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AfCFTA 背景下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包容性發展研究

2022-03-07 05:10:36董惠梅曹怡婷田詩雨
技術經濟 2022年1期
關鍵詞:國家經濟

董惠梅,曹怡婷,田詩雨

(1.中國社會科學院 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北京 100732;2.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系,北京 102488)

一、引言

非洲是全世界最多元最異質的地區。自1995 年以來,非洲的社會和經濟發展表現突出,經濟增長令人贊嘆,經濟增長速度僅次于亞洲。但非洲發展的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包括高質量的教育難以獲取、自然資源的租金被濫用、糟糕的投資環境、不斷加劇的不平等、孱弱的治理體系等。非洲各國領導人一直向往一體化的“無縫大陸”,認為這可以克服過度分裂給非洲大陸發展帶來的限制,認為非洲的夢想是克服“殖民者所制造的分裂錯誤,而這個錯誤至今仍在導致非洲無法團結,使非洲碎片化的經濟無法獨立生存。因此不可能發展起來”(阿勒斯等,2015)。因此,規劃建成非洲大陸自貿區是非洲各國擺脫殖民歷史陰影,實現聯合自強的具體體現。2015 年6 月,非洲國家開啟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談判。2019 年4 月,非洲大陸自貿區已達到法定最低批準成員國數量門檻,按照法定日程正式生效。2021 年1 月,非洲大陸自貿區正式啟動。

近年來,中非政治互信和合作機制不斷深化,為中非經貿合作創造良好基礎。隨著《非洲大陸自貿區協定》(AfCFTA)正式啟動,非洲大陸區域一體化程度進一步加強,將促進非洲地區間貿易、投資進一步增長。中非合作迎來新的契機。

二、AfCFTA 與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理論與研究假設

1.AfCFTA 協定簽署的背景及目標

殖民歷史使得非洲的經濟結構發生扭曲,其經濟主要服務于其宗主國而非其人民,此外,由于殖民地的經濟主要通過宗主國發生聯系,這減少了非洲大陸內的經濟交流。因此,非洲大陸的經濟結構表現出外向聯系機制的單一性(李安山等,2013)。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公布的區域內貿易數據的計算結果,從對非洲次區域的比較來看,非洲次區域區域內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2001—2019 年非洲五大次區域該指標的平均值從高到低分別為東非13.78%、南非8.89%、西非8.59%、北非4.07%和中非1.63%。從對非洲、美洲、亞洲和歐洲的比較來看,2001—2019 年區域內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平均值最高的是歐洲,為71.12%,其次是亞洲58.15%,美洲57.22%,而非洲這一指標值只有12.99%。從比較結果來看,非洲大陸的內部貿易水平較低,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這不利于其經濟一體化。此外,高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也是經濟一體化的兩大阻礙。2019 年,非洲國家的關稅平均為6.1%,且企業在非洲境內出口的關稅要高于出口至非洲境外的關稅(王力軍,2019),區域內貿易面臨高關稅壁壘。對于非關稅壁壘,非洲國家由于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海關效率低下,使得貿易便利化程度較低。因此,非盟成員國意識到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和消除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為締約國之間的貨物和服務貿易營造一個大且安全的市場;需要解決多重貿易制度問題保證政策的連貫性,包括處理好與第三方國家的關系,從而制定明確、透明、可預測和互利的規則,以管理締約國之間的貨物和服務貿易、競爭政策、投資和知識產權,故而非盟成員國啟動了AfCFTA 的談判①來自AfCFTA 協定文本:Agreement Estabilishing the 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

AfCFTA 建立的目標是通過整合非洲市場,深化非洲大陸經濟一體化,建立自由的商品和服務市場,促進投資;通過經濟多元化、農業現代化、保障糧食安全和深化區域價值鏈等渠道,加快工業化和結構轉型進程,促進和實現締約國經濟發展,最終實現非洲大陸可持續和包容性的社會經濟發展。

