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晴 王惠娟 王妍









摘 要:2017年頒發的《山西省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飳嵤┮庖姡ㄔ囆校诽岢鲋锌济}內容應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據此,本文將中考地理試題分為基礎題、綜合題、應用題和創新題,并在剖析大量中考地理試題的基礎上,從問題情境、必備知識、關鍵能力、推理水平、認知水平與任務要求六個維度構建中考地理試題分類標準,并依此對山西省2021年中考地理試題進行分析,確定所屬試題類型并進行統計分析,旨在為今后初中階段地理教學和備考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新中考改革;中考地理;試題分類;中考備考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207(2022)03-0045-06
一、問題的提出
中考試題命制是新中考改革的重要一環。2016年教育部頒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锏闹笇б庖姟分赋?,應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確定中考試題內容,提高命題質量,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系,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求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實踐創新能力。
順應時代的發展,地理學具有獨特的學科優勢。在新中考改革背景下,中考地理試題除了要全面考查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要突出對學科能力的考查,突出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2017年頒發的《山西省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飳嵤┮庖姡ㄔ囆校诽岢觯锌济}內容應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2]。基于此,本文將中考地理試題分為基礎題、綜合題、應用題和創新題,并在剖析大量中考地理試題的基礎上,從問題情境、必備知識、關鍵能力、推理水平、認知水平與任務要求等六個維度探尋各類題型的普適性特征,希望能促使教師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中考試題,把握出題人的命題動向,及時有效地調整教學,達到以考導教的目的。
二、中考地理試題分類標準的構建
1.試題情境
情境是運用文字、數據和圖表等形式,圍繞一定的主題加以設置,為呈現解題信息、設計問題任務和達成測評目標而提供的載體,是為激發學生的認知建構與素養表現搭建的平臺。[3]地理試題以情境為載體考查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中考地理試題考查學生能否從具體情境中獲取地理信息以及能否在實際背景下解決地理問題。地理問題情境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如表1所示[4]。
2.必備知識
教學離不開知識,必備知識是學生知識儲備中的基礎性、通用性知識,是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以及終身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具體表現為學生在面對具體的現實問題時,能調用所學知識,有效地認識、分析與解決問題?!读x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課程內容分為“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及“鄉土地理”四大部分,將區域地理與系統地理融合在一起。袁孝亭認為根據認知層次可將這些地理知識分為地理感性知識和地理理性知識(圖1)[5]。試題命制應選擇符合初中生認知發展水平的地理必備知識,因此,本研究據此來分析試題考查的初中地理必備知識類型。
3.關鍵能力
地理關鍵能力是指學生在面對與地理學科相關的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問題情境時,高質量地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所必須具備的能力。[4]《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學生“運用已獲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分析,作出判斷”,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試題中,這一要求體現為對“關鍵能力”的考查。根據課標中“過程與方法”課程目標要求[6],將初中地理關鍵能力可分為:地理事象感知能力(Ⅰ)、地理差異比較能力(Ⅱ)、地理特征歸納能力(Ⅲ)、地理成因分析能力(Ⅳ)、地理遷移應用能力(Ⅴ)和地理創新實踐能力(Ⅵ)(表2)。
4.推理水平
通過對中考地理試題的解答過程進行分析,總結得出地理試題的推理水平可以分為簡單推理、中等推理和復雜推理[7](表3)。
5.認知水平
依據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認知過程可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六個維度(表4)[8]。不同維度對應的行為動詞不同,直接引導著學生的解題思路。
