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風景區初級中學 黃宇環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在這樣大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一線初中語文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學中大膽使用信息技術,這是教學手段現代化的主旋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將繁雜和困難的問題簡單化,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營造氛圍,渲染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受到審美教育。
一是錄音媒體的使用。它能將單一的文字符號信息轉化為形象可感的聲音,解決學生無法完全接受文字符號傳遞信息的問題,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如教學《誰是最可愛的人》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人民志愿軍光照日月的崇高心靈以及志愿軍戰士偉大深厚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向志愿軍戰士學習的熱情,教師可以用錄音示范朗讀課文中的三個典型事例,讓學生在聽錄音的過程中,真切感受抗美援朝戰場上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充分認識志愿軍戰士才是最可愛的人,激發起學生對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敬佩與熱愛之情。
二是多種電教媒體的綜合運用。電教媒體能夠創設各種有形、有聲、有色、有情、新穎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直觀、形象、感人、逼真的課堂氛圍中,有助于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學生在情境交融下受到熏陶,有助于學生全面感知、理解課文內容。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一課時,可以把課文內容制成動畫課件,讓學生從動畫形象中真實感受到皇帝昏庸、蠢笨、可笑的丑態以及大臣們虛偽、奸詐、阿諛奉承的丑惡本質,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再如,在教授《智取生辰綱》一課時,可以先播放《智取生辰綱》的視頻片斷,讓學生感受起義農民的大智大勇。隨后再播放《好漢歌》,讓學生們在蕩氣回腸的情境中受到一次生動的善惡美丑的熏陶和教育。
語文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課程?!叭宋呐c文體”雙線組織的教材內容,需要學生具備對文本的理解和領悟能力,尤其初中階段,古詩詞鑒賞和名著閱讀對學生的背誦積累、理解領悟、分析鑒賞等方面的能力都有著較高要求。所以,古詩詞鑒賞和名著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在古詩詞和名著閱讀教學中巧妙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優化教學過程的一些重要環節,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是古詩詞教學。古詩詞的語言雖然比較精練,但內容卻十分豐富。在小學階段,學習古詩詞的方法主要以朗讀、背誦和默寫為主,初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是在小學簡單學習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對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有所領悟,而這些對于初中生來說還是有些費力的。所以,對于古詩詞的教學任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幫助學生啃下這塊硬骨頭。如在教學《觀滄?!窌r,可以在希沃白板課件中插入曹操和有關時代背景的視頻,讓學生對這首古代詩歌所處的社會背景有充分的了解,讓學生明確曹操是如何將自己宏偉的抱負和昂揚奮發的精神融會到詩歌中的。之后,再利用希沃白板課件中的學科工具呈現《觀滄海》的內容,這樣學生理解起詩歌就會容易得多。另外,為了讓學生對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師還可以在拓展閱讀部分,利用希沃白板課件學科工具搜索曹操的其他詩詞作品,如《龜雖壽》,讓學生通過對比閱讀,摸索總結出學習古詩詞的一些方法,為以后學習其他古詩詞打好基礎。
二是名著閱讀教學。初中語文的每冊教材中都會指定兩本必讀名著篇目,而且一般篇幅都比較長,如七年級上冊的名著導讀《朝花夕拾》和《西游記》,由于語文課時量有限,在課堂上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只能課內外閱讀相結合,讓學生研讀一些經典文段。為了閱讀名著的任務不流于形式,教師可以將課堂上的小組合作遷移到課下,組建名著閱讀小組微信交流群,每組設立一名組長,分管督促和統計工作,各組成員根據名著篇幅的長短,擬訂閱讀計劃。各組成員按照閱讀計劃每天自主閱讀15—30分鐘,并在書上批注,記錄好讀書筆記。周末,教師可以在各微信小組群里發布合作閱讀任務,引導各小組成員上網瀏覽相關名著的一些資料,各小組利用微信群的語音或視頻功能,交流閱讀心得或提出閱讀疑惑,小組成員間合作釋疑。整本書閱讀完成后,小組成員再合作書寫名著內容簡介或畫思維導圖,在班級微信群展示并評價。這種做法能激發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以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教師只是在課堂上使用簡易的PP T插入一些圖片,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熱情不高,對語文學習自然不會投入太多情感。隨著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從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感觀上給學生以體驗,讓學生主動去參與,變被動點名為我要參與,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尤其是希沃白板課件中的課堂活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巧妙運用之后,這一切就大不一樣了。如在七年級下冊《賣油翁》這一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同學們深入了解作者歐陽修,在走近作者環節中教師可以插入作者的生平視頻,設置“我是‘唐宋八大家’”的課堂活動,這樣既能提升課堂趣味性,又能加深學生對作者的理解記憶;又如,《賣油翁》一課中“之”字出現多次,為了讓學生了解“之”字的一詞多義,教師可以設置課堂活動的知識配對活動,利用趣味課堂活動來代替以前PP T的單調翻頁,使難以區分的知識點變得簡單易懂,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更樂于學習,增強師生和生生間的互動交流,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每次有這樣的課堂活動,學生的參與度都非常高,相關知識點的掌握也非常扎實。教師要認識到,信息技術只是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并非越多越好。
語文課程不僅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課程,也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課程。教學中,只憑文本中的內容讓學生來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本所蘊含的情感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文本進行必要的補充,這就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來拓展課外知識,讓學生對文本有一個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墩Z文課程標準》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所以,在教師備課時,要通過網上豐富而優質高效的教學資源庫,來增加初中語文教學的信息量,拓寬語文教學空間,引導學生嘗試在網上搜集、積累與文本有關的資料。如在上《再塑生命的人》一課前,教師提前安排學生上網搜集資料來了解海倫·凱勒的幼年生活經歷,讓學生提前了解生活在無聲、無光、無語世界里的海倫·凱勒是如何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關愛教導下克服重重困難“再塑生命”,成長為美國的盲聾女作家和教育家的。提前了解了這些,課堂上學生們一定會對文本里具有求知熱情、身殘志堅、自強不息、情感豐富的海倫充滿了憐愛,對具有高超教育藝術的安妮·莎莉文老師充滿了敬佩。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巧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和教學需要出發,精心設計和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其為初中語文課堂創設一個真實而靈動的教學環境,讓其成為治愈學生厭學語文的一劑良藥。我們還應大膽實踐探索新的信息技術手段,使語文教學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的組合幫助下,達到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