2.相關文獻回顧

已有大量文獻從理論、實證兩方面對外國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表明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提供了經濟增長所需要的資本投入和現代技術,所產生的溢出效應對東道國的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產生積極影響(梁泳梅和李鋼,2020)。FDI 對包容性增長的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以非洲作為研究對象的實證研究更為鮮見?,F有研究多通過FDI 對就業、提高居民收入、降低貧困等的影響間接對包容性增長進行理論分析。如Borensztein et al(1998)認為,外國直接投資企業可以通過提高勞動力的人力資本質量來提高這部分勞動者的競爭力和勞動收入。Klein et al(2001)認為,政府能夠從FDI建立的企業中獲取稅收,從而增加財政收入并用以為民眾提供有利于減貧的公共服務。但是FDI 對于降低貧困的作用的大小還取決于東道國的一系列因素(Mercy 和Nicholas,2017)。如果對國內投資是一種補充作用,則FDI 對減少貧困十分有利;如果對國內投資是一種替代作用,則有可能減弱了總投資對減貧的影響(Mello,1999)。另外,與并購和重組相比,綠地投資對減貧的效果要更為明顯(Meyer 和Klaus,2004)。

除了理論研究外,國外也有小部分研究從實證角度分析FDI 對降低東道國貧困的影響。其中,Gohou 和Soumare(2012)測算了FDI 對非洲國家的減貧效果,發現總體上看FDI 有效減少了非洲地區的貧困。Fowowe和Shuaibu(2014)針對30 個非洲國家做了FDI 減貧效果的實證分析,發現FDI 對于降低貧困有積極的作用,而且越是貧困率較高的國家,FDI 對減貧的積極作用就越明顯。

上述研究為FDI 和包容性增長之間的關系提供了研究基礎。然而圍繞著FDI 對包容性增長是否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探討。就非洲而言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非洲國家有意在更高水平的一體化基礎上,利用FDI,實現非洲大陸的包容性發展。因此,本文填補了研究中的空白。

3.中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

21 世紀,中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以下簡稱C-FDI)流量增長迅速,如圖1 所示。從2003 年的0.7 億美元開始,到2008 年達到55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第二年大幅下降至14 億美元,之后迅速增長,最終在2018 年增長至54 億美元。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存量在15 年間(2003—2018 年)增長了92 倍,從5 億美元增至461 億美元,中國已成為非洲大陸的主要投資者和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

圖1 中國在非洲的FDI 流量和存量:2003—2018 年(十億美元)

C-FDI 改變了發達國家FDI 在非洲的主導地位。表1 顯示,雖然2014—2018 年投資項目數量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法國和英國,但中國是投資金額最高的國家,投資金額是法國或美國的兩倍。此外,中國投資者比發達國家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對比2003—2019 年中國和美國對非洲的FDI 流量可以發現這一變化的趨勢(圖2)。C-FDI 流量自2012 年以來超過了美國,而美國對非洲的FDI 流量自2009 年以來一直在下降。2016 年、2018 年和2019 年美國對非洲的FDI 流量出現負值,表明美國對非洲出現撤資。

圖2 2003—2019 年中國和美國對非洲直接投資流量比較(十億美元)

表1 2014—2018 年非洲FDI 十大來源國

除金額增加以外,C-FDI 的重要性因其投資的行業分布而更加突出。截至2018 年底,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存量前五大領域(占總量的85%)中,基礎設施建設獲得的中國FDI 最多(32%),其次是礦業(22.7%)、制造業(13%)和金融服務業(11%)及租賃和商業服務(6.4%)??紤]到服務業的FDI 中有很大一部分(合計16%)與基礎設施、制造業和采礦業相關,這三個行業的中國FDI 實際占比約為80%。

