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曦 吳國軍 初金哲 劉佳麗
摘 ?要:由于2020年初的特殊情況突然而至,整個社會運轉速度變得緩慢,經濟發展開始幾近停止,疫情當下的大學生創業就業也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目前,大學生創業就業較為困難的問題主要有:一是整體企業方面的提供崗位供不應求,同時面臨學生能力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的情況;二是整體高校方面的創業就業教育和服務需要進一步加強;三是整體大學生方面的各類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該文針對這三方面問題分別提出了對應的對策。
關鍵詞:特殊情況 ?大學生 ?創業就業 ?趨勢研究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1(a)-0000-00
Research on the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Trend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Special Cases
HOU YuxiWU GuojunCHU JinzheLIU Jiali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163319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sudden arrival of the special situation in early 2020, the operation speed of the whole society has become slow,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lmost stopped. At present, the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lso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are: first, the supply of jobs in the overall enterprise is in short suppl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ents' ability does not match the job demand; Second,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servi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Third, the overall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se three problems.
Key Words: COVID-19;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Trend research and countermeasures
大學生創業是通過在校大學生和已經畢業的部分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的過程。由于大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知識文化水平,所以在相應的行業創業中相較于低學歷的人群稍顯優勢。同時,國家大力倡導大學生自主創業,同時提供了大量的優質扶持政策,旨在減緩就業壓力,同時可以增加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從側面可以更好地發展中國經濟[1]。在應用型本科以產業和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中,高校與企業、社會機構的合作必不可少,創業項目立足于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
2020年初,世界出現了特殊情況,世界經濟貿易體系受到威脅,國內一些企業受到影響,給就業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與此同時,高校畢業生有一種現象悄然凸顯,并已經引起教育部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這就是“慢就業”現象[2]。在特殊情況的影響下,一部分小微型企業資金流斷裂,導致破產,相當一部分從業者由此失業。不僅如此,由于當下經濟環境的貧瘠性,很多企業在校招時進行了縮招等相關措施。因而,在當下的社會綜合環境中,無論是創業或是就業,都將需要國家的倡導、企業的擴招和學校對學生的更高質量水平培養的共同作用而成。
在危機中必然存在機遇。由于特殊情況的突然爆發,線上教育成為了熱門、線上工作的軟件成為了熱門、口罩也成為了人們的日常出門必備。這無疑使得一部分行業崛起,并且幫助了一部分人的就業率[3]。2020年全球經濟陷入了低迷期,主要經濟體當中除中國外其他國家經濟都處于負增長狀態,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也較以往放緩,在這種經濟環境大背景下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陷入了困境,從以往的學生挑工作變成了多人競爭一份福利待遇低的工作,所以掌握創業方式,通過創業改變以往只想找工作的思維模式極其重要,創業也是為社會增加勞動崗位的一種方式。
1特殊情況下,大學生創業就業趨勢的剖析
1.1影響大學生創業就業趨勢的三大主要方面
1.1.1大學生創業就業人數和企業招聘的崗位基數變化所導致的需求供給變動
隨著近些年大學畢業生人數持續走高,國內創業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根據2020年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基數增加,正是在這種基數增大的條件下,人才市場的供給增加了,但是在企業市場中,崗位需求量的增加速度遠遠不及畢業大學生的供給量增加速度。供需平衡是創業就業市場的一種理想情形。
