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昵稱“冰絲帶”,是由國際知名建筑設計公司POPULOUS(博普樂思)精心設計打造,它不僅是冬奧會速滑比賽的主要場地,也將在奧運會后以賽后遺產的形式服務本地居民。
作為本屆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大型永久性室內場館,這座令人驚嘆的“冰絲帶”將與“鳥巢”(國家體育場)和“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并列成為北京奧運中軸線上的標志性建筑,共同見證北京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同時舉辦過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敦煌飛天的意境和靈感啟發了POPULOUS設計團隊,并引領著他們在“冰陀螺”高速旋轉的概念上大膽延伸,為場館外立面打造出22條旋轉的“冰絲帶”,不僅將冰面和場館形態巧妙結合,也完美展現了速滑選手在賽場上高速運動的狀態。
“冰陀螺最終演變為華美的冰絲帶,國家速滑館的設計是POPULOUS全球設計團隊對中國文化和遺產從‘寫實’到‘寫意’的美麗詮釋。”常雅飛解釋道。
除了美輪美奐的外觀,速滑館在設計過程中也就其實用功能進行了周全的考慮。速滑館橢圓形的整體設計,一方面能有效利用空間以容納12000名觀眾,使其同時滿足國際奧委會(IOC)和國際滑聯(ISU)的所有賽事技術要求;另一方面,該設計有利于營造競賽氛圍,讓速滑刀的每一個動作、聲響能被橢圓賽場的每一個人看到和聽到。美觀性和實用性在國家速滑館的設計中得到了完美統一。
全球化團隊共同打造“冰絲帶”
“我們在北京、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印度、英國倫敦和美國丹佛的各個團隊密切合作,同時還借鑒了我們在2006年意大利都靈冬奧會林格托大道速滑館(Oval Lingotto)和201 4年索契冬奧會俄羅斯菲施特奧林匹克體育場(Fisht Stadium)的設計經驗,以及我們在全球設計的其他奧運場館項目。”常雅飛介紹道。
一條條“冰絲帶”在國家速滑館的外立面流動,將其包裹到了約33.8米的高度。其獨特的外立面展現了速滑運動的精確度、節奏感和戲劇性,并在標志性的奧林匹克公園中占有一席之地,與“鳥巢”和“水立方”相得益彰。而在夜間,國家速滑館的外立面又展現出另一種令人興奮的景象,每條“冰絲帶”都成為躍動的“光帶”,能夠變化出無窮的燈光秀。
338950033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