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澤宇
(云南東方飛行培訓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14)
CAE 公司的R4 模擬機網絡結構主要由2 條以太網VLAN1、VLAN2 和一條1394 網組成:VLAN1(142.39.255.X)用于模擬機內部各個節點計算機之間的通信;VLAN2(10.X.X.X)只安裝于主計算機opserver 上,用于同外部接入設備的通信,如打印機等;1394 網用于模擬機實時運行中數據庫容器(CDB)和數據采集系統(DCU)通信。要在值班室監控模擬機信息,首先需要將值班室監控電腦網絡與每臺模擬機連通。
硬件配置上,需將網線接入各臺模擬機自配的CISCO 交換機上(位于S1 機柜中)的閑置VLAN2 網口中。登錄CISCO 交換機,可以查詢該VLAN2 端口所配置IP 地址。網線另一端則統一接在監控專用的網絡交換機上。同時值班室監控電腦也接入監控專用交換機(圖1)。在監控電腦上設置TCP/IP,由于每臺模擬機的VLAN2 的IP 均不同,該IP 地址和網關可以設置為鏈接的任一臺模擬機的VLAN2 空閑插口的地址。為了連上其余接入的模擬機,可通過設置網卡多IP,將其他模擬機的VLAN2 地址添加入設置中,實現監控電腦可以同時連上所有模擬機的網絡(VLAN2),與主計算機opserver 通信。進而可以通過opserver 獲取VLAN1、1394 等模擬機內部網絡傳輸的診斷數據。

圖1 網絡配置
Diagnostic 系統主要由3 個部分組成(圖2):①Diagnostic信息采集,數據采集系統(DCU)與事件報告系統(Event Logging);②狀態分析系統;③顯示系統。其中數據采集系統用于采集監控模擬機狀態變量,包括特殊的DCU、heartbeat;事件報告系統收集所有模擬機上的軟件或硬件運行時生成的事件;采集渠道則是通過模擬機的1394 網絡及VLAN1;狀態分析是通過編寫各種邏輯程序,使Diagnostic 系統在收到采集到的大數據根據編寫的邏輯顯示出不同模擬機狀態,如load/unload 等;顯示部分主要是將數據及分析結果顯示出來的客戶端,可以在本地顯示,也可以通過網絡遠程顯示。值班室Diagnostic 遠程監控正是利用顯示系統的特點,通過VLAN2 來遠程顯示,并攻克多臺模擬機監控數據同時采集及傳輸的沖突問題。