1.1.2大學生的創業就業能力培養
根據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比賽歷年的參賽相關數據可以看出,隨著經濟的增長以及每年畢業生人數的增加,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渠道進行創業就業的學生數量逐年增多[4]。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重要的創業就業基礎。在提高外界相關條件的同時,提高自身素質與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即:創新創業能力的體現是成功創業就業的最基本必要條件之一。但是從整體來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還是相對較低。
1.1.3國家相關政策的導向
國家倡導大學生自主創業,勇于自主創業。在自主創業方面,國家給出的相關政策如:保證創業的大學生有一定的貸款以及貼現利息;免除創業大學生的行政事業型收費;不僅如此,還可以領取創業相關培訓補貼等。在大學生就業方面,國家給予的相關扶持政策有:為高校畢業生辦理戶口和人事檔案手續提供便利;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工作,并且工作一定時間以后,在報考研究生方面、黨政機關和應聘國有企事業單位時,將會有一定條件的優先權等。國家的這一系列政策,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同時對偏遠地區等地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1.2特殊情況下的大學生創業就業趨勢變化
1.2.1高校學生的創業就業人數增速減緩
同時,根據各類創業網站發布的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中可以看出,在前一年的同一時期,已經有超過4/5的應屆畢業大學生開展了創業項目,并有部分大學生已經實現了創業項目的初步落實。因此,充分說明在特殊情況下,大學生創業意愿出現了嚴重的滯后現象[4]。特殊情況的出現,使大學生們無法便捷地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同時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大學生們對創業也有一些望而卻步,從而導致創業人數增速減緩的狀況出現。
1.2.2高校學生的創業難度進一步增加
大學生創業本就不易,受特殊情況的影響,創業環境更加困難。據統計,2015屆大學生創業企業存活超過3年的存活率僅為44.8%,比2014屆下降1.4個百分點[5]。無論是創業難度還是就業難度的增加,都將使得大學生創業與就業的順利推進受到一定的阻礙,在國家倡導國內經濟大循環的前提下,采取相關措施促進就業,將會是良好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一環。
1.2.3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比例同幅度相對減小
特殊情況的出現,導致大學生就業工作過程的進展遲緩,同時面臨著企業招聘縮招以及小微型企業的倒閉等諸多因素,使得畢業生找工作難上加難。同時,隨著近年來各行各業的內卷紛至沓來,提升學歷也成為了一個必須項,這也成為了一部分人逃避就業工作的途徑。在疫情中,這部分逃避工作就業的學生人數更是只增不減。
2特殊情況下,大學生創業就業趨勢呈現的問題
2.1企業方面
首先,企業的用人標準是在適合的前提下擇優聘用。那么在特殊情況的當下,大量畢業生涌入人才市場,使得供給遠遠小于需求,形成供不應求的情況。若按照這樣的狀況發展下去將會使得行業內卷化日益嚴重,同時,這也將使得學生的付出遠遠大于其所獲得,大量浪費自己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因此,企業崗位缺口的定量有限化將會進一步加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不僅如此,由于特殊情況的出現,大量的小微型企業因為資金鏈斷裂等因素,最終倒閉。這一現象也使得社會上企事業單位的崗位缺口整體減少。
企事業單位的存在并且長期發展及延續,于國家和人民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如何提高企業的質量以及生存能力,也是當下社會熱議的話題。企業的能力和經濟的提高也就意味著國家經濟的良好發展。
2.2高校方面
首先,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不高。人才的競爭就是發展的競爭、經濟的競爭。盡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專業知識教育在民辦高校已投入了物力、財力和人力,但是由于民辦的高等院校招生人數較多、師資隊伍的對應比例不平衡、學生的水平相差較大以及家庭背景和社會環境等多類原因,導致大多數的民辦高校生涯規劃教育以及就業創業等方面沒有像公辦的高等院校那樣做得全面,最終使得民辦高校大學生在求職和就業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
其次,高校的就業教育和服務不到位。同時,畢業大學生缺乏工作針對性。因此,在就業和創業的過程中,會顯得較為迷茫。在一些高等院校中,會存在缺少學校就業服務的工作人員或者就業服務工作人員身兼多職的現象出現。所以,在精力方面,一些高校的就業服務工作者無法精準地定位到每一位學生的就業概況與指導。
2.3學生方面
現在的大學生欠缺社會適應能力與就業工作能力,導致企業的招聘需求與大學生的就業理念不匹配,從而形成企業優勢招不到想要的人才、大學生們去不了目標中的公司的情況出現。不僅如此,現在大學生的就業理念與社會需求形成了一定理念偏差。大學生的理想薪資、理想崗位與工作形式是有部分脫離實際的。由于在大學期間,學生們未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從而在畢業時學生對自己本身的過度認知和定位不準等情況陸續出現,從而無法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最終導致就業失敗。
