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國明
(北京師范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 北京 100875)
從今年3月份被稱作“元宇宙第一股”的沙盒游戲平臺Roblox上市后估值暴漲10倍,到4月份游戲開發商Epic宣布完成10億美元的融資后將大力加碼元宇宙布局,再到7月份扎克伯格在采訪中表示“Facebook要在五年內轉型為元宇宙公司”,說時遲那時快,剛剛進入11月份,扎克伯格便“突然”將臉書公司名稱改為Meta,據稱,這個Meta公司將致力于元宇宙的開發,而臉書將只是新公司的一個產品——如同微信是騰訊公司的一個產品一樣。至此,“元宇宙”這個最初只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概念大放異彩,成為如今疫情之下涼涼的資本市場眼中如日中天的大熱門。
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元宇宙,其實簡單地說,所謂“元宇宙”就是互聯網、虛擬現實、沉浸式體驗、區塊鏈、產業互聯網、云計算及數字孿生等互聯網全要素的未來融合形態,被稱做為“共享虛擬現實互聯網”,也即“全真互聯網”。具體地說,元宇宙是一個虛擬與現實高度互通、且由閉環經濟體構造的開源平臺。盡管目前互聯網業對于元宇宙的最終形態還沒有一個定論及詳盡的描述,但人們公認元宇宙具有如下四大核心屬性:
(1)與現實世界的同步性與高擬真度。元宇宙虛擬空間與現實社會保持高度同步和互通,交互效果逼近真實。具有同步性和高擬真度的虛擬世界是元宇宙構成的基礎條件,它意味著現實社會中發生的一切事件將同步于虛擬世界,同時用戶在虛擬的元宇宙中進行交互時能得到近乎真實的反饋信息。
(2)開源開放與創新創造。開源開放是指技術開源和平臺開源,元宇宙通過制定“標準” 和“協議”將代碼進行不同程度的封裝和模塊化,不同需求的用戶都可以在元宇宙進行自主創新和創造,構建原創的虛擬世界,不斷拓展元宇宙邊界。
(3)永續發展。元宇宙平臺的建設和發展不會“暫停”或“結束”,而是以開源開放的方式運行并無限期地持續發展。
(4)擁有閉環運行的經濟系統。在元宇宙中,用戶的生產和工作活動的價值將以平臺統一的貨幣形式被確認和確權,用戶可以使用這一貨幣在元宇宙平臺內進行消費,也可以通過一定比例“兌換”成現實生活中的法定貨幣。毫無疑問,經濟系統的閉環運行是驅動和保障元宇宙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動力引擎。
從任何一個搜索引擎中查詢都可以顯示,“元宇宙”已經成為一個網紅詞。如同任何一個迅速走紅的網絡熱詞一樣,如今,沒聽過元宇宙的人仿佛就顯得out了。但問題是,這個“元宇宙”,到底有多大的想象空間,多大的現實意義——我們必須了解、認識與把握,并在此基礎上理性地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與策略。
(1)“元宇宙”是不是一個大大的泡沫?一定是。有業界人士指出,元宇宙概念正在走向過度預期的頂點。在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相信這個泡沫一定會破滅。因為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因此,元宇宙的發展必定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準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臺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這將是一個漫長的、充滿不確定性的曲折過程。
(2)為什么“元宇宙”的泡沫會被吹得如此之大?互聯網發展的現實使然。自從移動互聯網和短視頻巨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資源的重新配置之后,在長達5、6年的時間里沒有統領全局的新技術、新概念出現,VR也好、區塊鏈也好、產業互聯網也好都處在“沉默發展的建設期”,總的看,互聯網的發展在整體上顯得缺少一直以來應有的那股精氣神。這個時候,“元宇宙”出現了,它作為一個未來互聯網全要素關聯融合的愿景極大地刺激了當下互聯網發展的萎頓狀況,令“各自為政”的各項互聯網技術得以看到擺脫孤軍作戰窘境的希望,激活了人們對于未來互聯網發展的極大想象力。
