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晨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城市化發展日益繁盛,以商場、醫院、娛樂場所為主的城市公共場所建設不斷上升。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公共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形勢卻十分嚴峻。由于公共場所人流量較大、密集程度較高,因此,發生重大火災事故的概率也相對較大,極容易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危害。為加強公共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消防部門需要加強公共場所的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力度。文章將從當前消防監督工作的現狀出發,深入探討公共聚集場所內部所存在的消防監督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意見。
關鍵詞:公共場所;消防監督;管理難點
中圖分類號:TU24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2)01-0052-03
筆者將從當前公共場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進行深入挖掘,對如何加強公共場所消防安全管理進行詳細分析,完善消防安全措施,提高安全等級。
1? 公共場所的概念
能夠為居民提供公共性服務的場所被稱為公共場所。比如,我們常常出入的商店、酒店、娛樂會所等地區都屬于公共場所,具有人口密集的特點。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公共場所的數量不斷增加,但是從當前公共場所采用的建材設施來看,普遍存在可燃燒或易燃燒的情況,這給公共場所埋下了諸多火災隱患。因此,為降低火災發生的可能性,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火災損失,消防監督檢查部門要加強對公共場所的火情檢查,并及時對火情進行匯報,采取正確的消防對策,保證消防安全。
作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點區域,公共經營場所普遍具有人口密度大的問題,因此火災發生可能性較大,所造成的損失也更為嚴重,社會負面影響不可設想。當前,消防機關的日常工作受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為了促進我國社會秩序穩定,消防部門一定要加強對公共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消防工作的重視程度,以保證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落實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不斷采取各項措施加強對公共場所的消防管理,嚴格把控“消防關”。
2? 公共場所消防監督的重難點分析
2.1? 思想認識不夠,執行力度不足
我國《消防法》明確指出,公共場所的所屬單位是承擔該場所消防安全責任的主體,也是落實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主體,歸屬單位必須切實履行自身的消防安全職責。但從當前消防監督工作的現狀來看,多數公共場所經營人員、從業人員對消防安全工作的認識程度十分淺薄,只有一個籠統的概念,難以將監督檢查工作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去,對消防監督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除此之外,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僅被動開展消防管理,實際上并沒有開展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識,也不會積極主動落實各項消防職責。最終導致公共場所的消防安全監管工作不到位,監管工作無法發揮效果。除此之外,由于公共場所的生產經營工作受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影響,部分經營人員還對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產生了抵觸心理,阻礙了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推廣,給公共聚集場所埋下安全隱患,最終釀成大禍[2]。
2.2? 人員數量有限,業務水平較低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消費能力也大大加強。以大型娛樂場所為主的公共聚集場所也在不斷發展,數量增多、規模擴大。這雖然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進了服務行業的發展,但是我國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卻愈發嚴峻。近年來,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人流量大的密集型建筑數量不斷增多,但專業的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人員卻十分短缺。工作壓力大、人力資源短缺成為當前消防監督檢查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多數消防檢查人員身兼多職,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之下,精力嚴重透支,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效率也難以得到保障。對于消防監督執法人員來說,他們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于日常工作中,工作量較大;再加上部分檢查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達標,經驗不足、能力有限,無法提高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質量,公共場所的消防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2.3? 制度建設不全,體系有待完善
