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興,沈睿煒,莊云英,陳玲紅,黃永德
1.泉州海峽醫院,福建 泉州 362015;2.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浙江 寧波 315046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內科常見的一種慢性功能性胃腸疾病,主要由腹脹、腹痛、早飽、反酸等胃腸道癥狀[1-2]。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藥物治療干預,常用促胃動力、抑酸劑、抗幽門螺桿菌感染等藥物治療[3-4]。米曲菌胰酶片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種植物性的胰酶化合物,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發揮較好的治療效果[5-6]。西尼必利是一種新型的促胃腸動力藥物,為5 羥色胺4 受體激動劑,能夠調節患者的胃腸動力的紊亂狀態[7]。臨床上關于西尼必利與米曲菌胰酶片的聯合治療研究尚未有相關的報道,進行相關的研究能填補該研究領域的空白,具有較高的創新性。為此,本研究中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為治療對象,采用西尼必利聯合米曲菌胰酶片治療,綜合評估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胃腸動力的影響。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泉州海峽醫院收治的140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為治療對象,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70 例。(1)納入標準:①確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且符合《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共識意見》[8]中標準;②患者對米曲菌胰酶片、西尼必利等治療藥物無禁忌癥;③患者對本研究治療方案知情并自愿參與本項研究;④研究方案經泉州海峽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批通過。(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消化系統疾病者;②已經接受其他治療藥物干預的患者;③出現漏服、誤服的患者;④中途自愿退出的患者;⑤評價指標數據有缺項的患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
對照組以米曲菌胰酶片治療,米曲菌胰酶片(Nordmark Pharma GmbH,國藥準字HJ20170092,規格:每片含米曲菌酶提取物24 mg,胰酶220 mg)口服,每次1 片,每日3 次,于每頓飯中或飯后服用。觀察組以西尼必利聯合米曲菌胰酶片治療,米曲菌胰酶片服用方案與對照組完全相同,同時以酒石酸西尼必利片(industrias farmacéuticas almirall,S.A.,國藥準字J20171020,規格:1 mg)口服,每次1 片,每日3 次,在飯前15 min 服用。均以30 d 為1 個療程,治療3 個療程。
(1)臨床療效。療效標準參照《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治的專家共識》[9]制定。①顯效:治療后患者的早飽、噯氣、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完全消退,患者的癥狀積分下降幅度>80%,胃腸動力學指標恢復至正常水平;②有效:患者癥狀有顯著改善,癥狀積分下降30%~80%,胃腸動力指標顯著改善;③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癥狀積分、胃腸動力指標、炎癥因子等均未改善。總有效=顯效+有效。
(2)癥狀評分。主要癥狀包括早飽、噯氣、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積分進行統計比較,根據患者的癥狀程度采用十分制計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癥狀程度越輕。
(3)胃腸動力學指標。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胃腸道運動功能指標包括胃排空率(GER)、胃竇收縮次數(FB)、胃體蠕動次數(FA)進行測量比較。采用ACT-200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安捷倫公司)檢查患者的空腹時胃竇面積和進食1 h后的胃竇面積,GER=(空腹時胃竇面積-進食1 h后胃竇面積)/空腹時胃竇面積×100%,并對患者進食1h 后的FB、FA 進行記錄統計。
(4)血清炎癥因子。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以PC120 型高速離心機(湖南天恒科學儀器廠)進行離心分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患者血清學指標包括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指標水平包括血清水通道蛋白3(AQP3)、蛋白酶激活受體2 蛋白(PAR2)、分泌型卷曲相關蛋白1(SFRP1)水平,檢測儀器為SY-96 型多功能全波段酶標儀(濟南科萊博公司)。
(5)治療安全性。統計比較兩組患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43%(64/7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71%(53/70),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后觀察組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癥狀評分比較() 分

表3 癥狀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患者治療前對比,aP<0.05。
治療后觀察組GER、FA、FB 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胃腸動力學指標水平比較()