非洲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一半以上在自然資源開采(或稱為采礦)和有關服務領域。與發達國家相比,C-FDI 更集中于基礎設施和制造業,這兩個行業接受了超過一半的中國FDI(Dollar,2016)。從以上C-FDI 現狀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C-FDI 有可能促進非洲工業化。工業的三個組成部分(制造業、采礦業和建筑業)恰好是接收大部分C-FDI 的部門。非洲的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為非洲的持續增長、就業和減貧提供了更大的機會。事實上,工業化已經成為整個非洲大陸的一個競選承諾,它有能力為所有人帶來繁榮和更高的收入。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在全球工業競爭力排名第三,中國跨國公司在工業生產特別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方面具有優勢。

第二,C-FDI 可能縮小非洲巨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差距。與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非洲由于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缺乏資金和技術,存在嚴重的基礎設施結構缺陷(Gutman et al,2015)。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經驗和競爭優勢,使中國成為非洲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供水、交通、通信、電力等領域的全球主要外商直接投資來源。而這些指標是包容性增長的重要影響因素。

第三,C-FDI 所體現的技術往往更適合非洲國家。研究表明,通過FDI 走向跨國的企業必須擁有特殊的優勢,以克服國外生產的固有劣勢和高成本。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擁有領先的技術、品牌和其他知識產權優勢,而中國跨國公司更多地依賴于生產工藝能力、廉價勞動力和組織結構優勢使用的技術。中國跨國公司更容易被當地企業吸收和更有效地結合當地資源稟賦。

以上討論可以得出以下假設:

C-FDI 可以促進非洲的經濟增長(H1);

C-FDI 可以促進非洲的包容性增長(H2)。

接下來通過實證研究來檢驗C-FDI 是否有利于非洲的經濟增長和包容性發展。

三、方法

1.數據和初步發現

考慮到研究及數據的可得性,本文采用的數據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數據用于構造包容性增長指數(2003—2014 年非洲29 個國家的數據②29 個國家分別是:岡比亞、幾內亞、加納、南非、博茨瓦納、盧旺達、喀麥隆、坦桑尼亞、埃及、埃塞俄比亞、塞內加爾、尼日利亞、尼日爾、摩洛哥、毛里塔尼亞、毛里求斯、科特迪瓦、突尼斯、納米比亞、肯尼亞、蘇丹、莫桑比克、萊索托、貝寧、贊比亞、阿爾及利亞、馬拉維、馬達加斯加、馬里。),另一部分數據(2003—2014 年非洲20 個國家③20 個國家分別是:南非、博茨瓦納、盧旺達、喀麥隆、坦桑尼亞、埃及、塞內加爾、尼日利亞、尼日爾、摩洛哥、毛里塔尼亞、突尼斯、納米比亞、肯尼亞、莫桑比克、萊索托、貝寧、阿爾及利亞、馬達加斯加、馬里。的數據。上述29 個國家中,9 個國家的面板回歸數據缺失較多,故保留了數據完整的20 個國家)用于建立面板回歸模型以分析C-FDI 如何影響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和包容性增長。構造包容性增長指數的指標及數據包括(指標選取依據見本文第三部分第2 節):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業率(employ)、就業人員人均GD0(emp_gdp)、收入基尼系數(income_gini)、消費基尼系數(consume_gini)、消費貧困率(poverty)、預期壽命(exp)、新生兒死亡率(morta)、單位GD0 二氧化碳排放量(gas)、互聯網個人用戶數占總人口的比例(net)、小學教育入學率(edu)、政府債務占GD0 的比重(debt)和撫養比(dependency)。構建面板回歸模型的數據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包容性增長指數(index)、中國對非洲國家的直接投資存量(c_fdi)、資本存量(cap)、勞動力總數(lab)、燃料和礦石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reso)、經濟自由度指數(efi)和全球治理指數(wgi)。