筆者與一位本校地理教育研究領域的教師和一位學科教學(地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對中考地理試題進行剖析,總結提煉出不同試題類型在各維度上的特征,如表5所示。
三、基于中考地理試題分類標準的地理試題分析
2021年山西中考地理試題以課程標準為依據,落實“立德樹人”培養目標,將山西省中考命題改革“一核·六維·四手段”與學科核心素養有機融合,突出情境創設,試題多以“圖文結合”方式呈現,強調讀圖解決問題的能力,著力體現地理學科特色。山西省中考地理試題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客觀題,第二部分為主觀題,包括地理實踐、案例分析、地理研學、聚焦熱點等版塊,每個版塊涉及內容不同、呈現方式各異。試題內容涵蓋地球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作為山西省中考試點的晉中市和陽泉市在考試時間安排、考試分值上略有不同,如表6所示。
1.題型結構合理,突出基礎性和綜合性
根據上述中考地理試題分類標準對山西省2021年兩套中考地理試題進行分析,確定所屬試題類型,并對其分值占比進行統計比較,如圖2所示。整體來看,兩套試卷中分值占比最多的題型為基礎題和綜合題,突出了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的基礎性特征和地理學科的綜合性特征。應用題對學生認知水平要求較高,具有一定的難度,數量較少。晉中卷設置少量的創新題,但只是情境素材及呈現方式具有創新性,考查內容較簡單。這說明山西省中考地理試題更加注重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綜合運用地理知識和技能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的考查。
2.活化試題情境材料,突出生活性和應用性
2021年陽泉卷試題涉及8個情境,都是生產生活情境;晉中卷試題涉及12個情境,包括2個學習探索情境和10個生產生活情境(表7)。由此可以看出,山西省中考地理試題命制充分關注身邊的生活現象,強調在真實情境中涵育學科素養。
3.注重地理理性知識考查,突出地理學科能力
2021年山西省中考地理試題基礎題側重地理感性知識的考查,綜合題、應用題和創新題側重地理理性知識的考查,如圖3所示。2021年陽泉卷考查“地理成因”“地理特征”的分值比例最大,其次是“地理分布”;而晉中卷更加注重對“地理成因”“地理過程”“地理分布”的考查,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初中地理學習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對“地理名稱”等感性知識的記憶上,應更加注重在理解的基礎上獲取相關知識,注重掌握地理理性知識。
4.聚焦事象感知、特征歸納與成因分析能力的考查
整體來看,兩套試卷對于地理關鍵能力的考查較為全面,各項能力都有所涉及。具體來看,基礎題側重考查地理事象感知能力;綜合題側重考查地理特征歸納能力與地理成因分析能力;應用題側重考查地理遷移應用能力;創新題側重考查地理創新實踐能力。2021年陽泉卷和晉中卷都十分注重“地理事象感知能力”的考查,符合初中階段學生思維特征,著重體現初中地理的基礎性;其次,陽泉卷注重考查“地理特征歸納能力”和“地理遷移應用能力”,晉中卷則注重考查“地理特征歸納能力”“地理成因分析能力”及少量“地理創新實踐能力”,在新中考改革背景下逐漸突出能力立意。兩套試卷對地理關鍵能力的考查情況如表8所示。
5.試題以中等推理為主,注重對綜合思維的考查
整體來看,兩套試題中等推理占比最大,說明試題注重考查學生較簡單的綜合思維,涉及兩個地理要素,需要兩步推理才可作答。具體來看,基礎題側重簡單推理水平,綜合題側重中等和復雜推理水平,應用題和創新題側重復雜推理水平。兩套試卷考查推理能力情況如圖5所示。
6.認知水平聚焦“記憶”“理解”與“應用”層次
試題對學生認知水平的考查集中在記憶、理解與應用層次。說明中考地理試題更側重考查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能力,能夠根據試題情境感知地理事象,并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比較符合中考試題對學生認知水平考查的要求。兩套試題對學生認知水平考查情況如表9所示。[ 記憶 理解 應用 分析 評價 創造 2021陽泉卷 30% 48% 20% 2% 0 0 2021晉中卷 29% 49% 14% 2% 0 6% 合計 59% 97% 34% 4% 0 6% ][表9 認知水平考查的分值占比統計]
為了更直觀地看出四類題型在認知水平上的分布,將題型與認知水平考查的分值比例轉化為面積圖(圖6、圖7)。不同色塊表示不同題型所占分值的比例。整體來看,中考地理試題考查的認知水平集中在“記憶”“理解”與“應用”層次,其中“理解”水平占比最大。具體來看,2021年陽泉卷、晉中卷基礎題的認知水平主要集中在“記憶”“理解”水平;綜合題都形成以“理解”為中心向外擴展的色塊;應用題集中在“應用”“分析”水平;2021年晉中卷含創新題,且集中在“創造”水平。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本研究提出的中考地理試題分類標準,對2021年山西省中考地理試題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試題的題型結構合理,突出基礎性和綜合性;試題的情境材料突出生活性和應用性;試題更注重地理理性知識的考查;試題重視地理事象感知、特征歸納與成因分析能力的考查;試題以中等推理為主,注重對綜合思維能力的考查;認知水平聚焦于“記憶”“理解”與“應用”層次。因此,為了更順利地推進新中考改革,結合2021年山西省中考地理試題分析結果,特提出如下的初中地理教學建議。