應該說,自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革命發生以來,整個社會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斷裂式”發展和“破壞式”創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上,把握現實發展的基本方式已經不能采用傳統意義上從過去到現在的慣性發展式的“趨勢外推”方法了,必須著眼于未來發展的某些技術確定性的把握,來反觀今天的戰略選擇和策略安排,這就是“著眼未來,把握現實”的認識范式。而元宇宙則是具有這樣特性的全新概念——它從互聯網發展的終極形態的技術如何的意義上,定義著今天的技術發展和產業的方向。一般而言,一個新概念所涉及到的領域有多寬,改變的意義有多強,涉及到的層次有多深,它所喚起的想象力有多大,它的“泡沫”就有多大。換言之,一個新技術、新概念激起的泡沫的程度其實也是它對于現實關聯的深刻性與改變程度的一個指標——一個沒有任何泡沫的技術和概念其未來的生命力幾乎是無法預期的。
(3)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高德納曲線)告訴了我們什么?對于新技術、新概念所產生的泡沫現象的解讀,至少在技術界,已經有了一個取得了很多人認同的理論,叫做“高德納技術成熟曲線”。它表現的就是一項新技術從出生到變成hype(炒作),再到低谷,直至真實實用化的過程。下圖是高德納公司2018發布的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

Gartner: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2018)
1995年開始,高德納咨詢公司依其專業分析預測與推論各種新科技的成熟演變速度及要達到成熟所需的時間,分成5個階段:
A.科技誕生的促動期(Technology Trigger):在此階段,隨著媒體大肆的報道過度,非理性的渲染,產品的知名度無所不在,然而隨著這個科技的缺點、問題、限制出現,失敗的案例大于成功的案例,例如:.com公司1998~2000年之間的非理性瘋狂飆升期。
B.過高期望的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早期公眾的過分關注演繹出了一系列成功的故事——當然同時也有眾多失敗的例子。對于失敗,有些公司采取了補救措施,而大部分卻無動于衷。
C.泡沫化的底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在歷經前面階段所存活的科技經過多方扎實有重點的試驗,而對此科技的適用范圍及限制是以客觀的并實際的了解,成功并能存活的經營模式逐漸成長。
D.穩步爬升的光明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在此階段,有一新科技的誕生,在市面上受到主要媒體與業界高度的注意,例如:1996年的Internet,Web。
E.實質生產的高峰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在此階段,新科技產生的利益與潛力被市場實際接受,實質支援此經營模式的工具、方法論經過數代的演進,進入了非常成熟的階段。
未來3~5年,元宇宙將進入雛形探索期,VR/AR、NFT、AI、云、PUGC游戲平臺、數字人、數字孿生城市等領域漸進式技術突破和商業模式創新將層出不窮。中長期看,元宇宙的投資機會包括:GPU、3D圖形引擎、云計算和IDC、高速無線通信、互聯網和游戲公司平臺、數字孿生城市、產業元宇宙、太陽能等可持續能源等。從現實角度來說,目前構建成熟元宇宙的條件還遠未具備。根據科技產業發展遵循從硬件到軟件,再到應用場景的傳導規律,元宇宙還處在硬件技術逐步發展的階段。元宇宙發展有賴于計算機和互聯網通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的成熟。概言之,雖然當下元宇宙的社會性膨脹中確有巨大的泡沫成分,但它的深遠價值是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上確立了未來互聯網發展的方向。
