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煦

過去的一年,是陜西省發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基本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全省生產總值增長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2.9%,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2022年1月19日上午,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在西安開幕,陜西省長趙一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陜西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陜西省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6.5%和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糧食產量240億斤以上。能耗強度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核。
新的一年,陜西省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入推進乳制品、蘋果、茶葉、獼猴桃等9個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金融服務農業產業化力度,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壯大“3+X”特色產業規模,引導創建5個國家級、30個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
陜西將務實推進鄉村建設,持續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因地制宜推進廁所革命,發展鄉村旅游,創建美麗宜居示范村200個,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扎實穩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擴大承包地30年整縣延包試點范圍,穩慎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試點,深化“三變”改革,實施農村集體經濟“清零削薄”行動。
鄉村蘊藏著無限希望與動能,振興鄉村是時代所需、人民所盼,鄉村振興則國家振興。推動項目、資金、政策等向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樣板……今年陜西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部署了一系列重點工作。
“我深深感受到肩頭責任重大。”陜西省人大代表、安康市漢濱區忠誠村黨支部書記劉瑞紅說,要帶領更多群眾投入到產業發展中,突出農村資產、資源整合和資本化利用,注重生態環境和社區建設,促進鄉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創業增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壯大“3+X”特色產業規模,引導創建5個國家級、30個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讓陜西省人大代表、合陽縣雨陽富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雷媛媛很激動。“回去后,我們將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基地、強帶動、創品牌,根據市場需求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水平,提供更多綠色安全優質農產品,切實滿足消費需求,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她說。
教育事關千家萬戶。國家“雙減”政策已經出臺,今后如何繼續推進“雙減”政策的落實?
“‘雙減’是撬動新時代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一個‘小切口’,是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的教育發展戰略問題。相關配套改革和系統政策跟進到位,是推動‘雙減’政策走深走實的重點。”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區域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王越群密切關注著“雙減”落地問題,“‘家校共育’和落實‘雙減’相輔相成、聯系緊密。其中,家長承擔主體責任,學校發揮重要作用。”王越群表示,會后他將重點關注“家校共育”理念的傳播和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落實,希望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力度,用更系統、專業的宣講推動“家校共育”落地生根。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關乎基層群眾的生活幸福指數。談及此話題,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祈康醫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洪潔表示,兩會之后,在履職過程中,將進一步在陜西中醫藥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建設等方面建言助力。“近年來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強,人力資源配置、人員業務素質得到了提升。”他說,“應繼續推行醫聯體內資源互通,以政府為主導,在人、財、物多方面進行科學化管理,真正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多方共贏的目標。繼續加強對醫聯體建設的政策支持,引導患者就醫,打破雙向轉診難題。同時,積極探索、完善醫聯體監督管理考核評價體系,從進修、工資、職稱晉級等方面努力構建人員激勵機制,提高人員獎勵標準,使更多專家愿意下到基層去。”
穩定經濟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應以思想之新、改革之勇、創新之力、開放之姿蹚出新的路子、找到最佳路徑、引領發展之變。
“秦川集團將全面深入貫徹省兩會精神,扎實開展系列工作。”陜西省人大代表、秦川機床工具集團總裁李強表示,將穩中有進挑戰新高度,增存量、拓增量,全面轉入創新驅動“新賽道”。緊盯集團“十四五”規劃目標,深化集團內部協同,對國內市場展開“飽和式開發”,對國外市場,整合各企業外銷資源和渠道,開創外銷業務新局面。深化改革持續發力,加快推進秦創原項目,打造“兩鏈”融合新優勢。以秦創原為研發平臺,以高檔五軸加工中心為載體,充分發揮產業鏈“鏈主”生態主導和資源凝聚作用,把秦創原項目建設成為企業對外合作、提高影響力的總窗口。持續推進數字賦能,大力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全價值鏈信息化支撐。
“政府工作報告對創新驅動作了總體部署,要求榆林加快建設國家能源革命示范區。我們將以建設秦創原榆林分中心為抓手,建好國家能源革命示范區榆橫綜合中試和示范基地。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以園區化工副產氫資源優勢和下游豐富的氫燃料電池重卡應用場景為吸引力,促進氫能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建設集氫能高端裝備制造,氫氣生產、儲存、充裝、運輸及氫能綜合利用于一體的國家級氫能產業基地。”陜西省政協委員、榆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賈正蘭說,“今年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依托中科院強大科技創新能力,開工建設環氧樹脂新材料等產業鏈關聯的6個示范項目,力爭早日投產。我們將迅速組織學習貫徹省兩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創新成果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讓科技創新成為榆林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打造科技創新發展新高地。”
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涉及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強省建設……關于陜西省兩會之后的發展方向和打算,代表委員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進行了規劃。
“藍田將緊緊扭住項目建設不動搖,牢牢抓住招商引資不松勁,時時關注民生不缺位,處處改進作風不懈怠。”陜西省人大代表、藍田縣委書記林梅表示。
陜西省人大代表、寶雞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商貿學院電商教研室主任熊愛珍表示,近年來陜西省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關心技能型人才培養,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會后,將繼續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鼓勵一些年輕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373850033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