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晶晶,張志威,周文喜,倪娜,趙汝,李華,王華*
(1.內蒙古民族大學生命科學與食品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43;2.通遼市農牧科學研究所,內蒙古 通遼 028015)
蕎麥是蓼科蕎麥屬的雙子葉作物,其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除具有良好的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功效外還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等生物活性,在食品、藥品等領域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1-4]。有研究表明蕎麥的籽粒以及殼、莖、花、葉中均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為蘆丁,約占黃酮類化合物的70%~90%[5-7]。孫坤坤[8]研究發現苦蕎麥不同部位的黃酮含量不同,其中多以蕎麥粉和蕎麥殼為原料研究蕎麥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9-12]。目前常用的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微波輔助提取、超聲輔助提取、有機溶劑提取、水浸提、堿浸提和酶法提取等[13-15],其中超聲輔助提取因具有溶劑用量少、提取率高且產物不受高溫影響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16-17]。
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種植蕎麥歷史悠久,其產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享有“中國蕎麥之鄉”的佳譽。為進一步發展通遼地區蕎麥深加工產業,本文采用Box-Behnken試驗設計對超聲輔助提取蕎麥總黃酮工藝進行優化,并對通遼主要栽培種植的7個蕎麥品種的殼、全麥粉和芽粉總黃酮得率及抗氧化活性進行測定,以期為通遼地區蕎麥深加工提供科學依據。
蕎麥:大黑三棱、小黑三棱、通蕎1號、赤甜蕎1號、庫倫2號、赤苦蕎1號、珠日河苦蕎7個品種,均為通遼市農牧科學研究所提供。
蘆丁標準品(純度≥98%):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甲醇、乙醇、亞硝酸鈉、硝酸鋁、氫氧化鈉(均為分析純):天津大茂試劑有限公司。
SA224S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H-H26S數顯恒溫水浴鍋:金壇大地自動化儀器廠;DHG-9203A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KQ-5200DE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T6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1.2.1 樣品總黃酮提取工藝
工藝流程:蕎麥(殼、全粒、芽)→粉碎(過60目篩)→加入乙醇→超聲輔助提取→離心→濃縮。
1.2.2 總黃酮的含量測定及計算
用30%乙醇溶液將蘆丁標準品分別配制成濃度為 0、0.01、0.02、0.03、0.04、0.05 mg/mL 的蘆丁標準溶液,在波長510 nm處測定各標準溶液的吸光度,繪制標準工作曲線,得到線性回歸方程Y=8.94X-0.002 3,R2=0.996 8。
1.2.3 總黃酮得率的計算
將得到的總黃酮提取液在4000r/min下離心10min,取上清液用旋轉蒸發器濃縮后用30%乙醇溶液定容至25.0 mL容量瓶、搖勻,即得到濃縮液。取2.0 mL該濃縮液并按標準曲線的操作方法測定吸光度,按照下列公式計算總黃酮得率。

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測定分別參照Guedes等[18]的測定方法。
單因素試驗和響應面優化試驗以7個品種中的珠日河苦蕎殼作為試驗材料。
1.4.1 提取溶劑濃度的確定
分別選取乙醇溶液的濃度為30%、40%、50%、60%、70%、80%進行提取,并計算總黃酮得率以確定最佳的乙醇濃度。
1.4.2 單因素提取條件的確定
分別考察提取時間(40、60、80、100、120 min)、料液比[1∶20、1∶30、1∶40、1∶50、1∶60、1∶70(g/mL)]、提取溫度(50、60、70、80、90、100 ℃)及超聲頻率(20、40、60、80、100 kHz)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根據單因素的試驗結果,采用Box-Behnken試驗設計方法,以總黃酮得率為響應值,運用L9(34)響應面分析優化提取工藝,其因素水平設計如表1所示。

表1 Box-Behnken試驗因素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Box-Behnken test
采用Design-Expert8.0、Microsoft Excel 2007和 O-rigin 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并繪圖,單因素試驗、響應面優化試驗均重復3次,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1.1 提取溶劑濃度的確定
提取溶劑濃度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見圖1。

圖1 提取溶劑濃度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extraction solvent concentration on the 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
從圖1可以看出,當使用70%乙醇溶液作為提取溶劑時總黃酮得率最高,為3.50%,乙醇溶液濃度高于70%后得率反而降低,可能是由于隨著乙醇濃度的提高,其它脂溶及醇溶性物質與黃酮類物質競爭性溶出,導致黃酮類物質溶出減少。這與相關研究得到的乙醇提取蕎麥黃酮的最佳濃度為65%~80%結論一致[19]。
2.1.2 提取溫度的確定
提取溫度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見圖2。

圖2 提取溫度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由圖2可知,提取溫度低于80℃時,隨著提取溫度的升高總黃酮得率也隨之緩慢增大。這可能是由于溫度的升高加速了分子的運動,使總黃酮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提取溫度高于80℃后,黃酮類物質的活性成分易被破壞,而且乙醇溶劑在高溫下易揮發損失。因此,選擇提取溫度為70、80、90℃進行后續試驗。
2.1.3 料液比的確定
料液比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見圖3。
由圖3可知,料液比為1∶50(g/mL)時,總黃酮得率最高,料液比過低或過高均會使總黃酮得率降低,故選擇料液比為 1∶40、1∶50、1∶60(g/mL)進行后續試驗。