在“元宇宙”的概念出現之前,互聯網的世界總體格局是一種相對離散、各自發展的狀態。而互聯網的發展邏輯告訴我們,連接,才能產生更大的生產力與價值增值。“元宇宙”就是在這一邏輯的推演之下形成的對于未來互聯網全要素如何發展的一個“遠景圖”——它的最大價值在于:它在升維的意義上為互聯網發展中全要素的融合提供了一個未來的整合模式。這一點,我們從元宇宙六大支撐技術的圖示中便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以下內容引自邢杰等著《元宇宙通證》中譯出版社2021年版)

從上圖中可知,元宇宙的六大支撐技術為:
(1)區塊鏈技術:NFT、DeFi、公鏈速率、智能合約、DAO社交體系、去中心化交易所、分布式存儲等區塊鏈技術是支撐元宇由經濟體系最重要的技術。
●哈希算法及時間戳技術——為元宇宙用戶提供底層數據的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數據傳播及驗證機制——為元宇宙經濟體系各種數據傳輸及驗證提供網絡支撐。
●共識機制:區塊鏈通過形成共識機制解決信用問題,利用去中心化的模式實現網絡各節點的自證明。支付寶、數字貨幣等——保障元宇宙用戶的交易是人人平等且公平透明的
●分布式存儲——保障元宇宙用戶虛擬資產、虛擬身份的安全
●智能合約——實現元宇宙中的介值交換,并保障系統規則的透明執行。
●分布式賬本——保障元宇宙用戶可以參與監督文易合法性,同時也可以共同為其作證。
(2)交互技術:交互技術持續迭代升級,為元宇宙用戶提供沉浸式虛擬現實體驗階梯,不斷深化感知交互。
●VR虛擬現實技術——VR 等顯示技術為元宇宙用戶帶來更沉浸式的體驗
●AR增強現實技術——AR頭顯就是以現實世界的你為主體,借助數字技術幫助元宇宙用戶更好地探索現實和虛擬世界。
●MR混合現實技術——MR頭顯將虛擬物體置于真實世界中,讓元宇宙用戶可以將現實與虛擬物體進行互動。
●全息影像技術——不用像戴設備,元宇宙用戶可禪服將現實和虛擬進行互動。
●腦機交互技術——為元宇宙用戶提供非常快速、便捷的交與方式
●傳感技術(體感、環境等)——為元宇宙用戶提供更加真實有效的各種體感
(3)電子游戲技術:游戲是元宇宙的呈現方式,它的交互靈活、信息主高,為元宇宙提供創作平臺、交互內省和杜交場景并實現流量聚合。
●游戲引擎——為元宇宙各種場景數字內容提供最重要的技術支撐。
●3D建模——為元宇宙高速、高質量資建各種素材提供技術支撐。
●實時宣染——為元宇宙運真展現各種數字場景提供至關重要的技術支撐。
(4)人工智能技術:為元宇宙大量的應用場景提供技術支撐。
●智能語音——為元宇宙用戶之間、用戶與系統之間的語言識別和交流提供技術支撐
●自然語言處理——保障元宇宙主體匯客體之間以及主客體與系統之間進行最準確的理能和交流。
●機器學習——為元宇宙由當中所有系統和角色達到或超過人類學習水平提供技術支撐,極大地影響元宇宙的運行效率和智慧化程度。
●計算機視覺——現實世界圖像的數字化關鍵技術為元宇宙提供虛實結合的觀感。
(5)網絡及運算技術:通信網絡(傳輸速率)的升級一直是主旋律,通信網絡和云游戲的成熟夯實了元宇宙網絡層面的基礎。
●邊緣計算——解決成本和網絡堵塞的問題為元宇宙用戶提供低延時、更流暢的體驗。
●云計算——為元宇宙用戶提供功能更強大、更輕量化的終端設備。
●5G/6G網絡——為元宇宙提供高速低延時,規模化接入傳輸通道更實時、流暢的體驗。
(6)物聯網技術:為元宇宙萬物鏈接及虛擬共生提供可靠保障。
●感知層——為元宇宙感知物理世界萬物的信號和信息來源提供技術支撐。
●網絡層——為元宇宙感知物理世界萬物的信號傳輸提供技術支撐。
●應用層——將元宇宙萬物鏈接以便有序管理是元宇宙萬物的虛實共生的最重要支撐。
概言之,這便是元宇宙對于各項互聯網相關技術的全面融合、連接與重組,由此構造出元宇宙作為未來互聯網終極發展的目標模式。
毫無疑義,元宇宙是集成與融合現在與未來全部數字技術于一體的終極數字媒介。由此,它將實現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連接革命,進而成為超越于現實世界的、更高維度的新型世界,本質上,它描繪和構造著未來社會的愿景形態。
我們知道,媒介是人體的延伸,不同于分割感官以致傳播權力外化的模擬媒介技術,數字媒介以再造“數據軀體”具身的新型主體的方式實現了傳播權力向個人的回歸,個體的賦能賦權是數字時代媒介技術進化的根本邏輯。以此為原點研判未來傳播的發展與格局,可以發現,在互聯網技術完成了對于傳統社會深刻解構(即“去組織化”)的同時所孕育出來的下一代數字媒介,其使命在于重新架構社會形態的“再組織化”,以建立一個全新的數字化社會。