同時,伴隨著特殊情況的出現,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在逐漸增大,對于民辦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更是加重。因此,合理地疏解壓力也是當代大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項能力。
3當前大學生創業就業趨勢的相關問題解決對策
3.1企業方面
第一,需要建立正確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體現著公司的價值觀、信念和企業形象等。不僅如此,企業文化也是一種素質文化、管理文化。所以,企業在面對剛畢業的大學生時,較完善地傳達本公司的企業文化,將是一種非常快捷尋找到合適人才的一種途徑。同時,企業文化對招聘也有著導向作用。大多數公司的企業文化中都包含著:吃苦、認真、負責。這也就意味著公司招聘的人員也需要具備這些品質。因此,企事業單位的相關企業文化的建立是勢在必行的,并且應適應于當下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大方向。
第二,建立正確的招聘制度、透明公開招聘流程。招聘環節無論對于企業招人還是學生就業都是非常重要的途徑。那么,建立正確的招聘制度并透明公開招聘流程,不僅可以使就業的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與優勢性,同時也可以使對應的企業更加具有公信力。同時,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降低疫情期間就業學生的部分焦慮,增加他們的信心。
第三,建立較為完善的公司官網及相關信息。較好的公司形象可以幫助求職者及畢業生們更具有傾向性地進行簡歷投遞。同時,在大學生就業時,由于對公司的了解途徑較少,因此這樣的做法將會使大學生增加對該公司的信任度,也更加有利于后期的工作等。
3.2高校方面
2014年教育部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強調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重點培養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早已成為高校育人的主要目標[6]。
第一,各高校需要加強大學生學習專業課,并且合理安排課程時間。加強大學生的專業課學習體系,不僅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同時在選擇創業時,也會根據專業相關素養使其在創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不僅如此,在合適的時間安排合理的課程,是最有利于學生的。創業和就業相關課程時間點的合理安排,不僅可以有效幫助解決學生們在就業和創業中遇到的困惑,同時也使學生們更加印象深刻,這類課程的上課有效率也會非常高。
第二,聯系學生組織和各班級學生骨干,動員學生創業就業浪潮。老師們對學生的思想動向及相關發展方向無法做到全部掌握,但是學生組織和學生骨干可以。所以發揮他們的作用,貫徹創業就業理念,并且提高就業能力及素質,將可以很好地提高就業創業率,從而降低大學生面對就業的壓力。
第三,進一步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時刻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變化。因為特殊情況的突然而至,一部分學生和社會工作者開始對各類事情產生憂慮。在大學生群體中,畢業生在疫情時面臨就業難而產生的抑郁情緒是比較明顯的一種現象。這時,各大高校心理疏導教育系列活動的開展將是非常重要的。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屏障、就業意識和自我認知是每一所高校應該做到的。
3.3學生方面
第一,大學生應該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一直是學校和企業所看重的一項基礎能力。在校園里,大學生應該在高中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并提高其學習能力;不僅如此,也可以經常參與活動,鍛煉事物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不單單體現在書本上的知識學習。在接觸新事物時,所展現出的一種學習能力也是企事業單位非常重視的。
第二,大學生應該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招聘是否成功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工作能力的好壞也決定著工作之后的發展。現在疫情中的大學生不僅僅可以在畢業時尋找實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尋找一些企業的線上實習。這樣的方式不僅方便、快速,同時也可以鍛煉大學生的工作軟件使用能力和相關工作事件的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孫溪澤.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業政策問題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18.
[2] 孫蕾,蔡振秋,洪桂潔,等.當前大學生“慢就業”現象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19):115-116.
[3] 周音彤,劉珺,吳涵宇,等.經濟低迷期下大學生創業指導方案研究[J].中國市場,2021(28):71-72.
[4] 孫藝暄.“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8.
[5] 楊姝.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大學生創業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J].就業與保障,2020(22):195-196.
[6] 馬天行.新冠肺炎疫情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影響及問題研究[J].營銷界,2021(3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