本文的數據均來自于國際知名的統計機構和政府發布的文件。其中,國內生產總值、就業率、就業人員人均GD0、預期壽命、新生嬰兒死亡率、單位GD0 二氧化碳排放量、互聯網個人用戶數占總人口的比例、小學教育入學率、撫養比、資本存量和勞動力總數的數據均來自世界銀行WDI數據庫;政府債務占GD0 的比重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WEO 數據庫;C-FDI 存量數據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發布的《2010 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和《2019 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收入基尼系數、消費基尼系數和消費貧困率的數據來自全球消費與收入計劃(GCI0);燃料和礦石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來自世貿組織數據庫(WTO);經濟自由度指數來自美國傳統基金會;全球治理指數用世界銀行WGI數據庫的六項治理指數的平均值表示。

表2 展示了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從平均值來看,收入基尼系數平均為0.583,已經達到了收入差距懸殊的程度,收入分配不公平問題突出;消費基尼系數平均為0.432,雖然沒有達到消費差距懸殊的程度,但也超過了警戒線,存在較大的差距;以1.25 美元為貧困線的消費貧困率平均為35.06%,遠高于同時期全球的平均消費貧困率(16.05%);預期壽命平均為35.062 歲,而同時期世界的平均水平為70.06 歲,幾乎是非洲國家平均預期壽命的兩倍。此外,同樣表示健康狀況的新生兒死亡率(平均27.982 每千例活產兒)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23.4 每千例活產兒);單位GD0 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為0.185 公斤,該指標越低,表明經濟發展的環境成本越低,發展更具有持續性;互聯網個人用戶數占總人口的比例反映了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世界的平均水平為24.905,而非洲國家的平均值為8.968,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6.01%;撫養比平均為80.06%,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5.36%,表明非洲的人口條件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有限,人口紅利較低;全球治理指數反映了政治制度環境,平均為-0.368,位于世界平均水平0 以下,經濟自由度指數反映了經濟制度環境,平均為57.255,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9.736,兩指標共同反映了非洲的制度環境;燃料和礦石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反映了非洲國家的資源稟賦,其平均值為33.53%,約為世界平均水平(19.08%)的1.76 倍,表明非洲國家資源豐富,這也是其吸引外商投資的一個重要優勢。從變異系數來看,在本文所選的變量中,C-FDI 存量的變異系數最大(2.526),這反映了投資存量的波動性相對于其他變量更大。從數據的分布來看,SW 檢驗結果反映了數據是否服從正態分布,從表2 中可以看到,所有變量都不服從正態分布。

表2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2.構建包容性增長指數

(1)指標體系構建。世界經濟論壇(WEF)2017 年發布的《包容性增長與發展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增長指數”的內涵和測算方法,并進行了定量測算,該機構構造的包容性增長指數由三項一級指標構成,分別是增長與發展、包容性、代際公平與可持續性。其中,增長與發展由人均GD0、就業率、勞動生產率和健康生命預期構成。包容性由凈收入基尼系數、貧困率、財富基尼系數和收入中位數構成。代際公平與可持續性由調整后的凈儲蓄、公共債務、撫養比和GD0 的碳排放量構成。到目前為止,該國際組織只公布了不到110個國家的2017 年和2018 年的包容性增長指數。其中,非洲國家不足25 個。因此,本文基于世界經濟論壇的指標體系,以及數據的可得性和非洲國家自身發展的特點,構造了測度非洲國家2003—2014 年經濟包容性增長的指標體系。

本文構造的指標體系中,一級指標與WEF 的一級指標基本一致,分別是增長與發展、包容性與可持續性、代際公平。在二級指標的選取中,增長與發展指標的選取也參考了WEF 的指標體系,由經濟規模、就業率和勞動生產率構成,并且為了使驗證兩個假設的回歸結果更具有可比性,在構造包容性增長指數時用GD0 總量替代了WEF 指標體系中的人均GD0。包容性與可持續性的二級指標在WEF 指標體系上進行了拓展。由于發展經濟學認為,包容性發展是以人為中心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高傳勝,2012),既包括經濟增長與發展,也包括公平、健康、教育和環境保護等。因此,本文在選取包容性與可持續性的二級指標時,也考慮了公平、健康、教育和環境等因素,具體指標包括:表示公平的收入不平等、消費不平等和貧困率,表示健康的預期壽命和死亡率,表示環境的污染氣體排放,表示教育的基礎教育入學率。此外,考慮到基礎設施是支持包容性增長的重要因素。因此將基礎設施建設也作為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二級指標。代際公平的二級指標借鑒WEF 的做法,由公共債務和撫養比構成,由于非洲調整后的凈儲蓄數據缺失較多,故沒有包含該指標。指標體系及指標度量方法表3 中詳細說明。

