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市第八中學 秦士蓮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五個方面為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但在具體實踐中仍存在表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的現象,不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真正養成。大單元教學改變了逐一、獨立破解教學內容的弊端,它是以單元為教學內容所進行的整合性教學。大單元教學能幫助學生逐漸構建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為遷移做好準備。
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以課時為教學時間單位,按照教材的自然章節順序來開展教學。它重在一個個知識點的突破,以此為基礎逐步構建學科體系和觀念。這樣的教學,難免由于教師過于關注章節知識學習目標和任務的完成而割裂了相關知識點的內在聯系,不利于學科體系和學科觀念的整體構建,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核心素養視野下,要引導學生對學科本質和學科思想方法的把握,由此,大單元教學成為課堂改革的必然趨勢。所謂大單元是指在一個特定主題下所統領的在教學目標、內容、過程上相聯系的知識篇章,教師在對課程標準、教材深入解讀、剖析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再根據學情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或重組,形成更加完整的教學主題,并以此開展單元教學。從大單元教學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教學設計與組織的統攝中心。這個統攝中心可以是學科大觀念、學習大項目(大任務、大問題),它是依據課程目標并參照教科書,同時結合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所確定的學習內容,可以說是大單元教學的靈魂。離開了這個中心,完整的學科體系或主題將會被分解,化學知識點將呈現出碎片化的狀態,學生的學習停留在表面上,無法對化學知識進行整體構建。二是集合了一個或若干個彼此緊密聯系、能體現學科知識建構的教學主題,教師據此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重在知識技能傳授和關鍵能力培養。三是教學過程要體現學科知識結構、高階思維活動和學科基本觀點、基本方法的統一。如果只是教師簡單地將有聯系的篇章進行重組,難以讓學生深度學習。
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制定了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據此編寫的化學教科書,按照我國素質教育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更新了教學內容,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做到以主題為引領,實現課程內容的結構化;通過課程內容的情境化,促使學科核心素養得到落實,從而為大單元教學提供了范例。
大單元教學中滲透著深度教學和深度學習的理念,因此,它的設計、組織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要求教師從學習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這三個方面,對教學進行整體設計和實施,要以目標為導向,通過對有內在聯系的內容打亂順序進行重組和整合,幫助學生建構知識脈絡,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2.要求教師要統整、協調主題核心內容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習活動、學生的高階思維活動和主題內容中蘊含的學科觀點、方法,通過這些方面的整合,將具體的目標培養細化于主題教學中,使各個目標相互聯系,而不是獨立存在。
3.要求教師思考如何在教學中引領學生構建完整的學科知識結構。即教師在教學中要向學生明確大單元教學的學習目標、主題,通過一切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在學習中能反思自己學得怎么樣,存在問題怎么改進,即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評價,通過評價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更好地掌握知識。
4.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創設一定的真實情境,使它更好地為單元教學服務,也是化學課程生活化的具體體現。因為真實情境的創設,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感受,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使理論知識更好地為實際生活服務。
依據課程標準創造性地開展大單元教學,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策略。
1.依據學情構建單元主題。單元整體教學內容應該包括基礎性知識和化學基本規律,這是確保教學工作得以展開的基本結構和框架,也是核心教學內容。此外這些內容還應具有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功能,因此在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要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功能和價值。想要從促進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去認識并構建教學單元,教師需要在熟悉教材內容后,轉化教材并重組成適合學生、能提高學生能力和素養的教學單元,還需要了解學生學情,因為設計出來的成果最終是應用于學生,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服務,因此,整體單元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是要求教師掌握教材內容和學情,再確定單元主題內容。在單元教學計劃之前,首先要分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根據單元教學的知識體系和學生的已有知識、發展空間進行分析。通過實驗等提高學生理論分析、科學探究、解決問題以及總結表達等能力,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2.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單元目標。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要以素材、問題、活動為線索,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總目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創造性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單元目標的設計以學生的認知角度和思維為基礎。《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提到教師要充分利用真實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聯系生活創設真實的情境,結合一些化學實驗操作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從中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驗創新能力和小組合作水平。
3.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大單元教學,有的以素材為線索,有的以問題為線索,有的以活動為線索,有的是綜合了幾種線索。因此,教師要考慮到單元教學的主題,根據問題呈現的線索來設計教學活動,對單元進行整體規劃,將學科教學活動和生活實際應用相結合。基于學生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進階設計相關的問題和活動,在學生通過思考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核心素養。
4.創設單元學習情境。情境的創設要緊扣大單元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和核心素養為前提,將化學知識融入學習情境中,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真實的學習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高水平思維。
5.開展多樣化評價。教學評價是單元整體教學推進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靈魂。科學、有效、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可以讓教師掌握整個教學過程,有的放矢,根據教學評價的結果及時調整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設計并實踐單元整體教學之后,嘗試開展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作業設計與試題命制的研究。只有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教學成果的評價活動有效進行整合,才可以較為準確地掌握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發展情況,進而有針對地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促進作用。
6.促使學生形成遷移能力。深度學習下的大單元化學教學,強調通過具體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促使學生運用思維模型解決更為復雜的問題,形成學習遷移能力。
總之,大單元視域下的化學教學,更加注重課程標準、學情和學科內在的邏輯關系整合、優化教學內容體系,更加關注三維目標的落實和較高層次認知目標的達成,更加強調深化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認知結構,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