升臨床婦產科醫護工作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
1.2.3.3現況調查與要因分析統計
此次活動選擇的92名醫護工作者的手衛生情況進行調查,依據《醫護人員手衛生規范》和《WHO 醫療機構手衛生指南》的相關要求,把六步洗手法及迅速消毒液洗手法當作行為規范,負責手衛生的護士,要填制檢查表,匯總后交給品管圈中的技術人員進行數據分析,護理人員在接觸患者前、無菌操作前、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后均要洗手,明確洗手方法是否錯誤并進行記錄.進行活動前,對于現有的資料,進行完善,并進行對比、評價,發現導致臨床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不高的因素主要是護士們的手衛生的觀念弱,沒有養成好的洗手習慣.護理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僅有 42.3%.全體圈員采取頭腦風暴的方法[2]對于管理當中的物、人、方法以及環境等四個方面分析相關原因.找到主要原因,并明確整改內容重點.詳見手衛生執行率低的原因分析魚骨圖(圖1).
1.2.3.4對策的制定與實施
制定并完善手衛生相關規章制度,用規章制度的方式來約束醫護工作者手衛生的執行習慣.臨床醫護工作者與管理者在日常工作當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全體成員當中對于手衛生的相關知識進行普及,樹立起手衛生的觀念,反復的強調手衛生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使全體的醫護工作者對手衛生有更深刻的認識,其與醫院感染的發生有著直接的關系[3];加強醫護工作者自我保護以及保護患者的相關意識,提升手衛生的執行率.
1.2.3.5加強教育培訓
正確掌握洗手的指征以及七步洗手法的步驟.采取視頻講課以及技能考核的形式,對于洗手的指征以及洗手的方法,手污染危害等相關知識實施培訓,使得醫護工作者在臨床的工作當中,既培養保護自我的意識,又培養保護患者的意識;發揮感染防控科室小組成員的優勢作用,以現場指導以及提問的方式對各類各級工作者進行培訓教育,促使醫務人員熟練的掌握手衛生的知識以及正確洗手方法,與實際的工作相結合,共同探討合理科學的手衛生措施.
1.2.3.6手衛生監督與反饋模式的加強
采取直接觀察法對手衛生相關用品的消耗量進行監測,來對婦產科室醫務工作者手衛生的執行率進行監測,手衛生的落實情況結果和醫務工作者的績效掛鉤.加強科室手衛生的管理,在每月感染管理質量自查當中,把手衛生列作重點的項目實施檢查,對于存在的問題實施原因的分析并進行整改,進一步的提升醫務工作者手衛生的執行率,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率,確?;颊叩陌踩?
1.2.3.7手衛生設施與用品的改善
對于婦產科手衛生設施與用物所存在的問題實施整改,如病房過道、各個病室以及治療車等多處放置快速消毒液.此類洗手液具備良好的皮膚兼容性,可依有效的對皮膚進行滋潤,防止皮膚變的粗糙,洗手液在隨處便可取用,使用方便.與此同時,正確的將洗手的方法采用宣傳畫以及洗手提示語的形式掛在洗手槽等易觀察的地方.
1.2.3.8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臨床工作當中,隨著醫院的規模逐漸擴大,患者的數量也在相應的上升,但出于節約成本的情況考慮,沒有及時的增加護士的人數,導致護理工作者工作量的超負荷,護患比例大大失調,每天護理工作者忙于工作,不能夠完全有效的遵守洗手規章制度.科室需根據床位數量,合理配備醫護工作者,根據科室具體的情況,進行彈性的排班制度,使手衛生的執行措施得以保證.
1.3統計方法
研究所得數據均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此次QCC相關活動,實施PDCA(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的循環原理,分析對比進行品管圈管理相關活動前后的手衛生執行率,結果表明臨床醫護工作者的手衛生執行率具有顯著的提升.我院婦產科醫護工作者的手衛生執行率由42.3%提升到了75.6%,婦產科患者滿意度由83.4%提高到了96.1%,差異明顯(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
3討論
3.1醫護工作者洗手的執行率有了明顯的上升
疾病的感染有很大程度是通過醫生和護士的雙手傳染的,增強手衛生對防治院內感染至關重要.展開〝手護圈〞QCC相關活動以來,完善了規范的規章制度,改善了洗手的設施以及用品,合理的配備了人力資源等相關措施,醫務工作者在接觸患者前、后以及在接觸周圍的環境后洗手的意識顯著提升,手衛生執行率由42.3%提升到了75.6%.
3.2挖掘了工作者的相關潛能
QCC相關活動強調了圈員的自發、主動參與活動,享有高度的參與權、自主權以及管理權[4].運用集思廣益,分工協作、質量控制等方式處理問題,提高業務[5].在QCC相關活動當中,積極的調動科室中管理工作者的積極性,以做好做優工作為根本,并盡可能的對自己潛能進行發掘.在臨床督查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增強了臨床醫務工作者對于工作的價值感,大大激發了積極性.
3.3大大提升圈員自身素質
實施QCC相關活動,能夠對圈員的自身管理能力進行鍛煉提高,積極的參與醫院管理,對醫院感染的單一管理模式進行了改變,使包括護士長、科主任、醫師、護士等全體成員積極的參與醫院感染的管理與手衛生的管理當中,在日常的工作當中發揮創造力與想象力,集合了圈員集體的智慧,在圈管理的過程當中,圈員取得了成就感與滿足感[6].
3.4增強了患者滿意度
展開QCC相關活動的過程當中,各個圈員進行參與,積極的發現、解決問題,制訂應對措施,展開一系列的相關活動,增強了圈員專業水平,大大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通過本次婦產科實施的 QCC活動可以看出,它不僅有效提高了醫護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和依從率,對 QCC 圈員而言也有著很大的收益.綜上,QCC活動的展開,不但提高了婦產科醫護工作者手衛生的執行率以及患者滿意度,而且提升了婦產科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挖掘了人員潛能,在臨床工作當中值得大力推廣應用.同時,手衛生在病原體傳播的控制、院感發生率的降低等各個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預防院內感染的手段之一[7].在臨床診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會與各類患者進行較高頻率的接觸,尤其在接觸患者血液、分泌物及污染物品后,若不能及時洗手,都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風險,從而引發大范圍感染,嚴重威脅患者健康,擾亂正常醫療秩序[8-9].因此,加強醫護人員手衛生管理是臨床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車瑩.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8(1):17-19.
[2]李六億.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現狀調查[J].重慶醫學,2020:1-2.
[3]張幸國.品管圈活動在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9,39 (12):1619 - 1620.
[4]朱曉萍,李婭,唐嘉.醫務人員洗手技術與手再污染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6(17):1560-1561.
[5]勵建安.臨床運動療法學 [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6:98-102
[6]洪素菊,胡偉玲.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現狀及影響因素[J].當代護士,2019,8(2):88-8
[7] 楚巧紅.PDCA 循環管理在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16):111-112.
[8] 吳華,王麗,葉嵐.PDCA 循環法在 NICU 醫護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J]. 醫藥前沿,2018,8(1):373-374.
[9] 劉志平,張敏,尚燕春,等.某三甲醫院護士手衛生執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 (6):703-706.
293850118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