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昌
多動癥即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小兒心理行為異常的表現,屬于小兒常見病,病因與心理刺激、遺傳因素、生長環(huán)境、神經功能異常等存在聯系,患兒可出現運動行為、情緒表達以及學習能力下降,影響患兒學習生活[1,2]。臨床治療小兒多動癥主要采取藥物療法,然而藥效單一,療效不佳,患兒預后效果較差[3]。中醫(yī)指出,小兒多動癥基本病機為腎陰虧虛、肝陽浮亢、陰陽失調;臨床基本證型為腎虛肝亢;治療方法為滋腎平肝、調和陰陽。針刺是中醫(yī)特色療法,在小兒多動癥治療中具有一定療效[4]。日照市嵐山區(qū)巨峰中心衛(wèi)生院就鹽酸哌甲酯控釋片聯合針刺在小兒多動癥中的應用進行探討。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結合研究目的,對日照市嵐山區(qū)巨峰中心衛(wèi)生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小兒多動癥患兒開展分組試驗,分組方法選擇隨機數字表法。采取鹽酸哌甲酯控釋片治療的40例患兒為對照組,組內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7~13歲,平均(6.21±0.21)歲;病程為1~6年,平均(3.42±0.52)年。采取鹽酸哌甲酯控釋片聯合針灸的40例患兒為觀察組,組內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7~12歲,平均(6.12±0.16)歲;病程為1~7年,平均(3.50±0.61)年。研究通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執(zhí)行,患兒的各項基本信息顯示數據相當(P>0.05),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標準
1.2.1 診斷標準參照《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五版)》[5]提出的關于小兒多動癥的診斷標準。
1.2.2 納入標準確診為小兒多動癥;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活動行為過多等表現;患兒家屬在知情情況下同意開展研究。
1.2.3 排除標準伴有發(fā)育異常、精神障礙等;對研究藥物過敏;存在血液傳染性疾病;伴有惡性疾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予以鹽酸哌甲酯控釋片(生產廠家為Ortho-McNeilJanssen Pharmaceuticals Inc,批準文號:H20100736)治療,初始用量為18 mg,1次/d,晨起口服。依據患兒病情變化可適當增加用量,但最高劑量不可超過54 mg,一般每周對劑量調整1次。持續(xù)治療3個月。
1.3.2 觀察組予以鹽酸哌甲酯控釋片聯合針刺治療,鹽酸哌甲酯控釋片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同時予以患兒針灸療法,以頭部穴位為主穴,予以四神針,即在百會穴前后左右1.5寸各開1針,共4針;予以智三針,即自前額正中發(fā)緣處開1針,左右3寸各開1針;予以定神針,即印堂穴上方0.5寸開1針,雙目平視、目瞳孔直上眉毛上1.5寸各開1針。同時辨證選擇相應的配穴,神思渙散者增加內關、神門、勞宮、足三里、復溜、太溪;多動沖動者增加后溪、列缺、支溝、太沖、沖陽、飛揚。手法以瀉針為主,得氣后留針,時間為20~30 min,1~2次/周。持續(xù)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①療效評價。療效評價標準如下。患兒經治療后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心率、脈搏等體征指標恢復正常,學習成績、注意力提高顯著,則為顯效;患兒經治療后臨床癥狀緩解,心率、脈搏等體征指標基本正常,學習成績、注意力有所提升,則為有效;患兒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好轉不明顯,心率、脈搏等體征變化不明顯,學習成績、注意力無明顯提升,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小兒QOL評分。應用自擬QOL評分量表對2組患兒治療前、治療后5個月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評估內容包括角色領域、認知領域、社會領域、軀體領域,單項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則患兒生活質量越好。③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采用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對患兒治療前、治療后5個月的病情癥狀進行評價,涉及身心問題、品行問題、沖動多動、學習問題4項,采取0~3分四級評分法,分值越高則患兒病情越嚴重。

2.1 2組患兒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兒QOL分值變化比較治療前2組QOL評分(角色領域、認知領域、社會領域、軀體領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QOL各項分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QOL分值變化比較 (例,
2.3 2組患兒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分值變化比較治療前2組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身心問題、品行問題、學習問題、沖動多動)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各項分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兒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分值比較 (例,
多動癥是小兒常見病,是小兒心理行為異常的體現,發(fā)生率較高,對小兒身心發(fā)育影響較大[6]。小兒多動癥病因在目前尚未確定,但與遺傳因素、過激行為、神經功能發(fā)育不全等存在聯系,多數學者指出,小兒多動癥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小兒多動癥患兒在確診后需要及時開展臨床診治,防止病情持續(xù)發(fā)展,導致患兒機體受到影響[7,8]。在對小兒多動癥患兒進行治療的同時,需要對病情癥狀進行改善,從而提升患兒學習能力,使患兒學會自我控制,加快對生活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的適應[9]。
鹽酸哌甲酯控釋片是治療小兒多動癥的常見藥物,其藥效持久,可持續(xù)12 h,藥效發(fā)揮快,通過滲透泵控釋技術,可對單胺類遞質釋放進行調節(jié),阻斷多巴胺與甲腎上腺激素,有利于刺激中樞神經進入興奮狀態(tài),使患兒自控力、注意力得到改善,緩解病情[10]。鹽酸哌甲酯控釋片雖然療效顯著,但單一應用可導致患兒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
近代中醫(yī)指出,小兒多動癥屬于“躁動”范疇,按照證型可分肝腎陰虛型以及痰火內擾型,治療需補氣養(yǎng)心、益氣滋陰,從而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使患兒心氣充足、心神得養(yǎng)[11,12]。中醫(yī)針灸療法屬于生物反饋治療,其通過對腦電活動進行刺激,從而對患兒自制力、注意力等進行反饋、調節(jié),其治療理論為條件反射,通過使患兒大腦喚醒水平提升,使患兒病情癥狀得到改善,平衡腦部功能狀態(tài)[13,14]。
日照市嵐山區(qū)巨峰中心衛(wèi)生院觀察組采取鹽酸哌甲酯控釋片聯合針刺進行治療,結果得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2組QOL評分(角色領域、認知領域、社會領域、軀體領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QOL各項分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2組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身心問題、品行問題、學習問題、沖動多動)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各項分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針藥結合的模式優(yōu)于單藥治療,分析認為針藥結合可對腦內神經遞質水平進行調節(jié),從而使病情癥狀得到改善[15]。目前多數研究實踐證明,通過針刺任督二脈,可使機體臟器生理功能得到改善,改善多動癥預后。
綜上所述,聯合鹽酸哌甲酯控釋片聯合針刺對小兒多動癥進行治療,療效顯著,可改善患兒生活質量以及病情,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