表4 胃腸動力學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患者治療前對比,aP<0.05。GER為胃排空率;FA為胃體蠕動次數;FB為胃竇收縮次數。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清AQP3、PAR2、SFRP1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ng/L

表5 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ng/L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aP<0.05。AQP3為血清水通道蛋白3;PAR2為蛋白酶激活受體2蛋白;SFRP1為分泌型卷曲相關蛋白1。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86%(9/70)、8.57%(6/70)(P>0.05),見表6。

表6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內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患者的胃和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引起的癥狀而沒有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對于該病發病機制的研究顯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復雜,多重因素參與該病的病情進展過程,首先是患者的胃腸動力障礙包括胃排空延遲,胃十二指腸運動協調失常導致的胃腸消化功能不足[10]。另外,患者的胃腸等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導致消化性不良[11]。再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生與患者胃底對食物的容受性舒張功能下降有關,以及精神和社會因素的異常也促進這類疾病的發生。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其中米曲菌胰酶片是一種植物性的胰酶化合物,可以直接補充機體的消化酶含量,進而有效促進患者的消化功能的恢復,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復雜,單一藥理作用的治療藥物難以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12]。
西尼必利是一種新型的促胃腸動力藥物,為5羥色胺4 受體激動劑,能夠調節患者的胃腸動力的紊亂狀態,既往在胃腸道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治療中有良好應用。為此,本研究中觀察組以西尼必利聯合米曲菌胰酶片進行治療,患者的臨床療效有顯著的提升,表明西尼必利的聯合應用能夠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效果。這是因為西尼必利為第四代的促胃腸動力藥物,當其進入患者機體后,能夠特異性地作用于患者的消化道神肌間叢的5 羥色胺4受體,并能進一步拮抗來自乙酰膽堿能神經末梢多巴胺2 受體的活性,從而發揮雙重效應促進乙酰膽堿的釋放,進一步使得胃腸道平滑肌與乙酰膽堿結合,進而促進患者胃腸道動力功能的恢復,能夠調節患者的胃腸動力的紊亂狀態,使患者的消化功能恢復正常水平[13-14]。西尼必利和米曲菌胰酶片的聯合應用,分別從不同的作用機制發揮協同增效的目的,從而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發揮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的早飽、噯氣、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西尼必利的輔助應用能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各項癥狀。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通常伴隨著胃排空、胃竇收縮、胃體蠕動等胃腸動力學參數指標的下降,本研究中經超聲影像評估,觀察組治療后的胃腸動力學參數水平指標包括GER、FB、FA 均優于對照組,表明西尼必利的輔助應用對胃腸動力障礙患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這得益于西尼必利良好的促胃腸動力的作用,通過對胃腸道平滑肌的舒張作用增強患者的胃腸動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生過程也是一個炎癥反應參與的過程,伴隨著多種炎癥因子的異常表達。AQP3 是一種存在于細胞膜上控制水分子進出的功能蛋白,相關研究表明AQP3 表達參與到機體的消化過程,當其在體內高表達時能夠使得機體的水鹽代謝紊亂,使得胃腸道內的水分減少,患者的消化功能受到影響[15]。SFRP1 是一種由RNA 基因編碼信號轉導途徑的抑制因子,參與調控病毒、細菌以及寄生蟲感染的免疫激活、細胞分化和抑制細胞生長等生理過程,能夠促進炎癥反應和炎癥因子的表達[15]。PAR2 屬于G 蛋白偶聯受體家族的一員,具有多重的生理活性,在炎癥反應、胃腸道平滑肌收縮功能中發揮調控作用[16]。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的AQP3、PAR2、SFRP1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西尼必利的輔助應用能夠改善患者的高炎性反應狀態,此方面的研究也是本研究的一個創新點所在。
綜上所述,西尼必利聯合米曲菌胰酶片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良好,能夠改善患者的癥狀評分,提高患者的胃腸動力學,抑制各項炎癥因子表達,治療安全性良好,可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