表3 包容性增長指數指標體系

(2)VHSD-EM 模型構建。計算綜合指數最關鍵的步驟是確定指標權重。計算權重的方法包括單一方法和組合方法兩種,但不同的單一方法可能會使得權重具有較大差異。因此,本文選擇組合方法進行賦權。此外,為了使包容性增長指數在不同國家間、不同時間內具有可比性,本文考慮采用縱橫向拉開檔次法(VHSD)和熵權法(EM)進行組合,即以VHSD 和EM 得到的基本指標的權重為基礎,構造組合權重,進而計算得到包容性增長指數?;静襟E包括指標正向化和無量綱化、VHSD 方法計算權重、EM 方法計算權重,以及根據組合權重計算包容性增長指數。

一是指標正向化和無量綱化。用zijt表示第i個國家t年度第j項指標的值。指標正向化時,正向型指標的數據保持不變,逆向型指標的數據轉換為相反數,正向化以后的元素記為。對正向化后的數據采用min-max 標準化方法去量綱。傳統的VHSD 方法在數據無量綱化處理時,往往采用分時處理,即對每一時刻的數據分別進行無量綱化,這種無量綱化方法破壞了數據的時間特征,得到包容性增長指數只能在國家之間進行同一年份的橫向比較,而無法從時間上進行縱向比較,得不到每個國家的包容性增長指數變化趨勢。因此,為了保留數據的時間特征,本文在對每個指標去量綱時沒有選擇分時處理,而是統一進行處理,計算方法見式(1),其中xijt表示經過正向化和無量綱化處理后得到的數值,mj表示正向化處理后指標j的最小值;Mj表示正向化處理后指標j的最大值。

二是采用VHSD 方法計算權重φj。首先將正向化無量綱化后的數據整理成見表4 的時序立體結構,將t時刻的數據集記為At;然后利用被評價對象得分(yit)的總離差平方和(σ2)最大確定權重,總離差平方和按公式(3)計算,其中,yit=。當向量φ取矩陣H的最大特征根對應的特征向量的歸一化向量時,可以使總離差平方和最大,并且,當Ht>0 時,可以保證所有指標的權重為正。

表4 正向化無量綱化后的時序立體數據

三是采用EM 方法計算權重θj。EM 方法根據各項基本指標提供的信息量大小來確定權重,權重計算時不采用分時計算,而是根據所有樣本計算各項基本指標的權重。

四是根據組合權重wj計算包容性增長指數indexit。首先根據以上兩種方法得出的權重分別計算得分yit和uit,yit=;然后對兩種方法得出的得分進行Spearman 等級相關性檢驗,檢驗結果表明兩種得分的等級相關系數都顯著為正,這說明用于組合的兩種模型具有一致性;最后,令兩種方法得出的權重的算術平均值為組合權重wj,wj=,并計算綜合得分indexit作為包容性增長指數,indexit=

