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勝斌?陶金
全面降準靴子落地,貨幣政策轉向寬松。此次降準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2021年12月6日,降準靴子正式落地。此次降準后,將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這對于第四季度以來持續震蕩的債市來說,意味著什么?
貨幣邊際寬松趨勢漸明確
此次央行決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央行降準再次體現貨幣政策的時效性和前瞻性,同時也反映了未來穩增長的必要性加大。降準后,在超儲率維持低位的情況下,資金預計能夠更好地傳導到實體經濟,當然這需要信貸規??刂频蓉泿殴ぞ叩挠辛ε浜?,尤其是針對小微企業等部門信貸的結構性政策引導。同時,降準進一步降低金融機構負債端成本,通過價格促使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因此從量價兩方面看,降準預計能夠在短期起到明顯作用。從長期看,信貸規??刂茖τ诟L期的穩增長政策的必要性也很大。
面對可能的全球需求波動和資本回流風險,中國作為一個經濟自主性強、產業體系完備、戰略縱深長的大國,首要任務還是繼續做好自己的事,協調好綠色和發展這兩大主題,一方面要做好能耗管理,另一方面也要照顧“發展權”。
穩增長將成為2022年的重要任務,對此,除宏觀政策在結構調整領域更為積極以外,預計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時效性和前瞻性繼續加大,尤其是在2022年上半年時,及時做好政策準備,給下半年可能面臨的風險留下一個更具韌性的實體經濟復蘇基礎。
而在國際方面,盡管持續受到疫情擾動,以及美國就業總量數據不及預期,但從美國就業結構改善的趨勢看,就業市場仍然在繼續改善,勞動參與率在2021年11月明顯上升,達到61.8%,為疫情以來最高。
因此總體看緊縮貨幣政策的掣肘并不明顯,疊加通脹的持續性影響,2022年歐美加息似乎不可避免。從現在的時間表看,預計美聯儲在2022年年中完成縮減購債后不久會進入加息通道,但若2022年通脹持續的同時就業仍然在不斷改善,加息存在提前的可能性,不過這種可能仍然受到就業市場波動的影響。
當前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貨幣政策結束寬松的同時,又經歷了以奧密克戎毒株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沖擊。在此背景下,全球風險資產遭遇重創。短期來看,美債成為避險資產而收益率繼續下行。未來,以美聯儲為代表的縮減購債和加息節奏,以及疫情之下的全球經濟復蘇形勢變化,仍然是全球資產價格波動的兩大主要邏輯。
從歐美貨幣政策走向看,美聯儲縮減購債和加息的方向不會改變,且有加速的可能,尤其是在通脹持續的背景下。從全球經濟復蘇看,疫情影響下的供給擾動或將持續,同時資本回流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繼而加息等影響,總體承壓。由此來看,全球資產價格波動的兩大邏輯演化或將繼續,資本市場的波動不確定性仍然較大。
2022年全球經濟可能受到金融形勢的影響將超過往年,若歐美按計劃甚至提前加大緊縮力度,資本回流下的全球加息潮一方面可能導致全球需求受到打擊,另一方面可能形成新興經濟體的局部金融風險傳導至實體風險,進而造成需求的進一步收縮。不過,在防疫常態化的假設下,全球經濟也將相應地向常態化靠近,總體上呈現艱難恢復的態勢。
利率債避險情緒消退
此次降準與2021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傳遞的信息一脈相承,市場對于降準已有一定預期。
例如,降準上一周,1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1.7個基點至2.26%,5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8個基點至2.77%,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4.7個基點至2.87%,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1個基點至3.4%,避險情緒消退,國債收益率全面上行。
從資金面來看,降準上一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凈回籠4400億元;2021年12月第二周有2300億元逆回購到期。降準前一周雖為凈回籠,但資金已經提前釋放,因此當前流動性整體仍然偏寬松。
從供給面來看,降準上一周利率債凈融資額為4925億元,其中國債凈融資2040億元,地方政府債凈融資2497億元,發行速度有所加快。
從基本面來看,我國2021年11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0.1%,重回擴張區間;非制造業PMI為52.3%,生產端數據雖有企穩,但維持穩定的壓力仍大。
從政策面來看,2021年12月3日,李克強總理在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時提到,將“適時降準”,上一次提到降準是2021年7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隨后一周便開啟降準。
降準后,雖然貨幣政策轉向寬松,但是對債市的支撐作用還有待觀察。特別是此次降準仍將有一部分資金對沖置換到期的MLF,未來3個月將有1.65萬億元MLF到期。同時,恒大公告發生實質性違約,釋放流動性可以緩和市場風險。另外,降準仍將以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為主。
這意味著,利好政策下的利率債行情空間可能不大。另外,還需觀察本次降準的力度和落地的時間,與此同時,市場也更為關注政策的延續,如果后續還有降準或者降息,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中樞才將有望繼續下移。
信用債風險加大
截至2021年12月7日,信用債發行及到期償還情況為:一級市場信用債(包括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PPN、企業債和公司債,AA以上)共發行253只,總發行量2459.24億元,總償還量1569.94億元,凈融資額889.3億元。
從行業來看,除金融業外,共發行3225.33億元,建筑業、綜合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發行金額占比較靠前。
受恒大事件的影響,市場對信用債仍然存疑,其信用風險不容忽視。例如, 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短短一周之內,便有15只信用債發生違約或評級下調(不含金融業)。如正邦科技由AA+下調至AA(東方金誠),佳兆業由AA下調至A(中誠信)等評級下調。再如,泛??毓晌窗磿r兌付回售款和利息(17泛海MTN001);永城煤電18永煤Y1展期,先兌付50%,剩余50%展期1.5年;花樣年19花樣02延期支付,其中20%于2021年11月30日支付,2022年11月29日支付剩余80%利息;等等,出現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