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人民日報》刊發了魏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我們在血與火交織的松骨峰、冰雪掩蓋的防空洞,結識了英勇赤誠的志愿軍戰士。
2021年,喀喇昆侖、河南災區、內蒙滿洲里……我們在一個個或遙遠或鄰近的地方、一個個或偏僻或繁華的角落,再次遇見這些“最可愛的人”。
閱讀訓練一
望北哨所
這是她第一次來望北哨所。
“望北”這個名字,她已經很熟悉了。他軍校畢業分配到部隊后的第一封來信,地址就寫著“望北”兩個字。信中是如此描繪望北哨所的:高原,陡峭的山石,呼嘯的山風,洋洋灑灑的落雪,雖然凄涼了一些,卻是那么有韻致。
自從他去了望北哨所,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有手機卻沒有信號。冬天,哨所和山下郵路不通,到了春天,她會一口氣收到他寫給她的幾十封信。她知道,他也是這樣。讀信的順序只能依據郵戳的時間,有時郵戳上的時間也相同,她只能隨機拆開一封信。這樣讀信,讓她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前一封信他還在描述哨所上看到的夕陽、界碑、邊境線,下一封信又是滿山大雪,混沌一片了。
他也會出現在她的夢里;他走在崎嶇的巡邏線上,剛才還陽光明媚,轉過一個山頭就暴雪漫天了;一個戰士因缺氧暈倒在巡邏路上;哨所的后山上,他們新建的蔬菜大棚正長出綠油油的蔬菜……她在夢中醒來,心就像蕩秋千,高低視線,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她知道,自己做的不是夢,只是還原他信里描述的不同場景而已。她從小就對軍人職業充滿敬仰,青春、熱血、英雄這些令她心動的字眼,一直和軍人密切相關。他在信中說:軍人就是犧牲,奉獻,戍邊保家……聯系斷斷續續,他們的愛情便如夢如幻。有時她覺得離他很近,有時又很遠,但她心中的詩意一直澎湃著,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期待。
她對望北充滿了神秘的渴望,甚至整個西藏都對她充滿誘惑。她還學會了當年流行的一首歌:“坐著火車去拉薩,去看那神奇的布達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開在雪山下……”他們約好了,就在秋天,藏北最美麗的季節,格桑花開遍雪山腳下,她去望北哨所找他。然后他休假,帶她去看神秘的布達拉,開啟他們的新婚之旅。多么愜意和豐富的旅行呀!
她終于來了,先是飛到了日喀則,坐上了兵站的長途運輸車。她果然看到了山間草地上盛開的格?;?,一片又一片,像怒放的生命之火,她的心便也隨之燃燒起來。車隊在懸崖峭壁間的公路上盤繞,越駛越高,她感到頭疼惡心,視線也模糊起來。司機拿出氧氣袋讓她吸,告訴她,到了雪山之巔就到了望北哨所??裳┥剿坪醭闪撕愣ǖ哪繕耍囬_了好久,似乎離雪山還是那個距離。兩天之后,車隊終于行駛到雪山腳下。似乎山上剛下過雪,車隊又行駛了一段路,終于被大雪阻斷了。眼前沒了路,到處都是皚皚白雪。老兵在車里失望地告訴她,望北哨所去不成了,大雪封鎖了他們的去路。雪消融之時,才是他們上山的時候。
她絕望地站在車下,順著老兵的指引,看到了山頂一排房子,遙遠而又模糊,“那就是望北哨所”。她看見石頭房子外聚集了一排士兵,他們一起向山下招手。她知道,他一定在人群中??墒?,她分不清哪個是他。
她忽然想起了她的腰帶,這是“本命年”買的腰帶,紅綢布制作的,是上次他探親回家時她買的,每人一條。她從腰間解下那條紅色的綢帶,沖著山上揮舞著。突然,她看到山上人群中也飄起了一條紅綢帶。揮舞紅綢帶的人,一定就是他了。兩人隔著雪地,一個山上,一個山下,就那么揮舞著。在大雪皚皚中,紅綢帶是那么醒目鮮艷。
那一次,她無功而返,盡管哨所近在咫尺。她回去后,給他寫了很多信,卻沒收到一封回信。她知道,大雪仍然封山,他們的信都在郵路上。
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時,雪已經融化了,一封電報卻如期而至。他在巡邏路上……
再次來到哨所時,她只看到了他的墓地。哨所山后,生長著一棵松樹,唯一的一棵松樹。他就葬在那棵樹下。她來了,他卻失約了……
她把那條紅綢帶系在那棵唯一的松樹上。下山走了好久,她回望望北哨所時,淚水模糊了她的視線,唯有那條紅綢帶仍在風中飄舞,那點紅,越來越醒目。
(作者石鐘山,選自《解放軍報》2021年5月7日,有刪改)
思考
1.“信件”在文中起何作用?請結合選文進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認為誰是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請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訓練二
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好轉后,完成救援任務的各地醫療隊分批離開武漢,各地紛紛以最高禮遇迎接。“除卻君身三重雪,天下誰人配白衣。”援鄂白衣戰士曾經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如今回家,致敬橫幅、夾道歡迎、鐵騎護送,獲得高規格歡迎,實至名歸。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抗疫功臣,是中華民族在新時代閃亮的英雄坐標。我們在以最高禮遇、最深敬意迎接武漢抗疫英雄歸來的同時,更要學習英雄,爭做英雄,守護好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學習英雄,崇尚英雄,爭當英雄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笨挂咂陂g,廣大白衣天使始終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沖鋒在前,堅守一線,用實際行動體現了崇高的使命擔當、優秀的道德情操。我們要充分發揮英雄的引領作用,推動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
守護民族最閃亮的坐標,就要守護好英雄精神。我們的英雄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例如,“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這些都體現了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全心全意為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當前,我們要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深挖英雄文化,不斷拓寬英雄內涵,豐富英雄精神,讓英雄精神和紅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傳。
守護民族最閃亮的坐標,需要賦予英雄時代內涵。從某種意義上說,“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以天下為己任”的振奮精神,“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獻身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奮斗精神等都是英雄精神的集中體現。這些英雄精神濃縮了一個時代的正向價值追求和歷史記憶,成為超越時代的精神坐標、時代信仰,是鼓舞我們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守護民族最閃亮的坐標,需要我們繼續奮斗。和平年代,遠離了硝煙戰火,少了犧牲流血,但英雄從未缺席。正如顧炎武所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在學習白衣戰士的英雄事跡的同時,更要把其體現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風里來雨里去的快遞小哥,堅守崗位的公安干警、基層干部,起早貪黑的環衛工人……他們擼起袖子加油干,為開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之征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就是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今天,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更需要英雄精神。我們在學習抗疫英雄的同時,更要兢兢業業、堅守崗位,做一名“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新時代的守護者、創造者。
(作者王飛,選自《中國教育報》2020年3月24日,有刪改)
思考
1.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簡要概括第五段的論證思路。
首先,提出“守護民族最閃亮的坐標,需要我們繼續奮斗”的觀點;
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參考答案見下期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