其中,區塊鏈技術是實現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社會中人與人信任、協同的技術基礎;而以VR/AR/MR為代表的交互技術持續迭代升級,為元宇宙的世界提供從物理世界到生(心)理世界,從現實空間到虛擬空間的全面無縫連接;而游戲范式則是元宇宙的運作方式和交互機制;網絡及計算技術的不斷升級則夯實了元宇宙網絡層面的連接力與效率。可見,元宇宙是對于各項互聯網相關技術的全面融合、連接與重組,由此構造出元宇宙作為未來互聯網終極發展的目標愿景。
具體地說,元宇宙對于社會的升維重構表現在其傳播邏輯是要實現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聯結革命。
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到,傳播技術的發展不斷帶來“新的媒介”,這些新媒介表征著新的社會連接方式、尺度與標準,使人們能夠探索更多的實踐空間,能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更多的領地,去展示和安放我們的價值、個性以及生活的樣態。互聯網發展的“上半場”完成了“內容網絡”、“人際網絡”和“物聯網絡”的建設,實現了信息溝通意義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實踐、任何地點”的互聯互通;我們正面臨的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則要在此基礎上完成“場景化社會”的構建,實現現實社會全要素意義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實踐、任何地點做任何事”的智能化社會的構建。其中,5G/6G通訊提供高速度、高容量與低時延的技術支撐,大數據、量子計算、算法迭代支撐將現實世界所有要素激活、調動、協同及整合的人工智能技術。概言之,在這個永遠在線的“場景時代”,以場景服務和場景分享為人的社會連接的基本范式,可以實現人的具身以“在場”的方式參與到“任意”的現實實踐中。這是媒介作為“人的關系連接”在現實世界的最高形式。
但是,媒介的進化并不會止步于此,于是,“元宇宙”來了。元宇宙打破既有的社會性實踐疆界的突破主要有二:一是它突破了人類社會實踐現實空間的“亙古不變”的限制,可以選擇性地自由進入不受現實因素限制的虛擬空間展開自己一重甚至多重虛擬空間中的生命體驗,并且實現自己人生中的價值創造。這是對于人類受困于現實世界限制的一種巨大解放。二是它將實現人類在虛擬世界中感官的全方位“連接”。目前的互聯網技術只是實現了部分信息流的線上化,人類感官在虛擬世界的連接中聽覺與視覺率先實現了突破,而嗅覺、味覺及觸覺等感官效應目前還只能在線下實現和滿足。而元宇宙在未來發展中的關鍵突破就是將致力于實現對于人的嗅覺、味覺及觸覺等感官效應的線上化實現。雖然實現這些突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當人的感官全方位地實現線上化時,元宇宙作為人類生活的全新空間的魅力將全方位地超越現實世界。
正如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未來的沖擊》一書中所描述的,雖然人類已有5萬年的生存史,但當前人類日常使用的絕大多數物資都是第800個世代的成果,他將“第800個世代”闡釋為“斷絕的時代”——變革速度大大提升,變革的影響范圍及擴張程度也遠超任何世代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最具顛覆性和創新性的時代。以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代際周期大幅縮短,應用潛能裂變式釋放,正更快速度、更大范圍、更深程度地引發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當前社會聚焦的“元宇宙”與其說是一種從無到有的破壞性創新,毋寧說是一種集成性創新,是對多種新興技術的統攝性想象;其突然火熱,是相關技術不斷發展與成熟的結果。當然,我們與終極形態的元宇宙還相距甚遠。但也需要意識到,智能手機、Facebook等新科技實現大規模市場化的速度比電話等科技快了30~50倍,科技加速進步呈現出“曲棍球桿曲線”;在這個不同尋常的加速度時代,元宇宙的實現也許離我們也沒有那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