圖2 Diagnostic 系統主要組成部分
在Diagnostic 軟件的sds.ini 文件中有定義了SDS-VIEW 客戶端登錄識別信息,包括HOST(IP)、PORT(端口7005)等。CaediagServer 確認了識別信息后,將收集的傳輸給SDS-VIEWER 客戶端分析并顯示。
根據sds.ini 中的定義可以發現,CaediagServer 識別的HOST 信息為“opserver”。巧合的是,每一臺模擬機的opserver 的計算機名都是“opserver”,這正是測試中出現的“監控沖突”需要攻克的部分。
根據Diagnostic 的特點,直接從模擬機主計算機opserver 上拷貝SDS-VIEW 文件夾,粘貼安裝在值班室監控計算機上。
為了正常使用桌面的“Diagnostic Viewer”快捷方式,需進行環境變量配置:右擊“Diagnostic Viewer”圖標,選“屬性”,將“start in”和“target”的路徑復制。在控制面板中環境變量頁面點擊“New”,將上述內容復制粘貼至系統變量中即可。
此時雙擊打開Diagnostic,可以看到出現正常的登錄界面。在HOST 輸入需要登錄的模擬機IP 地址,PORT 輸入7005,USER NAME 輸入CPPDM。注意,AUTO CONNECT 處不要打鉤,避免自動登錄,因為后續登錄其他模擬機時需要重新填寫HOST 的IP 地址。
本文用A 和B 代替兩臺測試模擬機名。本次測試中監控電腦上的主IP 地址設置為A 模擬機的網段,B 模擬機的IP 則以網卡多IP 的方式添加。
直接輸入IP 地址登錄diagnostic。
4.1.1 測試過程
在監控電腦上雙擊“Diagnosticv Viewer”,輸入A 模擬機IP登錄。此時Diagnostic Viewer 顯示出A 模擬機的監控信息。對比A 模擬機opserver 計算機上的Diagnostic Viewer,信息完全一致。
在監控電腦上再次雙擊“Diagnosticv Viewer”,輸入B 模擬機的IP 登錄。發現此時打開的Diagnostic Viewer 顯示的監控信息中計算機名竟是A 模擬機。將該監控信息與A 和B 模擬機opserver 上的Diagnostic Viewer 對比,均不一致,出現監控混亂。重啟監控計算機,打開Diagnosticv Viewer,先輸入B 模擬機IP登錄,依舊顯示的時A 模擬機的計算機名,出現監控沖突。
4.1.2 結果分析
只有A 模擬機能成功顯示正確的監控信息,而監控計算機網絡設置IP 地址恰好用的是A 模擬機的網段。
根據上文Diagnostic 遠程監控配置原理可知,CaediagServer 識別的HOST 信息為“opserver”,而碰巧每一臺模擬機的opserver 計算機名均設置為“opserver”。推測是由于各模擬機opserver 的計算機命名相同,無論輸入A 或是B 模擬機的IP 地址登錄diagnostic,diagnostic 將 HOST 識 別 信 息“opserver”默認為監控電腦設置的A 模擬機IP 網段,進而連入A 模擬機來采集DCU。因此,A 模擬機的診斷數據正確,B模擬機的診斷數據混亂且名稱顯示為A 模擬機。
為驗證此推論,將監控電腦的IP 地址改為B 模擬機網段,A 模擬機網段則添加至網卡多IP 中。此時再次同時分別登錄A和B 模擬機的diagnostic,結果B 模擬機診斷信息正確,A 模擬機顯示信息混亂。同時打開監控電腦CMD 嘗試ping opserver,結果顯示:在不指定HOST 文件的情況下,ping opserver 的地址永遠是監控電腦設置的IP 地址對應的模擬機opserver 計算機的地址。
由于CAE 的opserver 計算機名廣泛應用于其他各類模擬機進程軟件編程中,無法輕易修改計算機名,為了解決該問題設計了測試二。
監控計算機修改主機映射后,再以用戶名“opserver”登錄diagnostic。
4.2.1 測試過程
在控電腦上打開HOST 文件(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修改主機映射,并在前面輸入“#”將其屏蔽,如下:

上述“XX”代表兩臺模擬機opserver 計算機的VLAN2 地址。
登錄A 模擬機監控時,除去HOST 文件中A 模擬機地址前方的# 并保存。此時再雙擊Diagnosticv Viewer 客戶端輸入“opserver”登錄。成功登錄后,Diagnostic 頁面顯示的監控信息與A 模擬機opserver 計算機上Diagnostic Viewer 顯示信息完全一致,監控同步。
同理,登錄B 模擬機監控時,恢復HOST 文件中A 模擬機IP 地址前的#,除去B 模擬機IP 地址前的#并保存。此時再雙擊Diagnosticv Viewer 客戶端輸入“opserver”登錄。成功登錄后,Diagnostic 頁面顯示的監控信息與B 模擬機opserver 計算機上Diagnostic Viewer 顯示信息完全一致,監控同步。
測試診斷實時性,如unload 模擬機,在值班室監控電腦的diagnostic 上同時顯示出unload 狀態。
4.2.2 結果分析
測試中值班室電腦上同時遠程監控到A 和B 模擬機的信息,且監控信息與模擬機上的實時監控信息完全一致(圖3)。由此可知,4.1.2 中的推論是正確的,CaediagServer 識別的HOST 信息“opserver”與每一臺模擬機的opserver 的計算機名“opserver”相同,造成了監控混亂。

圖3 Diagnostic 成功同時遠程監控A 和B 模擬機
利用4.2.1 的測試方法,可以解決該沖突問題,并成功實現同時開啟多個Diagnostic 軟件監控不同的模擬機。
依上述方法,將公司訓練中心的全部R4 模擬機連至值班室監控電腦,并投屏到墻面大屏幕顯示器上,在值班室可以清晰看到Diagnostic 軟件實時監控的各臺模擬機狀態。實用中可以及時發現模擬機出現的問題,預先準備處理方案,甚至一些非停機即可解決的問題,在訓練機組還未發現時,維護人員就可以根據監控信息予以排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模擬機訓練的質量。
由于本遠程監控配置需要將模擬機與外界電腦相連,因此計算機安全及病毒防護工作需要特別注意。建議配置專用的交換機監控網絡,監控電腦不接入其他任何網絡,在安裝完Diagnostic 后即關閉所有USB 接口,必要時或可考慮安裝CAE 公司推薦的殺毒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