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
近年來,我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有增高趨勢,而且有著“重女輕男”的傾向,其中,20~40歲女性是高發人群。面對甲狀腺癌發病率走高的形勢,很多人對自己脖子上的“小疙瘩”很緊張、很焦慮。不少人拿到體檢報告發現甲狀腺上長了結節后,會陷入恐慌,與甲狀腺癌聯系到一起,恨不得馬上接受手術治療,一切了之,但事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悲觀。

甲狀腺結節發病人數的上升,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檢查手段的進步。曾經甲狀腺疾病的初步診斷主要依靠醫生用手觸診,但受到腫塊位置、大小等因素的影響,容易造成誤診。如今,隨著影像學檢查技術的不斷提高,再加上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許多微小的結節都能夠被及時發現。
甲狀腺是形似蝴蝶的內分泌器官,它分泌甲狀腺激素,具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和維持機體正常生長發育的功能。但是甲狀腺結節大部分沒有癥狀,很難發現,通過體檢觸診,檢出率不到一成,而目前彈性B超的檢出率高達20%~76%,所以建議通過甲狀腺彈性B超篩查甲狀腺結節。
對于甲狀腺結節,我們首先不要過度緊張,大多數甲狀腺結節不需要外科的處理。九成左右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只有5%~15%的甲狀腺結節被證實為甲狀腺癌,因此盲目地手術切除沒有必要。
即使患上甲狀腺癌,經過規范治療,也有九成患者可以長期存活。這是因為甲狀腺癌是一種進展較慢的實體腫瘤,是目前所有惡性腫瘤中存活率和治愈率均比較高的。雖然當前發病率與檢出率增幅明顯,但由此引發的死亡率并沒有明顯增加。因此,對甲狀腺癌應理性對待,無須過度恐慌。
如果經過B超檢查診斷為甲狀腺結節,我們應重點關注報告單上的這些信息:
一是看等級:1~3級基本上是良性的,不需要接受特殊治療,大部分受檢者只要定期進行B超復查即可;4~6級有惡性的可能性,受檢者應當謹慎,必要時可遵醫囑接受進一步的病理檢查。
二是看大小:甲狀腺結節直徑小于1厘米的,即便是甲狀腺癌,危害性也較低,及時接受規范的手術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如果大于4厘米,無論是良性還是惡性,都要及時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手術或者微創治療。
大家千萬不能因“談癌色變”就強求“一切了之”,也不能覺得不疼不癢,索性置之不理。我們首先要正確認識,放寬心態。目前數據顯示,在中國綜合實力較強的三級醫院專業科室接受規范化診療的患者,5年存活率可超過90%,找專科醫生、規范化診療相當重要。
而在戰術上不要掉以輕心,按醫囑定期復查,及時處理。很多患者覺得不疼不癢,有個結節不要緊,過了幾年都不復查,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應當每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B超復查,有可疑結節的高危人群每3~6個月復查一次。如果等到癥狀明顯再治療,可能會影響今后的生活質量。
36075019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