(3)結果分析。根據計算所得包容性增長指數,本文在圖3 中展示了2003—2014 年非洲29 個國家包容性增長指數的變化情況,圖中曲線是包容性增長指數的變化曲線,虛線表示的是2003—2014 年非洲國家包容性增長指數的平均水平。從圖3 中可以發現,29 個國家的包容性增長指數都表現出了上升的態勢。從增長幅度看,南非、尼日利亞、摩洛哥、納米比亞和博茨瓦納的包容性增長指數增長幅度較大,而貝寧、莫桑比克、岡比亞、馬達加斯加和塞內加爾的增長較緩慢;從與平均水平的比較來看,南非、埃及、毛里求斯和阿爾及利亞等7 個國家的包容性增長指數始終在平均水平以上,而岡比亞、幾內亞、塞內加爾、尼日爾和科特迪瓦等12 個國家則在平均線以下。從C-FDI 存量分布的角度來看,包容性增長指數較大且增長幅度較快的南非、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等地區C-FDI 存量較多,在包容性增長指數較小的國家C-FDI 存量分布相對較少,并且包容性增長指數和C-FDI 的Spearman 相關系數顯著為正(r=0.430,p=0.000),這表明C-FDI 與非洲國家的包容性增長存在正相關關系。

圖3 2003—2014 年非洲29 國的包容性增長指數變化情況

在進一步考察C-FDI 對非洲經濟增長和包容性增長的影響之前,本文對2003—2014 年非洲29 個國家的GD0 和包容性增長指數的排名進行了比較。如圖4 所示,圖中曲線表示包容性增長指數與GD0 排名之差,虛線是從0 出發的水平線,當排名之差大于0,曲線位于虛線以上時,經濟的包容性增長就落后于只用GD0 衡量的經濟水平。由圖4 可知,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塞內加爾、尼日利亞、科特迪瓦、肯尼亞、蘇丹、莫桑比克、贊比亞和馬里的包容性增長指數排名始終落后于其GD0 排名。換言之,這些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除了要考慮經濟規模的擴大,總產出的增加,還要給予可持續及公平以更多的關注。

圖4 2003—2014 年非洲國家包容性增長指數排名與GD0 排名之差的比較

3.實證策略

(1)構造C-FDI 對非洲經濟及包容性增長影響的理論模型。為進一步研究C-FDI 對非洲國家的經濟及包容性增長的影響,構建面板回歸模型。

假定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具有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性質,同時考慮到資源稟賦和制度因素對長期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本文將資源稟賦和制度因素加入傳統的索洛增長模型,并設定生產函數形式為

兩端取對數可得:

其中:Y表示產出,在本文中分別用GD0 總量(gdp)和包容性指數(index)衡量;A表示知識、技術等因素,假定不變;K表示資本投入,用非洲國家的資本存量(cap)和中國對非洲國家的直接投資存量C-FDI(c_ fdi)表示;L表示勞動力投入,用15 歲以上勞動力總數(lab)表示;R代表資源稟賦,用燃料和礦石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reso)表示;S代表制度變量,可分為經濟和政治兩方面,經濟方面用經濟自由度(efi)表示,政治方面用全球治理指數(wgi)表示;α、β、γ、θ為彈性系數,分別表示產出的資本存量彈性、勞動力投入彈性、資源稟賦彈性和制度彈性。

基于以上生產函數的設定,本文分別以GD0 總量和包容性增長指數為被解釋變量,建立面板回歸模型來驗證本文提出的兩個假設,模型的核心解釋變量為C-FDI,控制變量為資本存量、勞動力、資源稟賦、經濟自由度和全球治理指數,具體形式設定如下,文中所有變量前加ln 都表示對該變量取對數。

(2)面板單位根檢驗和協整檢驗。本文根據以上生產函數的轉化形式構造面板回歸模型,研究C-FDI 對非洲經濟增長和包容性增長的影響。在進行面板回歸之前,為防止回歸時出現偽回歸問題,本文首先對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紤]到本文的面板數據橫截面個數大于時期數,是短面板數據,所以在選擇單位根檢驗方法時,選擇適用于短面板數據的HT 檢驗方法。從檢驗結果來看,變量lnc_ fdi和lnreso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序列,其他變量都存在單位根,且是I(1)過程。對于這些I(1)變量,雖然一階差分后它們都能轉變為平穩變量,但差分后的變量經濟含義已經發生變化,用來回歸并不合適,而如果變量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則仍可用來回歸。因此,在單位根檢驗后對變量進行協整檢驗,確定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本文采用pedroni 檢驗方法進行協整檢驗,結果表明參與回歸的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可以建立面板數據回歸模型。

