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新貴
珠海中航飛行學校有限公司 廣東 珠海 519000
直接安全問題和人為因素是影響通用航空管制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其中,人為因素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要想提高綜合管控效果,就要踐行完整的安全監管機制,確保服務和航空安全之間緊密連接,打造更加合理的航空安全管控平臺。
對于通用航空產業而言,安全飛行是關鍵,而要想維持航空安全水平,就要確保人為因素的綜合管理水平符合預期。不僅要保證飛行人員具備較好的專業素質,也要關注與航空安全息息相關的機場管制人員、航空情報人員等,只有建立通力合作的應用管控體系,才能共同維護通用航空管制的水平,減少飛行事故。也就是說,積極降低人為因素對通用航空管制產生的影響,就能為全面優化綜合管控效率提供支持。
一方面,通用航空管制工作中要重視人為因素的影響,才能搭建聯合管理且完整的控制方案,針對存在的問題予以及時處理,保障通用航空管制工作中相關內容都能按照標準化管理流程有序推進,建立標準化管理模式,維持整體管控效率,提高通用航空航務水平。
另一方面,通用航空管制工作中人為因素的監督和管理是維持整體安全性的關鍵,只有維持安全運行的基本標準,才能維系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效果,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順應通用航空發展轉型的需求,共建安全、可靠的管理平臺,維系通用航空管制工作的整體效果。
綜上所述,通用航空管制工作中,人為因素的系統化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在通用航空管制工作中,人為因素是關鍵性影響因素,會對整體航空管制工作的水平和運行安全性產生作用,良好的人員配置模式和管理機制能提升通用航空管制工作的效率,打造更加安全穩定的防控管理平臺。若是人員管理和控制工作不到位,則會增加安全隱患,對應的工作無法得到全面落實,必然會對航空安全產生影響。在分析通用航空管制工作中人為因素產生的影響方面,要從技術層面、環境層面、個人素質層面、管理層面等方面予以全面闡釋,從而更加有效地了解相關內容。
對于航空安全工作而言,通用航空管制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管制人員要靈活應用相關決策,確保調配和管控工作都能落實到位,才能提升整體管理效果。尤其是借助規定的通信設備完成航空飛行管制工作,不僅要求管制人員自身技術水平較好,且能在短時間全面分析局勢和問題,從而制定更加合理高效的決策內容。也就是說,若是航空管制人員的綜合技術水平較差,專業技術能力不足,必然會造成相關問題解決不及時的現象,影響安全管制的整體效率。
環境對于人為管理因素和管控效果的影響也較大,這里所指代的環境并不是自然環境,而是指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以及培訓發展環境[1]。
一方面,工作環境良好對于管制人員操作工作注意力和敏感度都有益處,也能大大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更好地優化航空管制安全流程,維持整體工作的實效性。
另一方面,培訓發展環境是提高管制人員綜合素養的關鍵,因為航空管制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要配合完整的培訓教育方案,不僅要對管制人員予以技能培訓,也能對管制人員的管制能力成果進行驗收,所以,多樣化的培訓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管制人員的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環境因素會對通用管制工作中航空安全水平產生影響,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以便于能開展更加合理有效的管控工作。
除了外界環境的影響,管制人員的個人素質也是影響管制人員工作水平的重擔,在日常工作中,管制人員要結合差異化飛行條件完成準確判定,并且及時處理危機事件,也正是基于管制人員高素質和高水平技術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管制工作。但是,若是管制人員個人缺乏工作熱情和創新意識,僅僅是按照陳舊的技術方案和方法開展管理工作,責任心和服務意識不足,一定會對通用航空管制工作的整體水平產生影響,造成決策和預測過程的混亂,甚至會引發飛機事故問題。
在通用航空管制工作中,合理的管控方案和管理機制是維持工作實效性的重點,航空管制工作的每個細節都要落實標準工作流程,并且匹配相應的管理制度,并且能針對特殊問題和情況展開相關預案。然而,若是管制管理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就會增加空中風險問題的發生概率,對飛機安全運行產生不良影響[2]。
另外,管理方案約束性不足、管控力度不高等問題也會降低警惕性和風險預見性,使得通用航空管制工作管理安全性大大降低。