圖3 料液比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material-to-liquid ratio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2.1.4 超聲頻率的確定
超聲頻率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見圖4。

圖4 超聲頻率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supersonic frequency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由圖4可以得出,當超聲頻率由20 kHz增大到100 kHz時,總黃酮得率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當超聲頻率為60 kHz時,總黃酮得率最高,可達4.44%,故選擇超聲頻率40、60、80 kHz進行后續試驗。
2.1.5 提取時間的確定
提取時間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見圖5。

圖5 提取時間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從圖5可以看出,提取時間在40 min~80 min,總黃酮得率呈上升趨勢且上升幅度較大,在80 min時總黃酮得率達到最大值5.18%。提取時間超過80 min后總黃酮得率下降,可能是因為提取時間較長造成總黃酮的部分分解。因此選擇提取時間60、80、100 min進行后續試驗。
2.2.1 優化蕎麥總黃酮提取工藝的響應面試驗及方差分析
蕎麥總黃酮提取工藝優化的Box-Behnken響應面試驗設計與結果見表2。

表2 Box-Behnken響應面試驗設計與結果Table 2 The design and results of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test
通過Design-Expert8.0軟件對表2數據進行響應面回歸分析,得到多元二次回歸方程:Y=4.29+0.21A+0.33B+0.19C+0.29D+0.027AB-0.010AC-0.24AD+0.20BC-0.33BD+0.48CD-0.39A2-0.44B2-0.31C2-0.25D2。
蕎麥總黃酮提取工藝優化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方差分析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由表 3 可以看出,A、B、C、D、AD、BD、CD、A2、B2、C2、D2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顯著,各因素影響總黃酮得率的先后順序為料液比>超聲頻率>提取時間>提取溫度。回歸模型P<0.000 1,表明該模型極顯著;同時,回歸模型的失擬項不顯著(P>0.05),R2Adj=93.34%,說明93.34%的數據都可以用該回歸模型解釋。
2.2.2 兩因素交互作用影響提取工藝的響應面分析
提取時間、料液比、提取溫度和超聲頻率兩兩交互作用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結果如圖6所示。
由圖6可知,料液比與超聲頻率交互作用、提取溫度與超聲頻率交互作用、提取時間與超聲頻率交互作用的曲面都有極大值,坡面較陡峭,且等高線圖均呈橢圓形,說明這3組交互作用對蕎麥總黃酮得率的影響顯著,這與表3顯著性分析結果一致。

圖6 各因素交互作用對總黃酮得率影響的響應面圖Fig.6 The response surface of interaction factors onextraction 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
經Design-Expert8.0軟件預測可得最優提取工藝為料液比 1∶50(g/mL),提取時間 85.5 min,提取溫度85.2℃,超聲頻率72 kHz,此時總黃酮得率為4.92%。考慮到實際操作方便,調整最優提取工藝參數為料液比 1∶50(g/mL),提取時間 86 min,提取溫度 85 ℃,超聲頻率72 kHz。為了檢驗回歸模型預測的可靠性,在預測條件下重復試驗,得到總黃酮得率為4.94%,測定值與預測值之間的相對誤差為0.02%,與預測值基本一致。
對通遼市常年種植的7個蕎麥品種的殼粉、全麥粉和芽粉中的總黃酮按照最優工藝提取并對比,其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最優提取工藝總黃酮得率及抗氧化活性測定Table 4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 yield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由表4可知,經最優提取工藝得到的總黃酮對DPPH、ABTS+自由基均具有較好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呈劑量依賴關系,即自由基清除率隨著總黃酮得率的提高而增大,其中珠日河苦蕎芽粉的總黃酮得率最高,優化后可達(5.13±0.08)%,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達(94.79±2.58)%、ABTS+自由基清除率可達(96.92±2.58)%。從測定結果可以得到7個品種中以珠日河苦蕎芽粉黃酮的抗氧化能力較強,與石磊等[20]研究的苦蕎芽粉中黃酮含量高于籽粒的結果一致。
本文采用Box-Behnken試驗設計,選擇提取時間(A)、料液比(B)、提取溫度(C)與超聲頻率(D)進行L9(34)的響應面分析對超聲輔助提取蕎麥總黃酮工藝進行優化,得到最優提取工藝:以70%的乙醇溶液作為提取溶劑,料液比 1∶50(g/mL),提取時間為 86 min,提取溫度為85℃和超聲頻率為72 kHz,此時理論總黃酮得率最高為4.92%與實際結果4.94%基本一致,相對誤差僅為0.02%。采用最優工藝對通遼市主要種植的7個蕎麥品種的黃酮進行提取并測定黃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得到7個品種中以珠日河苦蕎芽粉的總黃酮得率最高,為(5.13±0.08)%,其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別可達(94.79±2.58)%和(96.9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