(3)實證結果分析。根據模型(1)和模型(2),對C-FDI 對非洲國家經濟增長和包容性增長的影響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首先,確定模型設定的具體形式。從模型設定的檢驗來看,個體效應檢驗和Hausman檢驗的結果都顯著,說明模型中存在個體固定效應。因此,選擇建立個體固定效應模型來驗證假設。此外,方程顯著性檢驗結果顯著,擬合優度都在0.70 以上,表明本文所建模型都具有顯著的統計意義。

其次,分析C-FDI 對非洲經濟增長的影響。在表5 的(1)中,解釋變量C-FDI 的彈性系數為0.038,顯著大于零,這意味著C-FDI 的增加能夠顯著促進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在其他控制變量不變的情況下,C-FDI 每增長1%,非洲國家的GD0 將增長約0.038%。除了C-FDI 以外,控制變量勞動力、資本存量、經濟自由度和全球治理指數的彈性系數都顯著為正,這意味著這些控制變量的增長有利于經濟增長,控制變量的減小不利于經濟增長,其中勞動力因素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經濟自由度、全球治理指數和資本存量。結合非洲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在研究年份期間,非洲國家的勞動力數量和資本存量普遍增長較快,這對其經濟增長是有利的,但是經濟自由度和全球治理指數的增長情況并不樂觀,有些國家甚至表現出下降的態勢,這將阻礙其經濟增長。資源稟賦的彈性系數為正,但資源稟賦的增長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并不顯著。

最后,分析C-FDI 對非洲包容性增長的影響。從表5 中(2)的回歸結果來看,C-FDI 的增長有助于非洲國家的包容性增長,具體而言,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C-FDI 每增加1%,包容性指數將增長約0.025%,這一促進作用小于C-FDI 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此外,控制變量的彈性系數依然都為正,但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相比,其大小和顯著性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勞動力因素的作用雖然仍舊最大,但僅為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的大約1/2;資本存量和經濟自由度對包容性增長的影響變為不顯著,但資源稟賦的增長對包容性增長表現出顯著的正向影響。結合非洲國家的這些控制變量的實際變化趨勢來看,非洲國家不斷增長的勞動力數量促進了其經濟的包容性增長,但是其政治制度環境,即全球治理指數的增長表現欠佳,在2003—2014年期間,盧旺達、塞內加爾、納米比亞和肯尼亞等國的全球治理指數下降明顯,其他國家或表現出小幅下降,或幾乎沒有變化,僅有加納的全球治理指數增長明顯,這對非洲國家的包容性增長起到了一定的減緩作用。

表5 C-FDI 對非洲國家經濟增長和包容性增長的影響

(4)穩健性分析。為了檢驗上述回歸結果是否具有穩健性,本文采用上述回歸樣本的子樣本來檢驗C-FDI 是否可以促進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以及是否有助于非洲國家的包容性增長。以上述回歸的20 個國家中撒哈拉以南的16 個國家⑤16 個國家分別是:南非、博茨瓦納、盧旺達、喀麥隆、坦桑尼亞、塞內加爾、尼日利亞、尼日爾、毛里塔尼亞、納米比亞、肯尼亞、莫桑比克、萊索托、貝寧、馬達加斯加、馬里。的數據為子樣本,進行穩健性分析。表6 展示了C-FDI 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經濟增長和包容性增長影響的穩健性回歸結果。從回歸系數的大小和顯著性來看,回歸系數并沒有發生重大改變。因此,可以認為采用子樣本得到的估計結果與全樣本估計結果相比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即C-FDI 與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和包容性增長的關系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前文所建模型具有穩健性。