1.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課程目標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始終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將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貫穿地理課程始終。在教學過程中依托相關教學主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地理環境與發展問題以及樹立全球意識,滲透中華傳統文化、家國情懷等,從而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
2.實施情境教學,實現核心素養的升華
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立足于真實情境的教與學,主要體現為學生能夠在不同情境下,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復雜任務,以及在此過程中體現出自身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等內化的綜合素質。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課程內容以區域地理為主,其目的在于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認識區域的方法與手段,進而能夠對真實的地理情境進行獨立思考與分析,并做出適當決策。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創設富有真實性、生活性、思考性的地理問題情境,如在教學中融入前沿的科技成果、時事與熱點等,及時更新地理數據。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地理知識間的內在關聯設置有邏輯的、可操作的問題鏈,用問題驅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3.探索地理大概念下的單元教學,提升綜合思維能力
中考試題通常會聯系同一領域中的多個小知識點、不同領域中的知識點進行綜合考查。而地理大概念下的單元教學是基于大概念體系將地理知識有機重組成一個完整的、最小的教學單位,并有其完整的單元目標、單元內容、單元活動和單元評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組織地理大概念下的單元教學,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縱橫關系,優化地理知識結構,提升他們的綜合思維能力。
4.重視地圖教學,培養空間思維
地圖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中考地理試題的命制很多都依托于各類圖表資料。而識圖、讀圖、析圖的能力是初中生普遍比較欠缺的,很多學生不懂如何正確讀圖,不會從地圖中獲取信息來分析問題、解決(回答)問題。許多學生在學習中只是簡單識記教材文本知識,忽視結合、運用地圖來學習,圖文轉化能力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地圖教學,善于引導學生讀圖、析圖,從而培養學生借助地圖去學習地理知識的習慣,提升使用地圖的能力。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地理教學方法,注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轉變以“知識掌握”為單一教學目標的教學觀念。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主學習獲取知識,通過合作學習提升探究學習質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锏闹笇б庖姟穂EB/OL]. (2016-09-19)[2021-07-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732/201609/t20160920_281610.html .
[2] 山西省教育廳.山西省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飳嵤┮庖姡ㄔ囆校EB/OL]. (2017-12-29)[2021-07-29].http://jyt.shanxi.gov.cn/jgsz/jgcs/jcjyc/csgz6/201805/t20180515_2644870.html.
[3] 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地理測量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史辰羲.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地理科考試內容改革實施路徑[J].中國考試,2019(12):65-70.
[5] 袁孝亭.地理課程與教學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7] 王宇.基于綜合難度模型的高考地理試題分析——以2016—2017年新課標高考文科綜合Ⅰ卷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7(10):48-55+47.
[8] 黎加厚.新教育目標分類學概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60150033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