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超,楊月宏,李振球
(云南華聯鋅銦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文山 663701)
利勃海爾電動液壓鏟工作裝置潤滑系統就是對工作裝置中所有襯套、銷軸進行自動供油的裝置,且能根據各潤滑點的襯套與銷軸接觸面大小調節適合的供油配比。適合的供油配比在銷套間形成良好的潤滑油膜,使工作裝置運行正常。
利勃海爾電動液壓鏟配置200 L 單線路潤滑系統,此系統集成機、電、液壓技術,技術先進,工作可靠,間段漸進潤滑。
整個潤滑控制系統主要由黃油泵、儲油罐、控制面板、控制電腦板、潤滑計量分配器(由多個潤滑注射器組成)、控制電磁閥和油道管路等組成。
潤滑控制系統的啟動有三種方式,第一種由設備啟動自動觸發,第二種由動作電流信號和時間繼電器共同觸發,第三種也可由控制面板手動觸發。黃油泵啟動,供油壓力由控制電腦板和相應電磁閥控制。潤滑計量分配器中注射器由主油道管路壓力升高觸發打開,主油道管路壓力釋放,由復位彈簧復位關閉。各潤滑節點供油量由潤滑劑分配計量器中的注射器控制,注射器把壓力潤滑劑經潤滑管道按潤滑比例輸送到各潤滑節點,并形成潤滑油膜,最終達到各工作裝置的潤滑要求。潤滑泵從開始啟動到停止為一個工作循環,每兩個工作循環時間間隔由電腦板控制,通過控制面板進行調節。工作原理如圖1 所示。

圖1 潤滑系統工作原理
潤滑劑分配計量器在整個工作中由管道壓力油打開,復位彈簧復位。注射器在潤滑系統中呈4 種狀態:①加壓潤滑狀態;②潤滑完成狀態;③減壓狀態;④停止工作狀態。潤滑分配計量器注油量由停止狀態下的a 腔(潤滑計量腔)大小控制,a 腔越大表示工作時注油量越大。調整螺釘順時針旋轉a 腔減小,反之則大。四種狀態在整個潤滑過程中依次呈現,完成各潤滑節點的計量潤滑。工作原理如圖2 所示。

圖2 潤滑劑分配計量器工作原理
潤滑泵在整個工作過程中經由先導壓力油驅動的往復油缸帶動,在往復油缸的缸蓋上聚成油缸自動動換向裝置,流量調節閥,壓力調節閥。通過調節油缸的進油量可改變油缸運動速度,同時也就改變潤滑油泵的輸油速度,調節油缸的進油壓力可以改變潤滑泵的工作壓力。圖3 為油缸流量壓力調節裝置,順時針旋轉流量調節閥的調節螺釘為增大流量,可調范圍2~10 L/min,逆時針旋轉為減小流量,調節到合適的流量后由螺母鎖緊。順時針旋轉減壓閥調節螺釘為增大壓力,逆時針旋轉調節螺釘為減小壓力,可調范圍1.2~5.5 MPa。

圖3 油缸流量壓力調節裝置
工作裝置要有良好的潤滑,必須保證潤滑系統各部件能正常工作,而且各技術參數也必須符合系統要求,潤滑管道潤滑元件在潤滑系統中無漏油無失效現象。例如電控系統需有24 V電源,潤滑黃油泵由液壓系統先導壓力油驅動,先導壓力油在整個液壓系統中標準壓力為5.5 MPa,潤滑系統相關各部件技術要求見表1。