表6 C-FDI 對非洲國家經濟增長和包容性增長影響的穩健性分析

四、研究結論和政策含義

以區域貿易一體化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而推動非洲經濟結構轉型,實現締約國可持續及包容性增長是AfCFTA 的目標。過去20 年,非洲FDI 的主要來源國從傳統的西方發達國家逐漸轉向金磚國家,這一轉變緩慢而顯著。特別是中國已經成為非洲大陸FDI 的重要參與者。這種已改變的貿易和投資關系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為非洲經濟及包容性增長提供機會,C-FDI 會如何影響非洲國家經濟,是目前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本文采用VHSD-EM 模型,計算了2003—2014 年非洲29 個國家包容性增長指數,分析了非洲國家包容性增長的發展趨勢。研究認為,非洲國家包容性增長雖有所上升但進展緩慢,C-FDI 存量多的國家,包容性增長表現良好。也就是說,盡管非洲國家經濟增長率高,但惠及面不夠廣泛,貧困程度依舊持高不下。相關增長在創造就業、縮小不同收入階層和不同人口群體之間的差距還差強人意。隨后采用面板回歸模型進一步驗證C-FDI 對非洲經濟及包容性增長的影響,結論認為,C-FDI 所形成的協同效應,對非洲經濟及包容性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但非洲國家的歷史及政治經濟制度的質量減緩了包容性增長的步伐。

本文研究表明,中國對非洲全方位的投資不僅給非洲帶來了亟需的發展資金,還增加了當地的就業機會,帶去了適合非洲國家的技術。中非合作促進了非洲基礎設施建設。來自中國的資金、設備和技術有效降低了非洲國家建設成本,有力推進了非洲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改善了非洲這方面的落后面貌。奠定了非洲國家包容性增長的物質基礎。中國跨國公司在工業生產特別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方面所具有的優勢,與非洲國家的吸收能力形成互補。隨著AfCFTA 的正式啟動,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均將逐步降低,為中國對非洲投資的多元化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并將進一步繁榮非洲區域內貿易,促使非洲區域內商品貿易結構更趨多元化。有助于降低非洲國家過度依賴初級產品出口引致的經濟脆弱性和波動性,提高抵御外部環境負面沖擊的能力。

AfCFTA 的建立及啟動將進一步為中國跨國公司在非洲提供發展機遇。這將有助于中國跨國公司充分利用AfCFTA 構建的統一大市場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推動非洲的經濟結構轉型和工業化進程。

研究過程中也發現,非洲國家政治制度環境,即全球治理指數的增長情況較差,在2003—2014 年期間,除少數國家外,多數國家的全球治理指數或下降明顯,或沒有變化,這對非洲國家的經濟包容性增長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總之,非洲國家過去二十幾年的增長令人關注,但非洲經濟仍舊貧困,失業和貧富差距有增無減,制造業停滯和衰退。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非洲很難、甚至不可能走上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的軌道,也很難快速趕上世界其他地區的發展。C-FDI 由于和非洲各國吸收能力的互補性,而使中國對非洲的投資更有益、更重要。AfCFTA 的建立及啟動,將為建設可持續和包容性的非洲經濟提供動力來源。中國應在AfCFTA 背景下,進一步擴大對非洲的直接投資,進一步提高投資的質量和效率,在互利共贏的前提下,為非洲的可持續及包容性增長貢獻中國的力量。

猜你喜歡
國家經濟
國家公祭日
環球時報(2022-12-14)2022-12-14 16:46:27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分享經濟是個啥
西部大開發(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擁抱新經濟
大社會(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久久成人18免费| a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日韩精品|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99国产在线视频| AV网站中文|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成人第一页|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jizz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国产成人91精品|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jizz国产视频|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电影|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国产96在线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午夜福利网址|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毛片视频|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91青草视频|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婷婷激情五月网|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另类欧美日韩|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欧美成人免费|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激情亚洲天堂| 欧洲亚洲一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