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
近期,很多研究機構對2022年的行情都有一定的預期,總體上多數機構轉向了樂觀態度,看好2022年估值回升的機會。
從經濟面來看,2022年的經濟增長速度不高,“穩增長”成為央行重要的政策目標。從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的信號來看,“寬松”成為關鍵詞。比方說對于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邊際寬松,穩定行業增長預期,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滿足購房者的正常購房需求,給予正常購房需求按揭支持。
其他方面,比如說在企業貸款方面,支持中小微企業合理的貸款需求,從而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穩增長”應該是2022年的一個關鍵詞。在“穩增長”政策逐步實施,保持低利率環境的情況之下,核心資產估值有望出現回升,基本面的改善也會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在貨幣政策方面,2022年中美貨幣政策可能會再次出現“剪刀差”。不過和之前的“剪刀差”相反,2022年是美聯儲貨幣政策開始收緊。根據最新美聯儲議息會議決定,從2022年1月起,每個月減少3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和2021年11月、12月每個月減少150億美元相比,減少的速度加快,到2022年3月甚至可能會停止債券購買,也就是減少放水的力度。
根據議息會議之后的點陣圖來看,2022年和2023年美聯儲可能會分別加息三次,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收緊可能會導致美股見頂風險加大。而我國央行有可能會適度寬松,雖然不會大水漫灌般放松,但是可能會適度寬松,通過降準甚至降息的方式來支持經濟復蘇。
中美貨幣政策出現新的“剪刀差”,這對A股、港股的回升是有利的。近期央行全面降準,釋放了長期資金1.2萬億元,續做5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LMF,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2年經濟穩增長給予更多的關注。這說明我國央行貨幣政策有望再度強化逆周期調節,貨幣環境將進一步邊際寬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有一定的下調動力,近期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下調,這將會帶動貸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行。
中美貨幣政策的這種錯峰實際上是根據本國的經濟發展需求以及通脹的形勢來決定的,顯示出我國政策是以我國為主的政策基調。預計我國貨幣政策有望在數量和價格兩方面加大發力,實現信貸總量的增長,保持經濟穩定復蘇。
因此,對于中美貨幣政策走向出現“剪刀差”,這對2022年來講,具有一定的利好。投資者在新的一年中,應該保持信心。很多投資者的情緒容易受到短期市場波動的影響,當市場上漲的時候,情緒開始變得樂觀,甚至不斷加倉,而當市場出現調整時則可能會嚴重地影響情緒,有些人甚至會“低位割肉”。而如何看待短期市場的波動是做好價值投資非常重要的一點,很多時候大家比的不是專業知識,而是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