為了優化通用航空管制中人為因素管理水平,要依據其可能存在的問題落實相應的控制方案,打造更加規范科學的管控方案,提高人員綜合管理水平,從而推動航空管制工作的全面進步。
因為通用航空管制中航空飛行安全和管制人員技術操作水平息息相關,因此,要對管制人員予以專業化技術培訓,保證其能更好地掌握決策要點,及時預判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后依據管制要求落實具體工作[3]。特別是對新參加管制工作的人員,要及時引導其參與模擬機訓練,并且配合經驗豐富老員工參與幫帶,從而提升其綜合技能,為素質和修養的全面優化奠定基礎。需要注意的是,航空管制工作本身就不是獨立項目,因此,需要各個部門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所以,要對人員的合作意識、熟練團隊合作技巧予以關注,維持通用航空管制水平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要建立健全人員素質綜合管理方案,確保提升航空管制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以便于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打造安全、可靠的通用航空管制工作體系。
第一,意識素質。要確保航空管制人員能具備“大局觀”,對航空工作有著理想、信念和成就動機。對于航空管制人員而言,保證飛機安全飛行就是最高的工作職責,只有具備良好的意識素質,才能實現工作目標,將專業技術融匯到具體工作中,提升管制工作的整體效果。
第二,知識素質,通用航空管制工作要想維持航空安全性,管制人員的工具性素質即知識素質要滿足要求。主要包括應急救援指揮能力、協調能力、包機保障方法應用能力、通航公司運行控制能力以及航空氣象資料圖表分析能力、航空情報資料處理能力等,只有具備較為豐富且扎實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開展相應工作,減少飛機事故問題[4]。
第三,能力素質,相較于知識素質,能力素質更加關注管制人員的臨場問題處理水平,航空管制人員要具備思維力、觀察力、想象力、操作力等,能結合實際情況憑借經驗和知識素養制定更加合理安全的管控決策,提升管制工作水平,維持航空安全。另外,通用航空管制中管制人員也要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能明確了解溝通過程的重點(圖1),然后結合溝通結果和實際要求制定更加合理的決策。
圖1 溝通要點
第四,身心素質,因為通用航空器的飛行活動一般是24小時,因此,一般會采取夜班通宵、倒班制配合的工作模式,因此,管制人員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養成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精神[5]。
第五,品德素質,也就是支撐通用航空管制人員責任素養的關鍵,只有具備崗位責任心和崗位歸屬感的工作人員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工作環境對于航空管制人員工作狀態也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因此,要在控制室的管理方面關注光線、色彩等布局,結合人體工學創設良好且舒適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舒適度,為更好地優化工作質量提供支持。而在培訓教育環境方面,則要及時解決管制人員的實際情況,安排對應的培訓工作,確保能開展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從而提高管制工作人員的綜合水平[6]。
另外,也要從社會環境層面提升人才管理水平,利用產教融合的方式突破傳統管理控制體系中的瓶頸,維持通用航空產業的高速發展,并且進一步推動高層次、高專業化、國際化的管理人才培養工作,推動整個通用航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多地均開展產教融合改革試點,結合實訓平臺的基本要求,積極優化覆蓋面的黏合度,有效實現通用航空管制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7-8]。特別是在“2021中國涌航產教融合高峰論壇”中,對產教融合模式也給予了肯定,要進一步擴大校企合作范圍和深度,為通用航空管制綜合管控水平提供保障,優化人才素質和水平。
要建構完整的風險管控制度,確保管理機制構造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及時針對問題落實風險管理響應,從而打造更加規范的管理平臺,維持管理制度的應用價值,配合采取薪酬獎懲機制,提高管制人員工作積極性,共同促進通用航空管制安全工作全面推進。
總而言之,在通用航空管制工作中,人為因素對于航空安全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要結合人為因素的要點優化管理水平、素質水平、環境水平以及技術水平,實現經濟效益和管理效益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