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約德吉·羅廷瓦
在尼日利亞,發型遠遠不只是時尚潮流。尼日利亞攝影師奧克?!W耶克爾拍攝的照片告訴我們,頭發可以講故事。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這位攝影師用相機記錄下尼日利亞數千種“對抗重力”的傳統發型。
2017年,生活在拉各斯的美國攝影師梅迪娜·杜格爾開啟了她的“色度”攝影項目,以致敬這位已逝的前輩。奧耶克爾的肖像照是黑白的,杜格爾的則五彩繽紛、鮮艷奪目。造型師們用彩色羊毛、編織物、發膠、彩繪貝殼,有時還有細細的燒烤簽,幫助來自拉各斯本地的模特們將頭發塑造成理想的結構,比如塔樓或刺球。
殖民時代,這些發型樣式曾被禁止。1960年尼日利亞從英國獨立之后,傳統發式重新流行。尼日利亞女性的發型藝術是傳統編織技術和未來主義時尚風格的結合,極富創造力,適用于街頭、婚禮、工作、居家等各種場合,標志著尼日利亞女性重新找到身份認同。
如今,全球化浪潮席卷了尼日利亞的城市。在時代精神的影響下,這些稀奇古怪的大膽發型被尼日利亞人視為對全球千篇一律、整齊劃一風格的反抗。杜格爾表示,如果她的照片能鼓勵人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任何造型,她會十分高興。非洲編發有數千年的歷史,是非洲文化和歷史的一部分,發型中包含家庭狀況、種族來源、社會經濟階層、重大人生事件等信息。杜格爾的發型項目繼承傳統,展現了尼日利亞人對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如今,尼日利亞的發型藝術又開始代代傳承,這些故事還將繼續講下去。
[編譯自德國版《國家地理》、“明鏡在線”]
編輯:周丹丹


1.杜格爾的“色度”攝影項目是在致敬已逝尼日利亞攝影師奧克海·奧耶克爾的“發型”系列作品。圖中發型讓人想到一個倒扣的桶。
2.圖中發型名為“藍色燈架”,后腦勺如塔樓一般的藍色編織假發十分顯眼。
3.一些辮子在拍攝完成后還能保持數周,有些則幾天后就散開了。
4.造型師在頭發中編入黃線,起到了增長頭發的效果。
5.這種發型名叫“金蛋”,散布在頭上的小球由真發、假發混合而成。
6.造型師做這個頭發用時長達六小時。這種用淡紫色紗線纏繞頭發、用色素噴灑散發的發型一看就很昂貴。
7.這種發型名叫“高樓大廈”,采用紅色的羊毛進行裝飾。杜格爾表示,它體現了新生尼日利亞人的愿望和夢想。
8.在這種發型中,四條辮子裝飾著頭部,頭發中編入了粉色和黃色的假發。
9.這種發型名叫“尖刺卡拉巴爾”。這個名字不僅指出發型的刺球形狀,還告訴人們,這種發型廣泛流行于尼日利亞城市卡拉巴爾。
10.通過將藍線編入頭發,造型師設計出了這種獨具一格的發型。
11.銀色羊毛循環纏繞頭發,剛開始會讓人覺得頭部不適。杜格爾表示,這種發型剛開始幾天會太緊,隨著頭發生長會慢慢變松,不適感就會緩解。
12.所有模特的服裝均由尼日利亞時尚設計師設計。這款發型用紅繩捆綁頭發,發尾使用紅色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