對企業單位來說,提高企業內部經濟效益是根本。由于消防監督檢查工作與企業的直接經濟利益沒有直接關系,以經濟效益為核心而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則會輕視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公共聚集場所經營單位難以落實自身的消防職責,消防工作力度難以達到標準。再加上部分消防整改會對企業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更加劇了經營場所業主對消防監督的抵觸心理,而消防安全監管體系不健全,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國法律保障體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消防法》的制定還需要不斷完善。作為我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消防法》雖然對消防監督工作作出了規定,但更多的是宏觀層面,這就導致了消防監督檢查過程中公共場所經營單位的職責不明確,相關的違法行為懲處不科學,違法難究,消防監督檢查執法工作難以落到實處[3]。
2.4? 工程審查缺位,驗收把關不嚴
為消除公共經營場所的火災隱患,消防機關必須承擔相應職責,加強對建筑設施的審查驗收,保證改裝工程合法合規。消防機關在執法過程中,要根據火災隱患制定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對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存在消防隱患的部位和地區進行重點調查,比如,建筑、內部結構、裝修等,要加強檢查力度。部分經營者為滿足經營活動需要,存在消防通道、裝修材料防火不達標等現象。一旦發生火災,逃生通道受阻,裝修材料迅速燃燒,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而之所以存在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前期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審查不嚴格,施工后建筑驗收無檢查而造成的,投入使用不達標的建筑,會給公共場所消防安全埋下巨大隱患。
2.5? 日常管理不力,火災隱患較多
筆者通過深入探究,結合我國各地公共場所火災發生的特點,發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意識。火災發生時,公共場所的相關工作人員缺乏基本消防技能,不能迅速疏散群眾,而人們也普遍缺乏基本逃生技能,難以把握最佳逃生時機。
(2)部分公共場所電器電路存在巨大消防安全隱患。私拉亂接電線、超負荷運載電器設備、電器線路老化等問題是公共場所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電氣線路故障導致大規模火災發生。
(3)亂丟亂放易燃物品。部分公共場所并未對易燃燒的雜物進行妥善管理,隨意堆放在通道處,直接影響室內通風條件,嚴重阻擋逃生通道口。一旦發生火災,人群無法疏散,降低人們的逃生概率,火災所造成的損失更加嚴重。
(4)裝修建材不合格,公共場所室內裝修往往采用的裝修材料具有較強的易燃性。火災發生時,部分裝修材料還會產生有毒氣體,給火災撲救工作帶來困難。
3? 提高公共場所消防監督實效的對策分析
3.1? 完善隊伍建設,做好消防宣傳
加強消防執法人員隊伍建設,注重對消防監督執法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打造出一支作風過硬、素質優良的專業隊伍。執法人員是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核心重點,也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但從當前消防監督執法隊伍的現狀來看,多數執法人員素質較低、專業能力參差不齊。因此,我們需要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的工作水平;并開展思想教育,培養消防執法人員思想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為提高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打下堅實的基礎[4]。
提高消防監督執法工作水平,還需要開展消防監督宣傳工作,將消防意識深深植入群眾的心底。只有借助群眾的力量,才能建立起全面科學的消防安全保障體系。因此,必須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工作,利用現代信息媒體,多渠道、多方面來培養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
3.2? 加強消防驗收,落實消防措施
加強消防審核檢查工作力度,認真執法,履行相關義務。消防部門應發揮自身職能,嚴格把控消防檢查不達標的場所。在具體的監督審查過程中,一旦發現消防隱患,便責令相關負責人在規定時間內整改,若整改不達標或超出規定期限,應按照法律標準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在公共場所建設、使用過程中,消防安全監管制度都應發揮自身的監管職能,貫穿整個建筑建設使用過程中。在施工之前嚴格審查施工圖紙,保證施工建設嚴格符合消防規范。在公共場所裝修過程中還要對所采用的裝修材料進行檢查,保證材料耐火等級達到標準。最后,公共場所建筑竣工后,需要消防驗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將火災隱患扼殺在萌芽。經營場所建筑投入使用之后消防部門還應當定期檢查,不得隨意改變建筑的使用性質,保證經營場所內部消防安全符合標準,并將相關情況向社會公布。
為降低火災發生時所造成的損失,公共場所相關負責人需要采取安全可靠的防火隔離措施。通過建設防火墻,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蔓延,給周邊其他建筑物帶來不利影響。公共場所建筑施工過程中要設置防火分區,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比如,可以使用防火墻、防火門等。與此同時,還要保證防火隔離設施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充分發揮防火分隔的作用,控制火勢、防止蔓延,避免影響相鄰建筑。
筆者通過深入分析公共場所火災傷亡情況,發現人員傷亡的直接原因通常不是大火,而是濃煙。火場煙霧多數是有毒氣體,不僅會降低火場人員的能見度,還導致火場被困人員和救援人員出現窒息、中毒等情況。為了解決煙霧問題,公共消防場所必須加強排煙設施的建設,保證有毒煙霧能夠順利排出。降低火災發生時,濃煙對救援人員和逃生人員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消防安全疏散工作和火災撲救工作的效率[5]。
3.3? 規范消防體系,確保制度執行
公共場所存在人口密集、建筑材質不一、場所分布多樣化的特點。因此,為了保證公共場所的消防安全,相關部門需要制定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公共場所消防安全制度,并將制度修訂成冊,為消防監督檢查工作提供詳細的指導。比如,定時檢查公共場所電氣線路和設施,由專業機構檢測所采用的電氣設施是否達標,一旦發現消防隱患,便責令相關負責人立刻整改。再比如,嚴格規范公共場所物品擺放位置,及時清理各類垃圾,要求相關單位及時解決問題,做好消防防范工作。