表1 潤滑系統相關各部件技術要求
電動液壓鏟工作裝置潤滑是否良好,一般以目視的方法觀察各潤滑節點是否有新的潤滑脂溢出為標準:①潤滑節點干枯,沒有潤滑脂溢出為潤滑油量不足;②潤滑節點有大量潤滑脂溢出滴落,則說明相應潤滑計量分配器油量過大,潤滑油脂過量;③在各潤滑節點能目視到有適量的潤滑脂溢出,可視為最佳潤滑,既不浪費潤滑劑,又能滿足工作裝置潤滑要求。大量的潤滑劑溢出會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在滿足設備潤滑的條件下需兼顧資源環保問題,使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體現環保節能的要求。通過對工作裝置潤滑原理及技術參數分析,要得到科學合理的潤滑配比,可以從以下措施入手。
改變供油速度意為改變油缸運動速度,油缸運動速度決定了潤滑油泵向潤滑系統注油速度,從而改變潤滑時間,流量調節在2~10 L/min。在利勃海爾電動液壓鏟中需求4.5~5 L/min 的液流量,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液流量需求。
調整油缸工作壓力必須滿足驅動潤滑泵工作需求,并且能使潤滑系統加壓到所需要求。在潤滑系統中有個壓力開關,只有潤滑系統加壓到設定壓力,壓力開關才有壓力信號傳遞至控制電腦板,又由電腦板輸出電信號至電磁閥切斷液壓油,從而完成一次潤滑循環。通過減壓閥可在1.2~5.0 MPa 之間調整,但是滿足潤滑系統正常工作所需壓力在4.5~5.0 MPa。
設備啟動后,潤滑系統呈持續間斷潤滑狀態,潤滑系統的每兩個工作循環的時間間隔即為工作時間間隔。調整適當的工作時間間隔即為工作裝置適時潤滑,如果當上一次工作循環為各潤滑節點注射的潤滑劑在工作運動消耗殆盡時,下一次工作循環還未啟動,此時的時間間隔就太長,各節點會因潤滑劑不足而磨損,長時間運行會大幅度降低設備的使用壽命;時間太短,各節點潤滑劑溢流過多,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在潤滑控制面板可調整工作時間間隔1~200 min。因利勃海爾電動液壓鏟為大型設備,工作裝置各潤滑節點所需潤滑劑計量大,調整工作時間間隔為6~12 min。
潤滑分配計量器注油量的調整在潤滑系統中關鍵作用,對潤滑節點潤滑面積大的應適當增大注油量,對潤滑節點潤滑面積小的應減小注油量。潤滑分配計量器可調注油量在0.131~1.31 cm3,在潤滑系統中潤滑注射器對潤滑節點供油潤換分兩種情況:①一個注射器為一個潤滑節點供油;②一個注射器為兩個潤滑節點供油,這種情況需提高注射器注油量。
由潤滑分配計量器工作原理可知,調整注油量大小意為改變注射器停止狀態a 腔大小,順時針旋轉調整螺釘a 腔變小,注油量減小,逆時針旋轉調整螺釘a 腔變大,注油量增大。潤滑節點因有不同分工,在工作中承受不同大小的工作載荷,潤滑面積大小各不相同,所以對不同潤滑節點潤滑分配計量器因有不同潤滑配比。在潤滑計量分配器中,a 腔的大決定注油量的大小,改變a 腔大小由調整螺釘控制:在潤滑計量分配器停止工作狀態,把調整螺釘逆時針旋出至剛好與指示桿分離位置,再慢慢地順時針旋入,通過指示桿推動注油活塞,從而改變a 腔大小;調整到合適位置時,通過鎖緊螺母鎖緊固定。a 腔從最大位置到最小位置需順時針旋轉調整螺釘8 圈。根據各節點接觸面積大小,按比例調整最為合適。調整比例見表2。

表2 潤滑配比
通過加強日常點檢、分級點檢、定期專項檢查,及時發現潤滑不良、潤滑劑溢流過多、潤滑管道破損漏油、潤滑計量分配器漏油等情況,找出原因并及時處理,使其恢復原有技術狀態,對于少數潤滑節點潤滑不良或者潤滑劑溢流過多的情況,可針對性地對其相應潤滑計量分配器進行注油大小調節。若整機各潤滑節點潤滑不良或者潤滑劑溢流過多的情況,應調節潤滑泵每兩次工作循環的時間間隔,使其為各潤滑節點源源不斷地提供適量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