當前我國加強消防安全法律制度的規范,針對消防安全管理現狀的薄弱環節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和實施細則。以全面科學的消防安全監管體系來保證各地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當然,在具體法律法規制定過程中,還應當考慮各地消防管理工作的現狀,提高法律的可執行性。
3.4? 強化培訓力度,提高安全意識
公共經營場所的相關人員需要開展崗前消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本單位的建筑分布特點、火災特點、消防工作防范重點、消防基本逃生技能和消防設施位置及使用方法。通過強化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技能,保證公共場所內相關人員能夠自行開展火災隱患檢查工作,在火災發生初期便采取積極正確的措施進行撲救。其中,消防安全管理人員、電焊人員等專業人員還需要參加專業機構的學習和培訓,并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才能正式上崗。與此同時,公共場所經營期內,還應當由專人來開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通過廣播、LED屏等方式向公共場所內的人員開展消防宣傳,提高人們的消防安全意識。
消防部門在開展消防宣傳工作時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視頻等新媒體渠道進行傳播,提高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安全逃生技能,使公眾在公共場所活動時能夠自覺了解自身所處的環境,一旦發生火災,便能夠迅速判斷當前的消防形式,選擇正確的逃生路線,逃離火場,保障自身安全。
消防部門在開展日常監督檢查工作過程中,若發現公眾場所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隱患,不僅要按照《消防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還應當讓社會公眾了解相關情況,將公共場所的消防問題進行社會公示。
4? 結語
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消防領域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方向。為了有效預防消防安全問題的發生,需要加強對公共場所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力度。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消防安全措施的完善,提高消防安全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因此,作為社會體制改革的重要部分,消防監督工作在維護社會秩序和消防安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落到實處,各級政府部門必須提高對消防安全隱患的重視程度,嚴格把好消防監督檢查關,依照法律規定對公共聚集場所的消防隱患進行深入排查。加強消防執法人員隊伍建設,提高消防監督執法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參考文獻:
[1]胡大鵬.淺談如何提高公共場所的消防安全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2,245(29):246.
[2]《醫療機構消防安全管理九項規定(2020版)》解讀[J].青春期健康,2020,321(06):92-93.
[3]孫沛.高層住宅小區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0,99(23):92-93.
[4]木拉里·吐坎.大型商場、市場消防安全的防火措施研究[J].今日消防,2021,56(01):46-47.
[5]邢嘉睿.老舊工業小區消防安全治理探討——以蘇州市工業園區為例[J].消防界(電子版),2021,102(02):56-57.
Discussion on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places
Bai Chen
(Wuxi Municipal Fire Rescue Brigade,Jiangsu Province,Jiangsu? Wuxi? 214000)
Abstract:China’s economy is developing in recent years with prosperous cities of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public places, such as shopping malls, hospitals and entertainment venues, brought about great convenience for their customers and citizens. However, it is not easy to pos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se public places. A large flow of people and high density of customers gathering in these places increase the risks of major fire accidents, which is very easy to cause serious harm to people's life and safet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in public places, fire department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fir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public places.? Consider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ire supervision work,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se potential risks existing in public places, and put forward solutions in the end.
Keywords:public places;fire supervision;difficulties in management
1967501705277